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與聯通成立合資公司
11月2日,一則騰訊與中國聯通設立混改新公司的消息曝出,加上近期一些市場傳聞,甚至連帶京東與中國移動上海有限公司、阿里巴巴與中國電信之間的戰略合作一道,引發諸多猜想。當日午后,中國聯通股價直線拉升至漲停。
當日晚間,中國聯通發布公告,就相關情況作出說明,稱該合營企業主要從事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務,立足于自主研發,其組建正在推進過程中,尚未完成設立登記。“騰訊是本公司的長期戰略投資者之一。該事項為本公司與騰訊開展的正常業務合作,其涉及投資金額未達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規定的本公司應當披露的標準。”
換句話說,該合資公司的設立,是一項就具體業務完成的“各取所需”的合作,聯通以渠道、相關基礎設施交換騰訊擁有的產品、技術,有利于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放大雙方優勢,從而進一步加強其在智慧城市、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產業鏈等方向上的開拓能力。
合資公司的成立目的
11月2日,隨著“騰訊與聯通設立混改新公司”的消息曝光,資本市場迅速給出了反應,中國聯通A股直線拉升至漲停,更引發了外界的強烈關注和諸多猜想。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執法二司官網10月27日發布的《2022年10月17日-10月23日無條件批準經營者集中案件列表》顯示,聯通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獲無條件批準,審結時間為10月18日。
事實上,今年9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執法二司官網就披露了雙方設合營企業的公示。其中提到,新設的合營企業擬主要從事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務。
交易完成后,聯通創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即聯通創投)、深圳市騰訊產業創投有限公司(即騰訊產投)、有關員工持股平臺將分別持有合營企業48%、42%、10%的股權,聯通創投、騰訊產投共同控制合營企業。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絡,思路是盡可能地避開互聯網上可能影響到數據傳輸速度和性能的環節,將用戶的請求導向至最近的服務節點,使數據的傳輸更為快速和穩定。從用戶的角度來講,其能夠就近訪問網絡,所獲得的響應和下載速度均可得到提升。
作為廣義邊緣計算的一項應用,CDN的核心是傳輸,而邊緣計算強調計算,前者存儲緩存數據,后者則存儲并處理數據,雙方的結合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聯通的邊緣機房、邊緣服務器等基礎設施,以及騰訊的技術、產品可以彼此形成合力,從而更好地推進其業務進展。
在公告中,中國聯通對此給出了解釋,稱基于“全面挺進數字經濟的戰略需要”設立該合營企業,主要從事內容分發網絡(CDN)和邊緣計算業務,立足于自主研發,形成完整的CDN/MEC 平臺能力、運營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該合營企業的組建正在推進過程中,尚未完成設立登記,對公司當前生產經營無重大影響,長遠看有利于放大雙方優勢,壯大CDN、邊緣計算產業鏈。”
另據《財經》報道,有接近中國聯通的人士表示,這一行為并不觸及母公司的股份變更,絕非市場面理解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是一個普通的投資行為。
雙方合作由來已久
外界情緒的強烈反應,與近期的部分市場傳聞不無關聯。畢竟,在中國聯通之前,中國移動與中信集團都成為了騰訊相關新聞中的另一個主角。
10月24日,有消息表示“中國移動收購騰訊部分股權”,騰訊方面回復稱,該消息不實。一周之后,又出現了“中信集團正組團與Naspers談判以收購其持有的全部騰訊股份”傳聞,而騰訊的第一大股東MIH TC正是由南非報業集團Naspers全資子公司Prosus所控制。此前,Prosus及Naspers曾宣布,將開啟一項長期、開放式回購計劃,用以提高集團每股資產凈值,回購資金將通過Naspers有序小幅出售騰訊公司股票獲得。
這一次,騰訊并未作出直接回應。11月1日,Prosus發布聲明稱,相關報道為猜測性,不符合事實,Naspers將繼續執行今年6月宣布的開放式股票回購計劃。同時,Naspers董事會和Prosus董事會重申,對騰訊發展前景長期有信心,認為股份回購計劃是最有利于Prosus、Naspers及其各自股東利益的選擇。中信集團也在對媒體的回應中表示:傳聞不實,無相關計劃。
和2021年2月每股758.9港元的歷史最高點相比,如今騰訊股價已下跌七成,盡管如此,按照截至發稿的騰訊股份計算,若要全部收購Naspers目前所持有的27.99%股份,需要超6000億港元的資金——這是絕對的大手筆。
不過,相比前兩次傳聞,騰訊與聯通的合作其實由來已久。2017年8月,備受關注的聯通混改方案公布,包括騰訊、百度、阿里巴巴、京東等在內的14家投資方以每股6.83元的價格,向聯通A股公司認購約90.37億股新股,募集資金不超過617.25億元,交易全部完成后,按照發行上限計算,聯通集團合計持有公司約36.67%股份,新引入戰略投資方持股比例約35.19%,形成混合所有制多元化股權結構。
“混改”即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以促進國企參與市場競爭,為之注入更多活力。
當年10月,中國聯通與騰訊聯合宣布,依托各自在通信、云計算、網絡安全領域內的資源與能力,將在云計算和網絡服務領域相互開放資源,打造全新的“云、管、端”互聯網產業生態平臺。主要聚焦于三個方面:一是基于“公有云”,雙方共同建設云數據中心;二是基于“專有云”和“混合云”,共同打造全鏈條云計算產業生態體系,為企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三是基于網絡安全服務,雙方簽署了網絡安全合作協議,共建網絡安全平臺。
這是混改后聯通與騰訊在深度戰略合作方向上邁出的第一步,但此后并無更多進展公開。然而,無論是合營企業的成立、董事職務的擔任等,某種程度上都可以被視作混改的成果與延續。
11月3日,在聯通作出回應后,資本市場熱度趨于平穩,騰訊早盤低開盤報226港元,中國聯通開盤后一度漲超6%,隨后震蕩回落。當下,隨著雙方在CDN、邊緣計算領域的合作落地并具體實施,騰訊得以向產業鏈上游拓展,聯通也或將收獲更為多元的業務可能性。
猜你喜歡
騰訊:2024年總收入6603億元,同比增長8%
騰訊2024年研發投入高達706.9億元;年度資本開支突破767億元,同比增長221%,創下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