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基金虧損27%,中歐基金的葛蘭“神話”破滅了
值得關注的是,股票型基金發行份額為1332億份,大約僅為去年的1/3,且低于2018年熊市的發行規模。混合型基金的新發規模出現斷崖式下降,發行份額2478億份,相比去年降幅超過80%。今年市場波動劇烈,公募基金產品收益一片慘淡,明星基金經理也未能幸免年內業績出現大面積折戟。
在遭遇醫藥和新能源板塊雙雙重挫,近期“醫藥女神”葛蘭的日子也有些難熬。一些追隨葛蘭買入旗下基金的基民,只能一邊硬扛著虧損,一邊在貼吧里述說內心的焦躁。近年來圍繞中歐基金頂流葛蘭的爭議也從未間斷過,難道醫藥女神真的不行了嗎?
01
葛蘭百億基金虧損27%,牙茅通策醫療被立案調查
當一家基金公司的業績、規模與基金經理們高度捆綁時,基金經理的業績變動以及是否離任,這時候人的因素成為關鍵變量,如同工銀瑞信頂流袁芳其離職傳聞長達一年之久,一直到2022年11月19日,工銀瑞信宣布原基金經理袁芳離任,袁芳離任的公告,在業內掀起了巨大的波瀾。
今年來市場波動劇烈,女基金經理旗下基金的業績并不理想,作為行業“頂流基金經理”,近年來中歐基金葛蘭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據了解,葛蘭長期持有CXO概念股,然而,今年2月初醫藥類個股曾被資金大舉拋售,特別是CXO概念股成為重災區,似乎春節前的那波基金自購潮并未起到提振作用。
以藥明康德(603259.sh)、凱萊英(002821.sz)、寧德時代(300750.sz)、陽光電源(300274.sz)等為首的一批機構重倉股,春節開市后短短4個交易日內,股價均錄得10%以上甚至20%的跌幅。經歷二三季度的大幅波動,進入12月雖然近期醫藥股行情火爆,但其實大漲的并不多。以12月份為例,自12月以來也只有新華制藥、宣泰醫藥和多瑞醫藥大幅上漲。
值得關注的是,繼上月被立案調查后,12月23日,通策醫療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呂建明今日收到浙江證監局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被處罰原因涉及關聯交易未披露事項。
《行政處罰決定書》稱,呂建明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八十條第三款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一款所述“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組織、指使從事上述違法行為,或者隱瞞相關事項導致發生上述情形”的行為。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與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浙江證監局決定,對呂建明處以100萬元罰款。
近期,“牙茅”通策醫療董事長被立案調查,康龍化成業績變臉,愛爾眼科、歐普康視股價大幅下跌,筆者發現,上述個股的機構股東構成中都有中歐基金經理葛蘭的身影。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當前市場比較震蕩,不少基民都處于虧損狀態,但要是以虧損的幅度來看,估計持有葛蘭的產品的基民是最為郁悶。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2022年12月23日)
據天天基金網顯示,目前,葛蘭管理五只基金,分別是中歐醫療健康、中歐明睿新起點、中歐阿爾法、中歐醫療創新和中歐研究精選基金。從上圖可以看出,葛蘭所管理的基金中,今年來跌幅最大的是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跌幅32.96%,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C分別跌幅達30.59%、31.13%。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也分別達26.67%、27.25%。另外兩只基金跌幅也在25%以上。
即使把時間周期拉長,從近一年來以及近兩年來基金業績來看,葛蘭所管理的基金陷入全面虧損的狀態,所管理的基金回撤幅度均超20%以上,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C甚至都已經超過29%。如此回撤幅度如何讓基民淡定?據了解,CXO行業過去幾年是醫藥行業里增長最快的細分行業,賽道內的龍頭玩家出現不少翻倍的牛股,葛蘭常年投資CXO賽道,因此也獲得了“醫藥女神”的稱號。
然而,近年來葛蘭重倉的CXO不斷走低,長春高新的陰霾還未走出,又掉入了通策醫療和恩捷股份的坑,業績排名更是近乎墊底。與此同時,進入12月以來,A股市場醫藥股輪番炒作。囤藥概念股大幅上漲,從以嶺藥業到新華制藥,再到東北制藥,不少股民都在這波行情中賺得盆滿缽滿。然而,對于一些買入醫療基金的基民來說,他們所持有的基金卻一點沒漲,甚至還要承擔虧損的焦慮。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2022年12月23日)
