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禾醫療:2.5億脫發人群撐起的虛假泡沫?

        一點財經廖陽勇2022-03-18 11:14 大公司
        時過境遷,陳明永積極進取,沈煒卻有些守舊,在一系列戰略轉向上,vivo慢了,要想不被愈加激烈的競爭邊緣化,vivo急需快跑。

        雍禾醫療號稱“植發第一股”。

        但股價破發后不斷下探,從上市前備受熱捧到近乎腰斬,似乎側面印證了市場信心不足。

        那植發到底是不是一門好生意?

        Image

        “前景”兩極分化

        正方觀點:市場需求大,高增長,高毛利,低滲透

        據衛健委數據,目前全國有2.5億多脫發人群,平均每6個人就有1個脫發。

        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至2025年植發市場規模將達378億元,對比口腔正畸2020年市場規模79億美元,白內障規模2020年預測為242億元,植發目前規模在醫療細分領域應為中等水平。

        但我國植發滲透率不到1%,提升空間極大。年復合增長率為23%,每四年翻一番,市場增長可觀。

        Image

        植發市場不僅想象空間大,更重要的是較高的毛利率,基本在70%左右,比醫美和口腔40%-55%的毛利率都要高。

        Image

        高毛利也來自于高定價,被戲稱為“程序員頭頂都有一套別墅”。

        植發都是按根(毛囊)收費,目前市場價約10-30元/根,一般要植2000-4500單位,加上術前檢查客單均價大約在18000-25000元間。

        Image

        Image

        反方觀點:營銷投入大,凈利率低,門檻低,競爭激烈

        雍禾2020年凈利率只有10%(2018年和2019年分別為5.7%和2.9%)。其它大型連鎖機構凈利率也僅20%左右,一般地方性私立機構約為30%-40%。

        原因就在于高企的廣告投入,雍禾的銷售費用已占收入近50%。

        Image

        Image

        這些銷售費用主要都用于打廣告,一方面是建品牌的電梯廣告,另一方面是為了引流的線上投放,主要包括微博、頭條、百度、知乎、分眾等。

        和整形相比,植發對設備要求低,開店的投入并不高,也不像口腔那樣有較高耗材成本。

        同時技術含量不高,醫生資源不稀缺,正常3-6個月可以培訓出相關手術醫生,行業壁壘不高。

        Image

        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新增植發相關企業176家,2020年新增169家,2021年1-5月新增80家,平均每周增加3、4家植發相關企業,行業競爭激烈。

        醫美、民營婦產的獲客成本都在5000元以上,植發只會比這更高。

        Image

        由于門檻低,競爭激烈,獲客成本高企,價格面臨下行的壓力,導致植發行業目前存在高毛利,低凈利的情況。

        那又是什么在支撐高毛利?植發行業依賴營銷驅動的本質原因是什么?

        Image

        植發行業沒有護城河

        企業長期有高毛利是基于深而寬的護城河。

        一般是擁有稀缺或壟斷性資源,如專利藥品、輔助生殖牌照;或是擁有特色醫療技術,如加藤醫院的專利取技術,青少年脊柱側彎矯正等。

        而植發行業的短期高毛利,是剛需抬頭和信息不對稱雙重因素疊加的結果。

        Image

        Image

        在當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植發受眾主體竟是90后,一半以上為剛需,因為找伴侶或工作等原因,急需解決脫發問題。

        目前植發幾乎是唯一能從根本上解決禿頂問題的手段。

        Image

        另一方面,植發仍屬新興消費,大眾認知不足(例如“95%毛囊存活率”的潛規則),目前是買方定價市場,存在短期的溢價空間。

        說白了,年輕人想解決脫發的驅動力很強,但目前找不到更有效的可替代方案,只能支付一定溢價。

        脫發者們決定植發的理由有很多,比如一個秘書,因為禿頭顯老,像50歲,他跟領導走一起,好幾次被誤認為是領導,為此決意要通過植發來減齡;還有一個演員,出演的角色一直是英俊小生,因為發際線上移接不到戲了,如果植發不成功,他就要改行;還有一個中年男人,結婚不久后開始脫發,為此妻子要與他鬧離婚,男人專程跑來北京做手術;……而絕大部分想要植發的已經不求完美,他們最大希冀不過是找回自己失去的那部分。一個脫發患者反復強調的,通常不是“我想有一頭完美的頭發”,而是“我以前頭發很好的”-——節選自GQ報道《植發的男人在期待什么?》

        但信息不對稱隨著市場被教育程度提高,很快不復存在。強剛需也會催生替代方案,如發片的普及。

        雙重因素的作用會越來越小,加上行業門檻低,激烈競爭會拉低價格,毛利率將逐步回落,重走醫美過去的老路。

        Image

        Image

        兩大致命漏洞

        偽命題一:依靠短期營銷投入建立品牌壁壘

        據創始人張玉稱,雍禾近兩年的銷售費用在收入占比高,是為了建立品牌護城河而采用的短期策略。

        所以背后的邏輯是,前期需要通過大量砸廣告迅速占領消費者心智,如果品牌知名度夠大了,消費者就會提高信任,優先選擇雍禾。

        營銷推廣也是為了搶奪市場份額,相當于迅速引流,期望通過先發優勢,成為頭部玩家后贏家通吃,擠占競爭空間。

        以上邏輯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和早年的民營醫療行業都極其有效,很可惜,這套邏輯對于植發行業是偽命題。

        為何?結合行業特征來看就明白了。

        行業特征一:產品差異小,靠知名度搶市場

        解決核心需求的植發技術,短期內不大可能有突破,各大機構使用的術式沒有重大差異,本質上是數千次皮膚移植的簡單重復,技術含量并不高。目前市面上宣傳的技術差異大多是植發工具的微創新。

