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資200萬美元做LP,給美國猴痘新藥供貨原料的中國企業
醫藥企業做LP并不奇怪,只是這家企業有點“?!保?
最近,上市公司百普塞斯(301080.SZ)發布一則公告,稱全資子公司ACRO Biosystems Corp.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不超過200萬美元認購Waveray Coho Fund LLC正在募集的基金(Coho Fund)的份額,成為其有限合伙人,期限擬為6-8年,主要投向生物科技、生命科學及大健康領域。
ACROBiosystems 這是由北美市場開始的重組蛋白領導品牌,目前位于美國特拉華州的紐瓦克市。北京百普賽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其中國運營實體,成立于2010年7月;2020年10月在創業板上市。
要說這家企業有意思,主要是兩個點:
其一,前不久,剛剛在美國獲批用于治療猴痘的靜脈注射型TPOXX®(tecovirimat),百普賽斯是開發該藥物SIGA公司的蛋白原料藥envelope protein(包膜蛋白)提供商。
其二,最近核酸檢測出事的““北京金準醫學檢驗實驗室”,股權穿透后,金準醫學法定代表人王學剛,擔任百普賽斯的外部董事。
百普賽斯是一家為生命科技領域研發提供上游原料的公司,主要提供重組蛋白、抗體、試劑盒、培養基等生物試劑產品,其中重組蛋白為公司核心業務。面向全球制藥公司、生物技術公司及科研院所,滿足大批量、高批間一致性蛋白試劑需求。
近兩年,新冠疫情疊加生物藥行業需求快速增長,生物試劑堪稱生命科學研究的“賣鏟人”,從科研院校到醫藥企業,應用范圍廣泛,特別是重組蛋白幾乎貫穿生物藥的始終。百普賽斯此次出資做LP應該是其為追求產業協同,布局自身產業鏈,但其實這并不是第一次涉足股權投資,今年初公司就曾出資另一家上海的投資機構——康橙投資。
Waveray Coho Fund LLC是誰?
根據公告,北京百普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ACROBIOSYSTEMS HONGKONG LIMITED之全資子公司ACROBiosystems Corp.擬以自有資金出資不超過200萬美元認購Waveray Coho Fund LLC正在募集的基金(Coho Fund)的份額,成為其有限合伙人。每年管理費2%,第3-6年期間降低為每年1.5%,第7-8年期間不收取管理費。附加收益/業績報酬(Carry Interest)為凈投資收益的20%。
Waveray Coho Fund LLC,這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倍兒新”的VC,注冊地Delaware,主要投資領域包括生物科技、生命科學及大健康領域。此次募資規模預計1000萬美元-1500萬美元。
對于出資Waveray Coho Fund LLC,百普塞斯表示,基金主要投資方向為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股權投資,可以結合公司在生命科學、醫療健康領域的專業優勢,拓展公司投資渠道,獲取投資收益。同時,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投資經驗、專業能力和優質資源,發掘培養與公司主營業務形成資源互補、戰略協同的合作方,不斷完善產業鏈布局,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發展速度變得飛快,而作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過程中的剛需品,生物試劑板塊也算是進入了黃金發展時期。根據年報披露,百普賽斯在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3.85億元,同比增長56.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1.74億元,同比增長50.34%。
在生物醫藥領域,科研實力和技術水平永遠是核心競爭力。
一直以來,百普賽斯就采取國內外業務并重的發展策略。在美國設有研發中心,能夠與歐美制藥企業、生物科技公司、科研機構充分交流合作。目前,公司業務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超過4000 家客戶,既包括輝瑞、默克、恒瑞、藥明等國內外頭部藥企,也包括賽默飛、VWR 等全球生命科學服務龍頭,以及FDA、EMA、中國疾控中心、哈佛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百普賽斯在不斷深化精準醫療領域布局,以形成新的業務增長點。2021年1月新設立子公司百斯醫學,定位為臨床試驗關鍵試劑、第三方檢測服務和體外診斷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未來發展規劃為在伴隨診斷領域拓展和布局提供有力的產品支撐。
百普賽斯制定了“立足中國、布局全球”的發展戰略目標,2021年其境內銷售占比41.50%達到1.60億元,境外銷售占比58.50%達到2.25億元。此次出資Waveray Coho Fund LLC或也是海外布局產業生態的關鍵一環。
在上市之前,百普塞斯曾在2015年和2017年先后獲得普華資本和瀾亭資本A輪融資,同創偉業、南京高科、分享投資、高科新浚、尼莫灣投資等機構B輪融資。截至目前,根據公司2022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實際控制人為陳宜頂直接持有公司23.53%股權,通過天津百普賽斯間接控制公司 82.34%股權。普華資本持有公司2.42%股份,瀾亭資本持股3.14%,尼莫灣投資持股3.72%,南京高科新浚持股4.4%。
其中,瀾亭資本成立于2015年,總部位于上海,是一家專注于對人工智能及互聯網、消費升級和教育文化娛樂等領域的風險投資機構,成立至今共成功募集3支基金,規模近20億人民幣。已投資項目包括馭勢科技、水巖科技、綠米科技、云跡科技等多個人工智能領域企業和啟德教育、蘭玉品牌、咸魚游戲等消費和教育文化娛樂領域企業。