我們以葛蘭旗下最大的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為例,據天天基金網顯示,該基金成立于2016年9月29日,截至12月23日,凈值已經跌至2.2600,今年來業績跌幅26.67%,跌幅大于同類產品;近6月收益率降至-12.98%,近1年收益率也降至-25.93%。即使把時間周期拉長,近2年來收益率也-28.72%。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據了解,藥明康德一直是葛蘭管理基金產品的重倉股,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 葛蘭管理的4只基金合計持有藥明康德8131.16萬股,也就是說,如果近兩月倉位未發生變化,僅2月8日一天,葛蘭旗下4只產品浮虧就達到8.4億,這對于那些手頭持有重倉這家公司的公募基金的基民,心里同樣苦不堪言。
以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為例,從2021年四季報來看,葛蘭對旗下的醫藥主題基金進一步加倉,中歐醫療健康進一步加倉了此前的重倉股:藥明康德、愛爾眼科、凱萊英、泰格醫藥、康龍化成、邁瑞醫療、通策醫療、片仔癀、博騰股份、九洲藥業成為新晉前十大重倉股;而美迪西、智飛生物則跌出前十。
我們還是以藥明康德為例,筆者通過對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的持倉分析, 2019年4季度藥明康德首次出現在前十大重倉股中,持股328.28萬股,到了2020年4季度,該基金對藥明康德持股達1383.47萬股。當藥明康德股價漲至171.97元的頂峰時,2021年3季度該基金持倉高達4090.94萬股,并成為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4季度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再度加倉了藥明康德2481萬股至6571.61萬股;加倉愛爾眼科3165萬股至1.4億股;對泰格醫藥、康龍化成、通策醫療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加倉。然而,進入2021年三季度后,藥明康德股價已經出現持續下跌,而葛蘭并沒有減倉跡象。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2022年3季度,對藥明康德的持倉又增至6188.5萬股,而股價在這期間最大跌幅已超60%。三季度中歐醫療健康A的股票倉位是86.40%,前十大重倉股51.17%,依然比較集中。愛爾眼科、藥明康德、邁瑞醫療、泰格醫藥、康龍化成、凱萊英、通策醫療、恒瑞醫藥、同仁堂、片仔癀。與二季度相比,整體倉位并未出現大幅調整,不過,筆者發現,愛爾眼科成為第一大重倉股。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期末凈資產279.02億元,比上期減少14.37%。據天天基金網顯示,三季度中歐醫療健康A的規模是279.02億,比二季度少了46億多。有業內人士表示,基金規模減少了46億元,但三季度的總份額卻比二季度增加了8億份,這或許正是基金虧損造成的損失。
02
今年來基金規模下降227.93億元,葛蘭旗下基金上半年管理費超7億
(數據來源于同花順)
自2020年以來,中歐基金頂流葛蘭管理規模持續上升,截至2021年末,葛蘭旗下共計管理5只基金產品,管理規模達1103.39億元,是在管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然而,進入2022年葛蘭管理基金的規模出現下降,截至2022年9月30日葛蘭旗下基金規模降至875.46億元,相較于去年年末下降了227.93億元。
葛蘭任職基金收益方面,以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為例,該基金自2021年6月22日創出347.44%高位后出現下降,截至12月24日該基金的收益率已經降至146.22%,收益率接近腰斬。另外,雖然葛蘭管理的基金都在大幅虧損,但管理費依然沒少收。據中歐基金2022年中報,葛蘭管理的9只基金收取的管理費合計超7億。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業內人士表示,從葛蘭近年來的對幾大重倉股的操作來看,逆勢加倉不僅放大了賬面損失,也讓投資者更加質疑葛蘭的風控能力。與此同時,自2019年6月機構持有比例大幅下降,個人持有升至9成,這對個人持有者極為不利,接下來葛蘭還能創造奇跡嗎?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值得關注的是,除了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業績回撤外,筆者發現,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C的虧損幅度要大于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C。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C分別跌幅達30.59%、31.13%。截至12月23日,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凈值為 1.6241元。今年來業績跌幅30.59%,跌幅大于同類產品;近6月收益率降至-14.40%,近1年收益率也降至-29.61%。即使把時間周期拉長,近2年來收益率也-33.62%。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面對基金大幅虧損,有基民驚呼,沒錢加倉了、怎么辦?也有基民發帖表示,誰都有可能突然沖高漲起來,你就是個國際特例,每天必沖高回落,長期震蕩下跌,暴跌,還開玩笑的講長期,講后續看好。也有基民表示,有持倉一年半,虧損65%這是神操作嗎?完全放開不是受益股有一波行情,專攻醫藥沒吃上?投研團隊呢?
