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米沖擊創業板:年營收15億,小米持股8.52%
又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沖刺創業板!
6月28日晚間,上海創米數聯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創米數聯”)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遞交招股書,擬融資6.44億元,計劃投入新一代智能家居產業化項目、創米云平臺開發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自2014年成立以來,創米數聯以單品爆品為發展戰略,在業內被稱為“爆款制造機”,目前產品體系覆蓋智能攝像機、智能手表、智能門鈴、智慧門、智能貓眼和掃地機器人等。
在創米數聯的股東中,也出現了小米和達晨的身影,二者分別持股8.52%、4.25%。
創米數聯也是小米生態鏈中的首批億元俱樂部成員。2016年,憑借為小米打造的首款人工智能設備“小米米家小白智能攝像機”,創米數聯全年營收突破1.1億。
年營收15億,從智能攝像機走向全屋智能
公開資料顯示,1975年,創米數聯創始人李建新出生于江西,先后就讀于南昌航空大學和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他又在上海交通大學研修完成了EMBA課程。
在2014年創立創米數聯之前,李建新曾在世界500強企業工作過,分別任職龍旗科技產品總監、Acer手機事業群高級總監等職務。他還曾為阿里巴巴、百度、 聯想等互聯網、IT和通訊品牌提供過合作與服務。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創米數聯營業收入分別為8.75億元、11.24億元和15.3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32.35%。
其中,智能攝像機占比近八成,在這款產品上,創米數聯的市場占有率也非常可觀。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中國家用攝像頭出貨量分別為4040萬臺、4650萬臺,預計未來五年的行業年復合增長率為15.1%。
據招股書,2020-2021年創米數聯智能家居攝像頭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出貨量分別為804萬臺、1028萬臺,市場占有率達到19.90%、22.11%。
不過,智能家居技術密集、更新換代迅速,不斷推陳出新,滿足新一代年輕用戶的需求,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2019~2021年,創米數聯智能攝像機營業收入分別為7.61億、10.02億和12.85億,占比分別為86.96%、89.17%和83.88%,呈現下降趨勢,這家企業正在逐步擺脫單品依賴。
2020年公司創米推出智慧門、智能門鈴、智能貓眼等產品,豐富產品品類,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擴寬下游市場。
其中,智慧門深度融合門鎖、圖像、門鈴、語音、通訊、供電、顯示、中控等多個系統,形成了差異化的智能競爭優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創米數聯在研項目包括支持藍牙MESH設備接入的小米旗艦機藍牙MESH網關項目、低功耗智能雙向可視對講AI門鈴項目、新一代帶屏3D結構光AI人臉解鎖智慧門研發項目和全屋智能創米云平臺1.0項目等。
毛利率逐年增長,但凈利潤呈現一定波動
從整體戰略規劃來看,創米數聯以居家安全為核心,構建了建立物理安全、環境安全和系統安全三類場景及服務體系。
其中,物理安全場景體系為重點,主要產品包括智能攝像機、智慧門、智能貓眼、智能門鈴、智能插座等,實現入戶安全、看護安全和用電安全。
環境安全場景體系主要產品包括掃地機器人、窗簾電機和智能燈等,整合更多家庭場景下的安全需求。
該公司以系統安全為基礎,建立平臺服務體系,通過安全高效的前后端平臺及加密機制,實現云端安全、連接安全、設備安全,為用戶提供更安全的交互體驗及系統服務。
深耕智能家居領域多年,創米數聯在產品智能化技術、AI算法技術、智能互聯技術、數據與云平臺技術等核心技術領域進行了深度布局。
招股書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08項境內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以及29項境外專利,公司的產品品質及研發實力獲得了客戶與行業的認可。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創米數聯共有研發人員18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比例為54.38%。2019~2021年,創米數聯研發投入分別為3993萬、5215萬和7880萬,占總營收比分別為4.57%、4.64%和5.14%。
2019~2021年,創米數聯凈利潤呈現一定波動,分別為2663.43萬元、-8812.91萬元和6042.36萬元。報告期內,創米數聯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5.50%、17.99%和19.75%。
減輕對小米依賴
作為小米最早的生態鏈公司之一,創米數聯于2014年加入小米布局的IoT(物聯網)硬件生態模式。
過去來看,創米數聯的融資主要由小米系參與。2021年4月、10月,創米數聯依次完成由達晨財智領投,尚品宅配、中信證券等公司跟投的2億元B輪融資,以及由風投俠基金、信合恒昌、辰韜資本投資的B+輪融資。
招股書顯示,創米數聯股東眾多且較為分散。前十大股東分別有鄧華、上海創楹、上海凌芯、天津金星、上海創釧、蘇州執正、李建新、達晨創鴻、上海創漉、平潭友合,持股比例分別為17.99%、16.51%、11.70%、8.52%、7.00%、6.41%、4.50%、4.25%、4.19%、3.50%。
其中,中信證券、尚品宅配是創米數聯2021年10月新晉股東,分別持有3.18%、2.66%的股份。
招股書顯示,由小米科技控股的天津金米,是創米數聯第四大股東,中信證券、尚品宅配作為創米數聯股東之一,分別持有3.18%、2.66%股份。
創米數聯依托代工廠生產模式,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擁有多元化渠道體系,涵蓋線上B2C平臺模式、電商平臺入倉模式、經銷模式、線下直銷模式和小米模式等銷售模式。
其中,小米主要向創米數聯采購智能攝像機。在風險提示中,創米數聯也提及對小米集團關聯銷售占比較高,且公司自有品牌產品與小米品牌產品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關系。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銷售模式分為小米模式和自有品牌銷售模式,其中,小米模式主營業務收入占比分別為89.07%、75.70%及59.80%,呈下降趨勢,自有品牌銷售模式收入占比快速提升。2021年,創米數聯自有品牌收入突破6億元。
根據創米數聯提供數據,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創米數聯已經積累了1200萬+用戶,智能硬件出貨量超過4000萬臺,產品已進入全球150個國家和地區。
為提升用戶體驗,創米數聯不斷進行線下布局,推出全屋智能新零售體系——小白慧家,目標是在3-5年內完成200家面積超過100平米的旗艦店、1000家面積在40-100平米的專賣店和1000家40平米左右的授權店,內部代號“211計劃”。
據悉,截止2021年12月底,小白慧家已簽約門店近200家,覆蓋北京、上海、廣東、遼寧等地80多個城市。創米還與尚品宅配進行了合作,創米可以大規模植入到尚品宅配的線下店,賦能給后者全屋智能,尚品宅配則賦能給創米渠道資源。
智能家居市場前景廣闊,競爭愈加激烈。據招股書,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歷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以獨立產品為中心的智能單品階段、具備初步互聯互通功能的智能互聯階段,以及具備主動學習和自主判斷能力的全面智能階段。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預計可達5752億元。億歐智庫預測,全球智能家居行業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并將維持15.8%的復合年均增長率。
不過,目前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較低。根據IDC發布數據,2019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滲透率為4.9%,而同期美國智能家居滲透率達到32%。
這也吸引包括傳統家電企業、消費電子企業、互聯網企業和智能家居廠商等在內,紛紛入局這片萬億藍海市場。
今年6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審議會議公告顯示,螢石網絡股份有限公司IPO首發過會。
隨著創米數聯沖擊創業板,智能家居行業也勢必將迎來更加激烈的競爭。
猜你喜歡
從智能家居業務布局,看施耐德電氣的堅守與創新
施耐德電氣智能家居業務在中國的布局與行動,是優秀企業踐行“堅守與創新”平衡之道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