南京高科新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由南京高科(600064)等上市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成立。其管理合伙人秦揚文在2015年離開基石資本后加入高科新浚。南京高科分別于2015年11月和2019年12月投資設立了新浚一期基金(總規模10億元,公司出資占比69.65%)和新浚創新基金(總規模10.1億元,公司出資占比68.96%)。
據今年3月初消息,新浚一期基金已完成全部基金投資,處于退出期,累計完成投資項目24個,已上市項目3個,已通過發行注冊待上市項目1個,還有多個項目在上市進程中或計劃于近兩年申報上市,并通過不同方式累計退出了5個項目。目前,新浚創新基金已實繳約9億元,已投資項目21個(已上市項目1個,還有多個項目計劃于近兩年申報上市)。
被隱匿的“康橙”,國內國外投資不偏不倚
引起記者關注的還有一點,除了此次出資的這家國外VC,百普賽斯還曾對外投資了天津康橙百恩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今年1月,百普賽斯發布公告,參與投資天津康橙百恩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該基金擬認繳出資總額為人民幣 15,000 萬元,公司擬認繳出資人民幣 5,000 萬元。
康橙投資成立于2014年,實控人為孫鋒。2006年7月至2014年3月就職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現任康盛投資董事、總經理;上海漢上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執行合伙人;上??党韧顿Y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保定天威保變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哈爾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棒杰數碼針織品股份有限公司、無錫新宏泰電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河北先河環??萍脊煞萦邢薰径?。
資料顯示,康橙投資主要聚焦于生命科學、醫療健康領域股權投資,通過與相關行業上市公司深度合作,設立并購基金,構建“PE+上市公司+項目”的投資模式,以財富管理和資本運作為主營業務,為不同發展階段的上市公司和并購對象提供戰略梳理、資源撮合、產業整合、資金支持等服務,實現資金委托人、上市公司、基金管理人的多方共贏。從康橙投資的過往投資案例來看,包括迪賽諾生物、諾源醫療、藥融圈、圣美生物、長泰藥業等。
醫療上市公司扎堆做LP
近年來,醫療領域上市公司扎堆涌入私募股權市場當LP比較常見,特別是創新藥公司。
最近消息,6月6日,恒瑞醫藥為提升公司資本運作能力深化產業布局,與控股子公司盛迪投資、恒瑞集團簽署《上海盛迪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合伙協議》,共同發起設立了上海盛迪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這也意味,恒瑞醫藥做起了LP。
根據公告,合伙企業認繳出資總額為20.1億元,其中盛迪投資作為普通合伙人(GP)出資1000萬元,持股比例為0.5%,恒瑞醫藥、恒瑞集團作為有限合伙人(LP)分別出資10億元,持股比例分別為49.75%,公司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
無獨有偶的是,同一天,天眼查顯示,維梧(蘇州)健康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李奕璇退出,新增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伙)、北京市大興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合伙)等多名股東。
就在1周前的5月30日,維梧資本(Vivo Capital)剛剛宣布完成人民幣基金首次關閉,基金預計總規模約100億人民幣,首關規模40億,并稱已有多家知名機構LP確認將在后續輪次加入,募資規模達到今年以來人民幣生物醫療專業基金之最。結合兩則消息,科興生物成為了維梧資本新一輪人民幣基金的LP。
恒瑞、科興兩家醫藥明星企業轉身做LP反哺投資機構,多少有著產業布局的意味,而這也并非行業個案。
據不完全統計,從2021年開始,國內有近100家醫療上市公司做起了LP,僅今年就有包括恒瑞醫藥、科興生物、華熙生物、悅心健康、安旭生物、凱普生物、英科醫療、濟川藥業、中寵股份、漢森制藥、成大生物、百誠醫藥、奧翔藥業、微芯生物、瑞康醫藥、太龍藥業等在內的35家醫療上市公司作為有限合伙人出資參設私募基金,投資領域多是聚焦醫療健康賽道。
去年最轟動的還要數泰格醫藥,在去年3月份一個月內,官宣投資了5家基金,涉及博遠資本、漢康資本、臨港生命藍灣基金、云鋒基金,以及聯合瑞華控股發起的一支新基金,合計出資達5.2億元。而除了這5家基金外,泰格醫藥還是啟明創投、盈科資本、君聯資本、毅達資本等一眾知名機構的“金主”,堪稱是中國近半醫藥基金的LP。
有投資人告訴記者,醫療上市公司扎堆做LP一方面是為了應對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最大限度緩解臨床研發失敗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通過投資一些新興產業來謀求資本增值,打造新的盈利增長點。而之所以選擇以LP 身份,比起直接投資會更有安全保證?!爱吘箤I的醫療行業背景知識能讓他們更好地識別項目價值,但一只直投基金從募集到投資管理再到退出,整個投資周期下來不可控因素太多?!?
從目前入局私募領域的進展情況來看,多數圍繞醫療健康產業開展股權投資業務,重點關注生物醫藥領域的創新研發。也正是在資本支持下,中國對全球醫藥研發的貢獻率上升至4%-8%,成功躋身第二梯隊前列,成為全球醫藥研發版圖上的新力量。
不過,在當前行業變革與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這些醫療上市公司想要通過做LP打破產品創新不足、競爭力不夠的困局,究竟能產生多大“療效”,中國能否誕生一個“禮來亞洲基金”,還需等待時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