其實,兩只基金持股風格都一致,或許區別在于中歐醫療創新股票A同時持有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這兩只近期跌幅最大的股票。值得一提的是,葛蘭在管基金曾被媒體質疑在營銷過程中有意推薦管理費更貴的產品。截至去年底,中歐醫療健康規模達到775億元,該基金分為A和C份額,其中,A份額約為340億元,C份額約為434億元,比前者高出近百億元。
此前有媒體曾報道,中歐醫療健康基金的C份額管理費用更高,持有持有C份額一年后賣出,會比A份額的費用多出0.65%。這意味著,按照C份額最新規模為434億元計算,會比賣出同等規模的A份額,一年多收入2.82億元。該報道還表示,一般而言,C份額適用于短線投資者,常見的C份額持有人以機構為主。但中歐醫療健康基金的C份額已經是全市場最大的C份額基金,且持有人幾乎全是散戶。
近期除了醫藥板塊淪陷外,新能源板塊也出現下跌,經歷雙重打擊后的葛蘭,自然再次榮登投資圈的熱搜榜。葛蘭旗下“中歐研究精選混合A”、“中歐阿爾法混合A”十大重倉股中在醫藥、消費、新能源領域均有布局。近年來,資金大幅涌入新能源賽道,寧德時代被市場稱為“寧王”,自然也成為了該賽道的領頭羊。
過去數年時間,寧德時代也沒有辜負市場的期望,從2018年以來,寧德時代股價從不足百元大幅上漲至2021年12月3日的最高點692元,累計漲幅達到數倍之多,寧德時代也成為了創業板第一高市值的上市公司。
也是受益于新能源行業的崛起,寧德時代從2021年開始,出現了爆發式增長的表現。其中,從2021年已披露的財報數據分析,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基本上保持在100%以上的增幅。截至目前,寧德時代TTM市盈率約為121倍,市場也是按照PEG為1的水平進行估值定價,但這種估值定價的模型,卻更依賴于企業的持續快速增長能力。
簡而言之,一旦寧德時代的營收與凈利潤增速出現了放緩的跡象,那么股票價格也很難享受上百倍以上的估值定價了。寧德時代自692元高位調整以來,寧德時代累計跌幅已經達40%。從虎年開局到四季度末寧德時代股價持續下跌,市場對寧德時代的增長預期還是存在一定的疑慮。
有基民在貼吧中反映,指數并未大跌,基金已經虧到四十幾個點,這完全是股災的味道,經理的前瞻性及風控完全沒有,現在大多數投資人也沒子彈了,任由自由落體,比冬奧會滑雪還快!經理這時候要好好反思,雖說輸的是大伙的錢,經理收入不降反升,但跌落神壇連人都做不成的,勿謂言之不預也。
眾所周知,葛蘭除了鐘情于醫藥股外,也管理著3只全行業基金,分別為中歐研究精選、中歐阿爾法混合、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而這3只基金多重倉新能源。我們以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為例,自2018年7月起,葛蘭開始接管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
據了解,在葛蘭接手前,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并無一只新能源個股,以消費、金融類個股為主。然而,自2019年就開始重倉新能源,且相關個股數逐步增加。其中寧德時代在2019年四季報第一次進入前十大重倉股,此后便一直重倉。筆者翻看2021年的持倉記錄發現,該基金前三個季度的第一大重倉股都是寧德時代,其持倉的比例都在10%以上。
截至2021年年末,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還有北方華創一只半導體個股。截至2021年四季度,寧德時代仍然位列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持倉市值超3.46億元,占基金凈值比為9.56%。由于上述基金持有大量寧德時代的股票,寧德時代的股價一旦出現大幅變動,自然對其凈值會有很大的影響。
(數據來源于天天基金網)
自2022年以來,“中歐明睿新起點混合”的十大重倉股中已無半導體身影,幾乎滿眼新能源個股,至多搭配1只醫藥股。三季報顯示,該產品十大重倉股中,除“心頭好”愛爾眼科之外,其余9只重倉股均屬新能源行業,且均為儲能概念股。面對新能源板塊估值下降,葛蘭又該如何應對?
葛蘭在三季報中曾表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盡管面臨著疫情的擾動,但總體來看醫藥生物板塊延續了二季度末的恢復趨勢。具體來看,在基金操作層面,葛蘭依然堅持以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為投資導向,在長期看好的核心創新藥、創新器械,創新產業鏈,醫療服務以及消費性醫療等方向進行了著重布局。
回顧2022年三季度,葛蘭認為,從醫藥行業政策層面來看,“總體集采框架保持了穩定性,政策延續穩健、積極的趨勢沒有變化“,盡管行業可能在短期內難免遭遇陣痛,但這也為行業長期健康成長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展望未來,中歐基金葛蘭表示,四季度仍將是振蕩恢復的趨勢,長期來看,醫藥行業的增長邏輯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而創新則是行業成長的最為重要的驅動力。
經過多年的洗禮,國內創新企業整體研發管線布局更加理性,資源向差異化方向傾斜,甚至有全球競爭力的創新品種誕生。
猜你喜歡
國投瑞銀施成旗下基金業績遭遇腰斬,高位押注天齊鋰業引質疑
據Wind數據顯示,施成旗下6只混合基金業績墊底,今年來有5只基金均跌超20%,近2年來有4只基金跌超60%。永贏基金李永興“踩雷”地產股,一產品自成立來虧44.86%
從收益率上看,李永興旗下基金并不理想,近1年來有6只基金虧損。近2年來也有6只基金虧損,其中永贏惠添益混合A/C虧損最大,其收益率-40.06%、-40.54%。浦銀安盛換帥!張弛能否改變權益類產品短板問題?
對于新總經理張弛的到來,外界都在關注,此次人事調整,能否改變浦銀安盛基金“偏科”情況?方正富邦ESG主題基金投票清盤,明星基金經理吳昊終究無力回天
在ESG逐漸成為新基金發行主題詞的當下,這只ESG基金卻不幸清盤,究竟是誰之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