賭對賽道卻排名倒數,中銀科技創新年內下跌超9%,助理副總裁也不頂用?
隨著今年人工智能的意外崛起,內地公募基金格局重新洗牌,科技類基金集體升至排行榜的前列,這類產品大多重倉了半導體芯片或者TMT板塊中的科技牛股。但是,筆者發現也并非所有的科技主題基金都能順風順水。
中銀科技創新就是今年命運比較悲慘的一只。資料顯示,截至4月7日收盤,該基金2023年的凈值增長率僅為-9.16%,這在同類的3543只基金中排在第3480位,同時該基金的年化收益也僅為-8.20%,同類產品中的排名同樣較為靠后。該基金成立至今一直由基金經理王帥管理,產品資料顯示他已經是目前中銀基金的助理副總裁。
01
醫藥板塊表現慘淡拖累王帥產品
天天基金網的數據顯示,王帥是中銀基金一手培養的基金經理,他先后做過交易員、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專戶投資經理等職務,2015年7月管理中銀藍籌開始基金經理生涯,目前擔任基金經理已經超過了7年半。然而,去年12月31日時,他所管理的4只基金合計規模僅僅約為19.34億元,去年他所管理的中銀品質生活混合遭遇清盤。
規模如此背后自然和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業績直接掛鉤,以2023年的成績為例,從年初到4月7日,他所有的在管基金均未能實現正收益,這里面表現最差的就是中銀科技創新。作為2020年8月初成立的產品,該基金近幾年的業績波段動較大,但是沒有一年能夠實現正收益。在此前完整的兩個年度中,相對較好的是2022年,不過其全年下跌約15%,也僅僅是回撤控制較好而已。
分析四季報時他的十大重倉,其中前八大重倉股持倉超過了7.5%,但是后兩大重倉股占比不到3%,因此對組合成績更具決定意義的是前面的8只股票。從它們2023年以來的表現看,唯一的亮點就出現在第二大重倉騰訊控股上,互聯網龍頭年初以來股價上漲超過20%。但是,包括美團、金斯瑞生物科技等5只股票年內下跌超過10%。
尤其筆者注意到,作為一名年輕的基金經理,王帥調倉的頻率相對較低,對于看好的公司持股周期較大,但是這些股票長期不在二級市場的風口上,特別是其中的多只醫藥股和港股科技股。2022年四份季報中,牙茅通策醫療占據了后三個季度的頭號重倉股,但是該股在二級市場的年線上已經體現連跌三年。另外,另一互聯網巨頭美團也一直在前十的行列,但是它的表現與騰訊相距甚遠。整體看十只重倉股,今年下跌最猛的金斯瑞生物科技也是一只港股。此外,從去年三季度到四季度,他應該是降低了對新能源類股票的持倉,可惜的是替代進入前十的重倉同樣表現不佳。醫藥長期萎靡不振,港股互聯網科技波動起伏劇烈。
在近期披露的基金年報中,王帥僅是簡單的表示:“2022年股票市場總體下行,策略上,我們保持行業適度分散和個股相對集中的原則,用適度的長久期來熨平宏觀經濟周期對個股帶來的經營波動,市場的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比如地緣政治等給這一策略帶來比較大的挑戰。”
02
不重倉配港股的產品王帥管理成績同樣平淡
或許從上面的分析可見,該基金的問題與重倉股多來自港股有一定關系;但是看他管理的另三只基金,從配置的股票來源地來看,基本可以判定是實打實的A股基金,可惜同樣沒有突出的成績,我們看他管理時間最長的中銀藍籌混合。
從投資目標看,該基金是在優化資產配置的基礎上,精選價值相對低估的優質藍籌上市公司股票,力求獲得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同時分析基金業績比較基準,基金契約中規定“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40%”。但是從2021年開始,該基金的成績一直沉于水面之下。
筆者統計去年的四份季報,王帥所一直重倉持有的公司包括了東方雨虹、三棵樹、貴州茅臺、億緯鋰能、通策醫療,但是從它們今年的表現看,走勢最好的是雨虹和茅臺,不過它們遠遠比不上人工智能的瘋狂,今年的漲幅均不到10%。
但該基金已經是他任職回報目前最高的產品,至今大約為45%。任職回報第二的是中銀動態策略,從基金的三季報和四季報來看,能夠發現王帥也是去追逐了新能源的熱點,9月30日時有寧德時代和通威股份,四季度末這兩家退出前十,但是儲能龍頭之一的錦浪科技進入前十行列。
不過,在基金年報中,王帥卻只字不提這樣的差異化策略,同樣是簡單地表示:“2022年股票市場總體下行,策略上,我們保持行業適度分散和個股相對集中的原則,用適度的長久期來熨平宏觀經濟周期對個股帶來的經營波動,市場的很多不可預測的風險,比如地緣政治等給這一策略帶來比較大的挑戰。”對比上述的中銀科技創新,用詞完全一樣,這樣的敷衍對基金投資者是否不負責任呢?
總結來看,他的重倉行業涉及醫藥、白酒、地產、新能源、互聯網科技等多領域,究竟是能力圈全覆蓋,還是僅僅浮于表面呢?
猜你喜歡
指數增強基金是什么?指數增強強在哪?
指數增強基金就是指數基金的Plus版,既復制指數走勢,賺指數漲跌的錢,也通過主動管理,賺選股的錢,是被動投資與主動管理的有機結合。成立8個月即面臨清盤,中銀基金欲修改基金合同條款引基民質疑
中銀基金修改《基金合同》相關條款,這種舉動是否會侵害持有該份額的基民的權益?中銀新能源產業面臨清盤危機,2023年中銀基金已清盤14只基金
2023年整體公募基金行業總共260只基金清盤,其中中銀基金有14只基金清盤排在靠前的位置。中銀基金王帥先后卸任回報最高兩產品,旗下剩余產品大幅回撤
在擔任公司中高級行政職務的現任權益類基金經理中,年內目前表現最差的是中銀基金的助理副總裁王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