        Image

        植發機構在產品勢能不足的情況下,要搶占市場只能依靠外力拉動,也就是砸廣告擴大知名度。

        然而,植發屬于大醫美范疇,與其它醫美有類似特征。醫美雖然有老客復購,但各機構產品無明顯差異,因而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低。就像洗發水用完了,每次再買的時候都可能會選新的品牌。

        于是對醫美來說,所謂建立品牌是一個偽命題。無論砸多少廣告,有多大的知名度,也不能確保消費者會選擇你。

        行業特征二:復購率幾乎為零,買流量“藥不能停”

        多數人后腦勺的毛囊數量只夠一次移植(考慮到存活率),植發幾乎是沒有回頭客的,而男性一般也不會主動提及自己曾在哪家機構植過發,所以老客轉介紹比一般消費醫療少。

        想要不斷獲取新客,就只能依賴線上引流或線下渠道轉介。無論哪種,流量費用都不菲,而且“藥”還不能停,否則立馬影響客源,必然導致銷售費用占比高居不下。

        植發“一次性生意” 的特征,決定了獲客成本將持續高企。一茬又一茬的年輕程序員們等著被教育,永無止境。

        Image

        所以在植發行業,廣告買不來品牌,知名度帶不來流量。而且植發沒有復購,要不斷買流量抓新客。獲客成本高、銷售費用占比高是常態,不是短期策略。

        偽命題二:模式可復制,能通過規模效應建立成本優勢

        植發單店投入低,醫生成本相對較低,模式容易復制,有利于快速連鎖擴張,這是植發行業對資本的吸引力所在。

        但目前行業集中度較低,連鎖機構的市場份額只占24%。

        Image

        頭部玩家的市場份額還有多少空間可以增加?連鎖機構的版圖不斷擴張,是否能因為規模效應而降低單體成本,從而形成強者恒強、贏家通吃的局面?

        行業特征三:技術資金壁壘小,且持續增長,注定了行業集中度不可能高

        所謂敗也蕭何,模式可復制也意味著競爭者的進入門檻低,于是不斷會有新玩家進場攪局,拉高獲客成本,拉低客單價。

        如果只是一個存量飽和市場,競爭者的成功機率還小一些,但植發市場滲透率仍在較低水平,增長空間大。

        在一個高速發展、且品牌轉換成本很低的市場,取得第一,只是暫時的。

        只要行業發育不停,新玩家的空間永遠存在。攜程和去哪兒,淘寶和拼多多,網約車,共享單車都是印證。

        在植發行業,公立醫院,醫美和地方機構的生存空間長期存在,連鎖機構希望通過迅速擴張,來擠兌其它機構的生存空間,這也是一個偽命題。

        Image

        行業特征四:勞動密集型,人均產出無法提高,業務效率低

        植發技術主要靠堆人,耗時長。如FUE術式需要多人操作,不剃頭植發則拉長了手術時間,要求醫生有極大的耐心,幾個小時保持細致。

        不論哪種技術,一個醫生平均一天就只能做一兩臺手術,單人產出不高。醫生人數將隨著業務量水漲船高。而作為醫療服務機構,人力成本又是銷售費用外最大成本。即使機構規模再大,也無法攤薄成本。

        換句話說,客戶增長的邊際服務成本是恒定的。從這個角度看,連鎖機構不管再怎么擴張,和地方機構的客均利潤都無法拉開差距,于是也無法靠規模擠走競爭對手。

        所以在植發行業,規模帶不來更多市場份額,市場份額也帶不來更多利潤,不存在強者恒強、贏家通吃。市場將長期處于高度分散的狀態,連鎖經營帶來的優勢并不明顯。

        目前來看,植發不算一門好生意。

        產品差異化小,行業壁壘低,且在高速增長,頭部機構的領先地位易受到挑戰,需要持續的巨額營銷投入來維持優勢,而激烈競爭又會拉低客單價,凈利率將進一步降低

        這些因素導致植發機構賺錢很難,很可能和醫美一樣,變成給渠道和醫生打工。

        比醫美更差的是,只要技術沒有突破性進展,人均產出效率會一直處于低水平,更關鍵還是一次性生意,客戶生命周期短,單客收入貢獻不高

        要擺脫這種困境,需要從根本上改變:一是建立產品核心優勢,革新脫發治療手段,改營銷和勞力驅動為技術驅動。

        像植發這種人力密集型行業,自動化必是未來方向。隨著人工智能在皮膚輔助診斷中的應用不斷取得進展,機器人的手術精準性將顯著提高,必會大幅減少醫生人力需求。

        RepliCel在日本2016年至2019年進行了RCH-01的一期臨床試驗,證明自體真皮鞘杯細胞注射后的9個月內,能讓頭發重新生長,有望通過干細胞培育移植技術解決禿頂問題。

        二是延長客戶生命周期,橫向及縱向整合相關業務,改植發中心為頭皮綜合管理中心。

        Image

        連鎖機構的養固業務毛利率也很高,滲透率也很低,是有想象空間的。未來應主動把植發價格降下來,把利潤主體放在后端,以植發醫院加養固衛星門店的模式擴大服務范圍。

        同時收購上游連鎖造型機構,并開展毛囊炎治療等頭皮管理項目,整合生發、假發、發片行業,提供脫發綜合解決方案。

        總之,如果現有商業邏輯不變,植發不會是一個有希望的行業。用不了幾年就會進入惡性競爭,大家都沒錢賺,茍延殘喘,苦苦掙扎在微利線上。

        不想等著被別人革命,就要先革自己的命。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亚洲毛片无码专区亚洲乱|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亚洲国产无套无码av电影|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7|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videosbestsex日本|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精品久久|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产2021三区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青青青|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国产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精品无码av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