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虎鯨文娛背后,阿里大文娛有著怎樣的底層邏輯?
1
曾看到外界對阿里巴巴集團有過一句評價,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中國連續創業成果最豐碩的一家企業”。筆者對這個評價頗為認同,因為從1688、淘寶、天貓、閑魚、支付寶、阿里云與菜鳥等一系列成功業務上,便可以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而阿里之所以能夠在一系列新業務上相繼取得成功,核心根源是阿里這家企業持續擁抱變化,從不“守成”,只是“創造”的文化基因。就在前不久5月10日的“阿里日”,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在公司內網發帖,提出要“回歸初心,重新創業”。所謂重新創業,即放下過去的成績,以創業者的心態,開啟一段全新征程。

在阿里巴巴集團的號召下,其旗下的各個業務紛紛響應。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要屬阿里大文娛了,5月21日,其召開“煥新”發布會,宣布將公司品牌更名為虎鯨文娛集團,同時旗下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也擬更名為“大麥娛樂”。而就在上一周,這家企業也再次實現了單季度盈利。筆者認為,阿里大文娛更名之舉除了是對集團戰略方向的響應,更關鍵的是其戰略、業務迭代升級下的必然趨勢。
2
阿里大文娛正式成立是在2016年,由于早期業務多是并購而來,且視頻、音樂、影視與文學等各種文娛相關的業務無所不包,導致公司業務主次不分,相互之間聯系也較為松散,各自呈塊狀式發展,缺乏一個系統的戰略邏輯,這一度束縛了阿里大文娛的健康成長。
但杰出的企業都是擁有長期主義耐心的,阿里巴巴集團深信“快樂”的戰略價值以及團隊的進化能力,因此一直給予大文娛業務堅定的支持。一方面受阿里巴巴集團整體“科技基因”與“平臺基因”的影響,另一方面得益于核心團隊持續“化繁為簡、回歸本質”的優化調整,使得阿里大文娛的戰略格局逐漸開始變得清晰合理,其中兩個核心業務引擎也逐漸凸顯出來,一個是人們較為熟悉的長視頻平臺優酷,另外一個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
由于長視頻是中國互聯網產業中早期就已經形成共識的戰略級賽道,且優酷很早就穩居該賽道的第一陣營,因此一直作為大文娛集團的旗艦業務,持續進行著模式優化與效率提升;而阿里影業在電影內容投制、宣發領域取得穩定表現之余,在戰略與業務邊界的多元擴展上也有著很多驚喜表現。
自2014年開始,阿里影業逐漸完成了從內容投制、票務平臺、宣傳發行、影院服務等電影上下游全產業鏈布局;同時,從單一的“電影”邁向“電影+演出+IP商業衍生+劇集”等更穩定的多元增長陣型。這也是公司屬性要從“影業”升級為“娛樂”的核心原因。
而在阿里影業旗下的各個關鍵業務中,主營線下演出活動的娛樂票務平臺大麥受益于中國線下演出市場的火爆,在近些年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戰略重要性不斷提升。
另外,隨著“買票上大麥”的品牌心智在消費者中建立起越來越廣泛的影響力,大麥不只是適用于演唱會、音樂節、話劇、脫口秀與展覽等各種線下娛樂演出,還可以融合電影、體育與演藝旅游等用戶規模、市場空間更大的新票務品類的銷售,這進一步讓大麥的長期想象力得以提升。在煥新發布會現場,大麥娛樂便宣布了對大麥客戶端的全新升級,其中升級重點就是強化了新大麥平臺對電影、體育、演藝旅游的進一步覆蓋,從而進化為“全品類一站式娛樂票務平臺”。
尤其在融入電影票品類之后,新大麥客戶端便可以全面貫通大麥娛樂旗下的電影與演出兩大核心業務,累計覆蓋用戶數超過3億規模。大麥娛樂的核心戰略邏輯也因此變得更加順暢,即形成了一家以平臺型業務為中樞,向上鏈接影視、線下演出等內容投資、出品、制作業務,向下鏈接數萬家線下影院、場館與空間的大型現實娛樂公司。因此,以“大麥娛樂”作為公司品牌,既可以更加精準地反映公司的平臺屬性與業務主線,也可以更加貼近廣大個人消費者,引起用戶共鳴,同時還能反哺票務平臺新大麥的社會影響力與用戶增長。
