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客車兩個月內漲超500%,盈利能力遭質疑
兩個月股價漲逾5倍的中通客車,上演了一出“天地板”戲碼。
7月19日午間,有媒體曝光,某券商接到深交所電話警示,將對頻繁參與中通客車交易的投資者從嚴從重處理,并根據情況對券商進行相應地扣分。或受此傳言影響,不少投資者恐慌出逃,在19日上午開盤封漲之后,中通客車股價于午后直線跳水,在尾盤觸及跌停,最終報收22.89元/股,換手率高達39.52%。
當天收盤后,中信證券在官網發布了關于“中通客車”風險交易提醒,提示稱,上市公司中通客車基本面目前沒有發生重大變化,股價短期內上漲幅度較大,中信證券敬請各位投資者充分了解股票市場風險。
7月20日,延續19日的下跌趨勢,中通客車開盤旋即一字跌停,截至今日收盤,報收20.60元/股,主力資金凈流出8130.75萬元。
01 “妖股”神話終結
事實上,自5月13日以來,中通客車股價一路飆升,股價從4.34元/股,直漲至高位達27.97元/股,漲幅達544%。
5月27日,實現11連板的中通客車在盤后曾收到監管部門的關注函,要求其核查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情形。同日晚間,深交所也表示,將對近期漲幅異常的中通客車進行重點監控。
隨后,中通客車于5月30日回復關注函稱,公司已函詢控股股東中通汽車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實際控制人山東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并得到書面回復,截止目前上述兩家公司沒有對中通客車進行股權轉讓、資產重組等計劃,也沒有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
但這番說辭沒有回應公司基本面與股價異常上漲間的聯系。
6月1日,中通客車發布公告,公司股票自5月12日至6月1日股票交易已累計出現股價異常波動5次,跟公司基本面偏離較大,公司將就股票交易異常波動進行核查,并自6月2日起停牌,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復牌。
這是中通客車連續上漲以來的首次停牌核查。至此,中通客車已實現十四連板。
一周后,中通客車于6月9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核查工作完成,于10日起復牌。這也被一眾股民稱為“王者歸來”。
不過,復牌后的中通客車經過調整,股價短暫下跌后,繼續保持上漲態勢,直至6月21日,再次發布停牌核查公告。然而,兩次停牌又復牌后的結果類似,中通客車的股價都在短暫跌停后不減上漲態勢,直至7月19日才出現“大跳水”。
記者了解到,除了中信證券外,中泰證券、興業證券等券商也都在各自官網發布了關于“中通客車”的交易風險提醒。
有分析師表示,券商機構接連發布提醒,有可能是因為接到了窗口指導。這與此前流傳的截圖消息不謀而合。而受到“提示”的券商會從系統內篩選出被點名的個股客戶,并安排相關客戶經理做出風險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中通客車近日頻頻遭到第二大股山東國投的減持。7月19日晚間,該公司收到山東省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后者于2022年7月19日繼續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中通客車股份592.9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全部為二級市場增持的股份。減持完成后,山東國投持有中通客車股份9459.95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5.9553%。
而就在此前一日,山東國投剛剛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中通客車股份592.9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
02 業績持續低迷
作為一家客車企業,中通客車并非是行業內的龍頭股,其銷售業績表現并不亮眼。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通客車總產量為2938輛,較去年同期下滑27.3%;銷量為3182輛,同比下滑17.16%。其中,中型車、輕型車及物流車下滑明顯。而且其凈利潤連續5年呈現負增長,即使是扣非后,凈利潤也連續3年為負,今年一季度依舊在虧損。
但這些并沒有妨礙中通客車的股價飆漲,反而自5月13日起,股價一路飆升。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中通客車近來股價飛升,除了與它的國資背景有關外,還與其蹭上核酸檢測車、新能源、露營經濟等熱門概念有關。
不過,雖然有核酸檢測車的利好,但中通客車業績持續低迷,讓其商業化與盈利能力受到市場質疑。對此,中通客車表示,公司產品以客車為主,核酸檢測醫療用車目前銷售數量較少,對公司經營業績未產生重大影響。另外,中通客車也曾提及,自己在研發太陽能增程式智能駕駛的客車,目前僅開發出樣車,該項技術還未商業化。
有分析人士指出,題材股(指有炒作題材的股票)股價高位震蕩時,邊際利空往往會被市場放大,對于基本面缺乏支撐的個股來說,其股價最終還是會“從哪里來,回哪里去”。
猜你喜歡
項目違約債務人曾被北大控股,中信證券1.2億元理財產品逾期兌付
8月22日晚間,深圳市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此前購買的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的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逾期兌付。中信金控擬受讓18.45%股權,中信證券第一大股東即將變更
公告顯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有限”)、中國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股份”)將向中國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金控”)無償劃轉合計持有的中信證券股份27.34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