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泰和承壓:人壽償付能力亮警報,財險合規治理遇考問
過去一年,保險行業在監管趨嚴與市場利率下行的多重背景下,正在經歷一場從資本結構到業務模式的深層調整。無論是人身險公司的內含價值重估,還是財產險板塊的費用管控與合規壓力提升,行業的穩定性更加依賴于承保、服務等主營業務的基本面,對投資收益和資本工具的依賴度面臨考驗。
在這一周期拐點中,人壽與財險,一靜一動,一虛一實。英大泰和人壽與英大泰和財險這對擁有共同股東背景的兄弟公司,盡管問題各異,卻引發了外界對其發展狀況的關注。
01
英大泰和人壽償付能力指標降至200%以下,部分產品退保率高企
那么,這兩家公司具體面臨著怎樣的困境?我們先從英大泰和人壽說起。2025年第三季度,英大泰和人壽的償付能力和客戶留存指標出現邊際變化。一方面,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下探至關鍵區間,反映出其資本結構正面臨動態調整的壓力;另一方面,部分產品退保比例抬升,也為負債端的穩定性提出新的考驗。兩類信號的疊加,使得公司短期內的運營彈性與長期發展的平衡難題,受到市場關注。
根據英大泰和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由上季度的246.78%降至179.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從147.66%降至138.88%。償付能力指標落至200%以下,意味著其在監管安全區間內的余地顯著減少,抗風險能力下降。
圖片來源:英大泰和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從行業角度看,償付能力充足率跌破200%,也通常被視為警示信號,反映出保險公司在資本調度、負債增長或資產配置方面的承壓態勢。在當前利率下行與資本市場波動交織的背景下,這一變化也提示行業需更重視資本質量與風險吸收能力的長期穩定性,而非僅依賴一次性工具維持指標水平。
然而,與資本管理變化相比,另一值得關注的問題則來自產品層面。英大泰和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第三季度退保率升至1.45%,環比上季度的1.18%有所提高。從整體看,退保率環比小幅上升;但在個別產品中,退保指標顯著高企。
圖片來源:英大泰和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以“英大元利團體年金保險C款(萬能型)”為例,英大泰和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產品第三季度退保率高達25.96%,而本年累計退保率更達到81.51%。這意味著超過八成的保單持有人在同一年內選擇提前解除合約,或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大額流動性支出。
圖片來源:英大泰和人壽2025年第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退保率上升,通常與產品競爭力、市場環境及客戶自身資金需求等多種因素相關。在保險公司盈利模型中,產品的現金流周期是核心變量。較高退保率可能對基于長期現金流設計的精算模型構成壓力,影響其盈利周期的實現。
數據顯示,英大泰和人壽同時面臨負債端的退保率攀升與資本端的償付能力下滑。一方面,退保率攀升、保費下降、賠付增加帶來多重壓力;另一方面,償付能力的下滑也對資本結構提出新的要求,中長期經營穩定性,仍有待于客戶留存率、產品結構的持續改觀予以驗證。
其主動贖回舊債的操作則可能消耗了部分資本金,同時資產端風險權重較高的資產占比提升,兩者疊加,共同推動了當期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大幅下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英大泰和人壽在資本管理策略與資產配置結構中面臨的平衡挑戰。
02
英大泰和財險地方分支“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年內多地被罰
與人壽面臨的資本和客戶流失壓力不同,其兄弟公司英大泰和財險的麻煩則主要來自合規紅線。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承德監管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承金罰決字〔2025〕5號)顯示,2025年11月4日,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德中心支公司,因“存在業務數據不真實、編制虛假報表行為和虛構保險中介業務套取費用行為”,被承德金融監管分局“責令停止接受新業務,限制其車險業務范圍一個月”。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事實上,承德分支機構被罰之前,年內英大泰和財險已有多個分支機構被監管部門予以行政處罰。