在煥新發布會現場,大麥娛樂總裁李捷也對大麥娛樂的業務藍圖進行了詮釋,他表示,“現實娛樂”區別于數字化、碎片化、虛擬化的數字娛樂方式,可以為用戶創造更無與倫比的現場體驗、互動體驗和沉浸體驗。“大麥娛樂”致力于在全亞洲范圍內成為一家卓越的現實娛樂平臺,為廣大的消費者、用戶創造高品質的現實娛樂的體驗,“讓每個人都快樂”。
在“大麥娛樂”的戰略邏輯逐漸實現升級閉環后,以“優酷”與“大麥娛樂”為雙引擎的虎鯨文娛,則在戰略上展現出了更強的系統性。
首先,虎鯨文娛的科技屬性與平臺屬性更為突出,擁有的“優酷+大麥娛樂”兩大行業領先的互聯網平臺型產品矩陣,在全球文娛產業都堪稱獨樹一幟。
其次,優酷聚焦線上內容,大麥娛樂聚焦線下現實娛樂,“優酷+大麥娛樂”的組合,正好構成了一個“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全場景娛樂生態,這在行業內也是獨一無二的。
簡潔清晰的戰略,也讓大文娛在業務領域找到“內容+科技”兩個最核心的戰略支點,一方面是深耕精品內容,另一方面是利用科技賦能文娛產業,并不斷取得成果突破。

《難哄》《沙塵暴》《邊水往事》《墨雨云間》海報
其中,在深耕精品內容方面,優酷與大麥娛樂(阿里影業)長期堅持頭部內容戰略,打造了眾多在用戶中引發共鳴、傳遞快樂的爆款作品和演出。例如,過去一年,優酷出品了《墨雨云間》《難哄》《新生》與《邊水往事》等爆款劇集;大麥娛樂(阿里影業)參與推出的《好東西》《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與《熱辣滾燙》等均實現了口碑與商業的雙豐收;大麥演出則打造了阿那亞·蝦米音樂節、莫文蔚演唱會、舞臺劇《魔幻時刻》等超過120個重要項目。
圍繞頭部精品內容,大文娛還充分挖掘其周邊商業價值,布局了商業衍生與藝人經紀等相關業務。其中,阿里魚作為國內頭部的IP運營管理及商業化開發平臺,與數百個國內外優質IP及近萬家品牌和渠道商家達成合作,構建起包括三麗鷗家族、寶可夢、環球影業、蠟筆小新、吉伊卡哇等在內的龐大IP矩陣,在全球授權商的排行榜上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六。在藝人經紀方面,大麥娛樂以“尋找有實力的新面孔”為清晰準則,簽約、合作藝人超過百位。
在科技賦能行業方面,虎鯨文娛秉承阿里巴巴集團的使命要求,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努力讓行業的效率更高、質量更好,讓文娛產業沒有難做的生意。其中,除了“優酷+大麥娛樂”兩大線上平臺本身就是當前中國文娛產業最重要的數字化基礎設施之外,虎鯨文娛還基于燈塔、鳳凰云智、影視妝造大模型、數字化制作解決方案5.0與影視制作車“豹款Pro”等眾多行業基礎設施型的科技產品,大大提升了中國文娛產業的數智化水平。

《師兄太穩健》虛擬拍攝現場
戰略的清晰與關鍵業務的持續進展,最終反映在財務表現上的迅速改善。一方面是優酷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另一方面是“大麥娛樂”線下現實娛樂業務的強勁表現。阿里大文娛在最近的2025財年第四季度收入55.5億元,同比增長12%,經調整的EBITA盈利為3600萬元。由于戰略與業務清晰,相信這個盈利還只是剛剛開始,接下來有望進入增長的快車道。
我們再回到大文娛集團的此次更名上,從品牌學的專業理論來看,往往不建議企業在各個業務之間進行品牌共享,否則會影響不同業務在消費者心智中的專業認知。只有當新業務的規模與影響力較小時,才會通過共享公司主品牌的做法來助力新業務的早期孵化,但隨著新業務的發展壯大很快就會逐漸產生一些弊端。所以,當新業務成熟后,企業多會為新業務開啟一個新的獨立品牌。例如,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B2C商城天貓曾命名為淘寶商城,當其業務趨于成熟時,便將其更名為了天貓商城。
