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人壽增資獲批,珠海國資成第一大股東
6月30日,橫琴人壽變更注冊資本獲批,打破了之前的五大股東平均持股的格局,珠海國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此前5月25日,橫琴人壽公布8.69億元增資計劃,表示公司將新增注冊資本384,500,745元,每1元注冊資本對應2.26元。交易完成后,其注冊資本由20億元增加至約23.85億元,增資款中的4.84億元計入資本公積。
公開資料顯示,橫琴人壽成立于2016年12月,總部位于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由珠海鏵創、亨通集團、明珠集團、環亞實業、中植集團五家股東發起成立,每家股東的持股比例均為20%。由于每家股東持股比例相同,橫琴人壽并無控股股東,而在去年12月中旬其股東“中植系”創始人解直錕去世后,橫琴人壽曾一度受到輿論影響。
而本次增資由公司股東珠海鏵創獨家認繳,增資完成后,珠海鏵創的持股比例將從20%升至32.9%,一躍成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其余四家股東的股權則均從20%稀釋至16.775%。公開資料顯示,珠海鏵創為橫琴人壽5家股東中的唯一一家國有法人股東,為珠海市國資委下屬的珠海華發集團旗下公司,目前擁有城市運營、房產開發、金融產業、實業投資等四大核心業務。
橫琴人壽表示,此次增資是橫琴人壽成立以來的首輪增資,通過增資,橫琴人壽核心資本將進一步得到有效補充,償付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增資后公司單一股東持股比例均未超過1/3,股權結構依然保持相對均衡,五方股東均保持戰略類股東類別不變,公司繼續保持無控股股東的混合所有制結構不變。
事實上,早在2019年3月份橫琴人壽也曾試圖增資,擬將注冊資本由20億元提高至30億元,由5家股東按照股權結構同比例增資,各自新增出資額2億元,增資完成后五家公司依舊各持股20%,但該次增資計劃最終無果。
業績方面,橫琴人壽保費收入穩步增長,但其增長速度卻逐年大幅下滑。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橫琴人壽原保費收入分別為24.62億元、59.55億元、66.22億元、67.86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85.42%、141.85%、11.20%、2.48%。同時,其凈利潤分別為-2.46億元、-2.41億元和0.59億元、0.11億元,基本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但2021年卻出現了超8成的降幅。
橫琴人壽表示,在2021年受宏觀經濟形勢下,資本市場產生階段性波動、現率曲線下行計提責任準備增加、償二代二期規則正式實施、疫情導致保險消費需求難以充分釋放等因素影響,其公司2021年、2022年一季度凈利潤有所下降,公司償付能力也相對下降。
償付能力方面,隨著業務的擴張,在未進入穩定的盈利期之前,橫琴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從2017年末的937%下降至2020年末的93%,2021年其償付能力指標有所改善,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提升至134%、178%。
猜你喜歡
橫琴人壽今年首季虧超8000萬,多項監管指標惡化
4月30日,橫琴人壽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讓市場驚詫的是,該公司出現了巨額虧損。橫琴人壽怎么了?“長險短做”被通報,償付能力下滑
作為保險行業的重大頑疾之一,長險短做向來被客戶詬病。然而,這項被監管明令禁止的行為竟然再度出現在保險公司的產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