例如,2025年8月20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甘肅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示表(甘金監行處〔2025〕142號 )顯示,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因“利用保險代理人以虛構保險中介業務方式套取手續費等問題”,被甘肅金融監管局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40萬元。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再如,2025年6月5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菏澤監管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菏金罰決字〔2025〕12號-13號)顯示,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菏澤中心支公司,因“虛構保險中介業務、未按規定使用經批準和備案保險費率”,被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菏澤監管分局罰款18萬元。
圖片來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截圖
除年初兩起監管處罰外,至此,英大泰和財險年內已有多個分支因不同問題相繼受到監管處理。從處罰時間、地域分布及涉事內容來看,問題并未集中在個別區域,從處罰記錄來看,相關問題在2025年內于承德、甘肅、菏澤等地相繼出現,所涉行為與業務數據真實性及費用管理等相關。
圖片來源: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3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而從財務報表層面來看,據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3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7.16%,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89.06%。這說明其償付能力處于行業相對穩健區間,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指標已連續兩個季度小幅回落,上一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76.96%,再之前為263.96%;綜合償付能力亦從324.19%、308.08%一路走低。
從趨勢來看,償付能力充足率連續回落雖未脫離穩健區間,但也釋放出公司在資本充足性上的階段性承壓信號。這一連續回落的變化趨勢,值得關注其后續發展。其背后原因,可能與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公司資產配置調整或業務發展策略等因素有一定關系。
03
經營面臨挑戰,變量交織、趨勢未清
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與監管收緊,險企在業務質量、風險管控和資本補充等方面的壓力正不斷顯現。英大泰和人壽與英大泰和財險,雖處于不同賽道,卻在2025年前三季度的財務表現中,展現出多重共性挑戰。
從2025年前三季度看,兩家機構面臨的共性挑戰至少有二,一是經營發展與外部市場環境關聯度較高;二是償付能力雖未跌出監管區間,但所呈現的態勢需持續關注。上述因素交織,使其在當前行業環境下的經營穩定性和調節能力受到多重考驗。
而進一步看,透過兩家公司的償付能力報告,結合整個市場環境來加以分析,英大泰和人壽利潤對投資波動的依賴程度抬升,而英大泰和財險則在渠道與賠付壓力下維持一定盈利,由此可見,兩家公司均面臨著增強盈利模式內生性與穩定性的共同課題。
當然,除了英大泰和人壽的退保問題之外,對英大泰和財險而言,其值得反思的則是,在合規文化建設與自身經營發展之間,是否存在需要彌合的差距?這些處罰事件反映出,將總部的合規管理與內控要求有效穿透至各級分支機構,是保險公司普遍面臨的管理課題。尤其是在強監管的現實階段,英大泰和財險或許需要通過進一步加強在合規體系上的內部穿透與問責管理閉環,以在穿越周期的征程中“減重”前行。
站在人壽與財險兩端回看,英大泰和系的外部表現與內部質地,已難用單一的“增長”或“調整”字眼概括。從英大泰和人壽的部分產品退保率高企,到英大泰和財險多地分支機構因不同緣由受罰,這兩家公司均面臨著在復雜市場環境中強化自身經營的課題。
從這個意義上看,“雙雙承壓”既受到行業外部環境的影響,也反映出兩家公司在自身發展模式上面臨的深層調整需求。在行業逐步回歸價值本源的當下,英大泰和系的真正考題,不再是資本補得快不快、保費漲得多不多,而是能否實現經營能力的獨立與持續迭代。這將決定它們下一階段,是繼續走在已經趟熟的軌道上,還是走進創新變革的通道里。
猜你喜歡
英大泰和承壓:人壽償付能力亮警報,財險合規治理遇考問
保險行業在監管趨嚴與市場利率下行的多重背景下,正在經歷一場從資本結構到業務模式的深層調整。邱智坤接棒中銀三星人壽,“增收不增利”困局仍待解
要想真正走出盈利困局,中銀三星人壽需要的是找到規模與價值平衡的發展新模式,而非僅僅依賴股東渠道優勢。

財富獨角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