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人壽三年凈虧15.15億,多次被通報批評,股權結構遭質疑
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家全國性壽險法人機構,橫琴人壽也有生存焦慮。
首先,財務狀況持續惡化,連續虧損導致償付能力下降,給投保人的權益帶來潛在風險。據歷年財報顯示,橫琴人壽自2017年至2024年期間,除2020年和2021年實現微薄利潤外,其余年份均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在2022年后,呈現加速失血態勢,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計凈虧損達15.15億元。這種財務狀況的不穩定不僅削弱了橫琴人壽市場競爭力,也引發了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擔憂。
其次,橫琴人壽在產品設計與銷售方面存在違規行為。長險短做、產品費率厘定不合理等問題被監管部門多次通報,影響了其信譽。同時,部分銷售人員為了完成業績指標,存在誤導消費者、夸大產品收益等不當銷售行為,進一步損害了其形象。
此外,股權質押與治理結構變動也引發市場擔憂。股東頻繁進行股權質押操作,使得橫琴人壽的股權結構穩定性受到質疑。同時,治理結構的變動可能導致大股東對橫琴人壽的過度控制,進而引發利益沖突和治理風險。
橫琴人壽,有何難言之隱?
01
財務狀況惡化,連續虧損與償付能力下降?
據官網介紹,橫琴人壽經原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于2016年12月正式開業,注冊資本31.37億元,總部注冊地位于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是合作區唯一一家全國性法人壽險企業,目前已形成以珠三角、長三角為戰略支點的機構布局。
作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首家全國性壽險法人機構,橫琴人壽自成立以來便快速擴張,保費規模逐年增長。然而,這種快速增長并未帶來相應的利潤提升,反而使橫琴人壽陷入了連續虧損的困境。
近年來,橫琴人壽的財務狀況持續惡化,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
根據橫琴人壽發布的財務報告,橫琴人壽自2017年至2024年期間,分別實現凈利潤-0.82億元、-2.46億元、-2.41億元、0.59億元、0.11億元、-1.79億元、-7.72億元、-5.64億元,除2020年和2021年實現微薄利潤外,其余年份均處于虧損狀態。尤其是在2022年后,橫琴人壽呈現加速失血態勢,2022年至2024年三年累計凈虧損達15.15億元。這種連續的虧損狀況不僅嚴重削弱了橫琴人壽的資本實力,也對其償付能力構成了巨大威脅。

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履行賠付義務的重要保證。然而,橫琴人壽的償付能力指標不容樂觀,這種情況使得其在面對大規模賠付時可能面臨資金流動性問題,進而影響到投保人的合法權益。
2023年四季度末,橫琴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53.9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9.68%,相較于上季度末分別下降9.72、9.42個百分點。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2023年末保險業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96.5%和127.8%,橫琴人壽這2項指標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
另據橫琴人壽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4年四季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92.42%,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159.92%,雖然均較上季度末有所提升,但據下季度末預測數可知,橫琴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又走下坡路。

為了改善財務狀況,橫琴人壽曾試圖通過發行資本補充債券、調整產品結構等方式進行自救。然而,這些措施并未取得顯著成效。反而因為過度依賴銀保渠道、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快速增長等問題,使得其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
02
因產品設計與銷售違規,多次被監管通報?
近年來,監管部門多次對橫琴人壽進行通報批評,指出其存在長險短做、產品費率厘定不合理等違規行為。
簡單做一下科普,所謂長險短做,就是指保險公司將長期保險產品的保險期限縮短,以快速增加保費收入。這種行為雖然短期內能夠提升公司的保費規模,但長期來看卻存在嚴重的風險隱患。一旦資金運用收益下降,就會產生新的利差損風險,從而引發退保風險。橫琴人壽因某終身壽險存在長險短做風險被銀保監會通報,顯示出其在產品設計方面的不足。
此外,橫琴人壽在產品費率厘定方面也存在問題。監管部門指出,橫琴人壽報送的某疾病保險條款約定可根據指定機構基因檢測結果調節費率水平,這不符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的要求。這種不合規的費率厘定方式不僅損害了投保人的利益,也影響了橫琴人壽的信譽和形象。
在銷售方面,橫琴人壽也存在違規行為。橫琴人壽高度依賴銀保銷售渠道,導致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快速增長。同時,部分銷售人員為了完成業績指標,存在誤導消費者、夸大產品收益等不當銷售行為。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監管規定,也損害了投保人的合法權益。
此外,橫琴人壽還陷入了投資資產違約的風波之中。據大公資信的評級報告顯示,橫琴人壽的部分投資資產出現了違約情況。截至2024年3月末,橫琴人壽存量投資資產中發生違約或逾期的本金和利息合計達到了20.80億元,違約資產主要集中在房地產、信托計劃等領域,部分項目的抵押物雖然價值充足且已進入司法拍賣程序,但仍未完全解決違約問題。雖然橫琴人壽已對這些違約資產計提了2.45億元的減值準備,但這一事件仍然對其財務狀況和信譽產生了不小的沖擊。

03
股權質押與治理結構變動,引發市場擔憂?
近年來,橫琴人壽的股東頻繁進行股權質押操作,使其股權結構穩定性受到質疑。
股權質押是指股東將其持有的股份作為擔保物向金融機構或第三方進行融資的行為。雖然股權質押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股東的資金壓力,但也可能引發公司治理結構的不穩定。一旦質押的股權出現違約情況,就可能導致公司股權被強制平倉或轉讓,進而影響到公司的經營和發展。
橫琴人壽的股東中植集團所持有的部分股權就被法院凍結,凍結股權權益數額近1個“小目標”。此次股權凍結事件無疑給橫琴人壽的股權結構穩定性帶來了挑戰,也引發了市場對其治理結構的擔憂。
此外,橫琴人壽的治理結構也在近年來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珠海鏵創的持續加碼,持股比例從初始的20%躍升至32.9%,并在后續增資中進一步鞏固了其控股地位,橫琴人壽的股權結構從“均衡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轉向“單一大股東主導”的治理新格局。這種治理結構的變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橫琴人壽決策效率和執行力,但也可能導致大股東對其過度控制,進而引發利益沖突和治理風險。

股權質押與治理結構變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使得市場對橫琴人壽的未來發展產生了擔憂,投資者和消費者也開始對其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產生質疑。
橫琴人壽能否逆風翻盤,還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永安財險主業承壓、增長乏力、屢碰“高壓線”,新帥周暉能否力挽狂瀾?
永安財險能否迎來真正的轉機?新總經理履新,能否帶領其走出多年“沉疴”?在市場格局風云變幻、行業競爭加劇的當下,永安財險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