隨著戰略的清晰、關鍵業務成果的突破以及財務業績的盈利表現,充分證明大文娛已經度過了早期的業務探索階段,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成熟期,此時對品牌進行升級正當其時,水到渠成。虎鯨文娛全員信所述也印證了這一點:“以創業心態進一步聚焦核心業務,以更清晰的形象貼近用戶和行業伙伴,是我們必然的選擇,也是我們根據自身戰略做出的關鍵決定。”

虎鯨文娛“數智、共生、快樂”的理念
另外,此次大文娛選擇以海洋動物“虎鯨”作為公司品牌,而非其他動物,也是有著深刻寓意的。眾所周知,“虎鯨”是海洋生態中高等智慧的代表,是生態系統的守護者。而文娛產業就像一片汪洋大海,其發展過程充滿了狂風巨浪的沖擊,而虎鯨文娛始終堅持深耕平臺與行業基礎設施建設,致力于做中國文娛產業生態維護者與建設者的定位,正好與“虎鯨”作為海洋生態系統守衛者的角色相一致。在更名的同時,虎鯨文娛也將核心理念明確為“數智、共生、快樂”,更加突出了其致力于文娛生態的創變引領者與建設者的定位。
3
在阿里大文娛更名虎鯨文娛的發布會上,當看到優酷首席運營官、阿里魚總裁吳倩對阿里大文娛一路成長歷程的回顧時,筆者頗為感動。因為自阿里大文娛業務2016年成立開始,筆者就一直對其保持著密切關注,深知其發展過程中的不易以及所遭受過的眾多質疑。
一方面,由于文娛行業內容投資大,制作周期長,不確定風險大;另一方面,當時中國文娛產業吸引了騰訊、百度與萬達等眾多巨頭企業涌入,導致行業競爭激烈,盈利困難,因此當時根本無法預測大文娛的未來將走向何處。
但令人驚喜的是,在面對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大文娛業務竟然一直堅持了下來,并通過自己不懈努力迎來了蛻變時刻,探索出了一條以“兩大業務引擎”為核心,“內容+科技”雙輪驅動的成熟且充滿想象力的戰略邏輯,成為中國文娛產業最舉足輕重的力量之一。這充分彰顯了虎鯨文娛作為一家優秀企業的長期主義韌性與探索業務本質的能力,令人欽佩。
值得欣喜的是,當前虎鯨文娛正迎來一次重要的時代紅利,即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給文娛產業帶來的變革機遇。而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虎鯨文娛,無疑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同樣繼承了阿里巴巴集團“從不守成,只是創造”基因的虎鯨文娛,對此也有著敏銳的嗅覺。
在面向全體員工的公開信中,虎鯨文娛寫到,“AI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更堅定地自我迭代和升級。只有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才能預判用戶需求的變化趨勢;只有運用科技賦能行業提質增效,才能將文娛行業漫長周期里的不確定變為確定”。此次更名為虎鯨文娛,也是其希望在新的AI時代以歸零的心態,以創業者的姿態,開啟新的征程。
一方面是戰略、業務的成熟,另外一方面是AI時代的巨大產業機遇,這為虎鯨文娛接下來的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內外部環境。除了期待“虎鯨文娛”在未來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精品內容,在盈利能力上更進一步,筆者更期待其能夠真的化身為文娛海洋中的一頭“虎鯨”,不僅服務好中國的文娛生態,還能夠將中國的文娛海洋與世界的文娛海洋貫通,最終實現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的創始初心。屆時,完成創業初心的虎鯨文娛,也將成為阿里這家“中國連續創業成果最豐碩企業”的又一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