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人壽今年首季虧超8000萬,多項監管指標惡化
4月30日,橫琴人壽發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讓市場驚詫的是,該公司出現了巨額虧損。
2022年一季度,橫琴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7.62億元,同比增長67.18%;而凈利潤卻虧損8311.41萬元,同比下降214.45%;此外,其核心償付能力、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降至101.75%、140.36%,并明確表示預測下季度還將進一步下滑。
實際上,橫琴人壽的業績惡化早有先兆,其2021年財報已經盡顯頹勢。
數據顯示,2021年,橫琴人壽保費收入67.86億元,同比微增2.48%,保費收入增勢卻大不如前的同時,凈利潤更是出現了高達81.22%的下滑,僅有0.11億元。
橫琴人壽不僅是業績下滑,2021年,其償付能力充足率也出現了快速下降,風險綜合評級降至B級。同時,激進投資、“踩雷”華夏幸福給橫琴人壽未來經營埋下隱患,而其投資管理方面的重大問題更是直遭監管通報處罰。
業績驟降之下,橫琴人壽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凈利潤為何驟降8成?
年報顯示,2021年,橫琴人壽實現營業收入79.63億元,同比微增2.52%。其中原保費收入67.86億元,同比增長2.48%。
盡管橫琴人壽保費收入穩步增長,但其增長速度卻逐年大幅下滑,已然疲軟乏力。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原保費收入分別為24.62億元、59.55億元、66.22億元,同期增速分別為185.42%、141.85%、11.20%,2021年增速再度降至2.48%。
凈利潤方面也是難續增長勢頭,2021年,橫琴人壽實現凈利潤0.11億元,同比驟降81.22%。過往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其凈利潤分別為-2.46億元、-2.41億元和0.59億元,呈現逐年增長趨勢,并在2020年成功實現盈利。但好景不長,2021年其增勢戛然而止,凈利潤直接縮水八成。
據了解,2021年開年,橫琴人壽便作出了重大人事調整。 2021年2月,由于三年任期屆滿,原總經理李國棟辭職,退居公司副總裁并兼任首席投資官;隨后4月,原聯席總裁黃志偉出任總經理職務。
但總裁與聯席總裁職務互換的罕見操作,并沒有給橫琴人壽的業績帶來可觀的增長,利潤反而迎來了大幅下滑。分季度來看,去年一季度、二季度橫琴人壽還維持盈利,分別實現凈利潤7261.74萬元、1990.05萬元,但這種盈利勢頭并沒能繼續延續下去,隨后三季度便出現了1911.62萬元的虧損,四季度其虧損升至6326.63萬元。
據其同步披露的一季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橫琴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37.62億元,同比增長67.18%;虧損8311.41萬元,同比下降214.45%。
增資受困,償付能力急速下滑
除了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以外,償付能力方面,橫琴人壽也同樣面臨著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聯合資信在2021年跟蹤信用評級報告中指出,保險業務的較快發展導致橫琴人壽資本消耗明顯,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顯著下降,資本有待補充。
年報顯示,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33.90%、178.09%,兩項指標皆遠低于行業平均水平。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21年末,保險業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19.7%,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2.1%。
事實上,自成立以來,橫琴人壽的償付能力就迅速連年大幅下降,資本消耗顯著。2017年末至2020年末,橫琴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936.76%、 332.57%、170.43%、93.02%,三年間下降超9成,直到2021年才有所改善。
然而好景不長,2022年一季度,橫琴人壽的償付能力再次出現了大幅下滑。截至一季度末,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1.75%,較上季度末下降32.15個百分點;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40.36%,較上季度末下降37.73個百分點。
面對如此大幅下滑的償付能力,橫琴人壽也試圖通過增資、發債等方式進行自救。2019年3月份,橫琴人壽公告,擬增資10億元,將注冊資本金提高到30億元,由其全部5家股東各自新增出資額2億元,增資完成后,持股比例不變。然而這一增資行為最終不了了之,截至目前,其注冊資本仍為2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橫琴人壽的償付能力還將進一步下滑。一季報中顯示,橫琴人壽預測其下季度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3.6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0.52%。
風險評級下降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12月,橫琴人壽在廣東省珠海市橫琴新區成立,由珠海鏵創、亨通集團、明珠集團、環亞實業有限公司、中植集團五家股東發起成立,每家股東的持股比例均為20%。
作為2016年成立的新生代保險公司,橫琴人壽成立第五年便成功實現盈利,然而激進式發展帶來了業績快速增長的同時,卻難掩其背后風險叢生的隱患。
4月30日,橫琴人壽同步披露了其2022年一季報,報告顯示,2021年4季度末的風險綜合評級從A降至B級,直逼監管紅線。
橫琴人壽表示,2021年四季度,公司受個別存量資產違約等方面的影響,風險綜合評級等級下降為B類。公司積極開展風險化解工作,并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下一步公司將持續開展相關工作。
聯合資信也在評級報告中指出,較快發展的投資業務對橫琴人壽內部控制造成壓力,權益類投資規模較大帶來投資收益穩定性有待觀察,以及業務較快發展導致資本消耗明顯等因素對其經營發展及信用水平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
事實上,在剛剛步入2021年之際,橫琴人壽便遭受了來自監管的當頭一棒。1月28日,銀保監會發布2021年第二份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指出橫琴人壽的保險資金投資管理方面存在的重大問題。
由于投資管理能力不符合監管規定、違規開展其他金融資產投資、違規購買債券和不動產,橫琴人壽被銀保監會要求及時整改,以及受到6個月內不得新增股權和其他金融資產投資等多項處罰。
除此之外,去年7月末,銀保監會人身險部發布的《關于近期人身保險產品問題的通報》中,點名指出橫琴人壽報送的某終身壽險產品,現金價值計算不合理,存在著長險短做的風險。
猜你喜歡
華夏幸福午后異動拉升,盤中大漲近6%
華夏幸福異動拉升,盤中一度漲近6%。截至發稿,股價有所回落,報2.99元/股,漲2.75%,總市值117.41億元。全面轉型產城服務商后,”華夏幸福“售武漢長江項目,華潤置地或接手
據財聯社報道,華夏幸福擬出售武漢長江中心項目,目前正在與華潤置地洽談。華夏幸福轉型!仍有461億債務未如期償還,將于2023年完成債務重組
7月5日晚間,華夏幸福宣布從產業新城運營商全面轉型成為產業新城服務商。在新戰略的指引下,華夏幸福業務將分為住宅開發、資產管理、產城開發及服務、招商服務、園區服務和物業服務六大核心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