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在偷三只松鼠?一連3起貪腐案
三只松鼠被“偷食”了。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則判決書顯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原三只松鼠京東旗艦店運營部總監程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指使供貨商提高供貨價,“從中索取回扣,共計530萬元。”案發后,程野一輛購買價值26.8萬元的寶馬轎車、其妻子方某名下總房款114.12萬元的一套房屋被公安機關依法扣押、查封,程野家人代其退出違法所得117.89萬元。最終,程野因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并處罰金40萬元。
圖源:裁判文書網
這已經不是三只松鼠第一次出現“內部貪腐”。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間,三只松鼠原參謀部總監蔣某伙同童某某私自出售公司廢紙箱獲利68萬元;2016年9月至2020年10月間,三只松鼠原輔材部負責人、輔材部高級專家張某某,收受賄賂188萬元。
說起來,三只松鼠的“廉潔建設”在業界也頗為知名。其曾于2018年榮獲首屆“中國廉潔創新獎”提名獎、于2020年榮獲第二屆“中國廉潔創新獎”優秀創新項目獎,以及于2021年榮獲“民營企業廉潔合規創新獎”。公司創始人、CEO章燎原也曾在三只松鼠廉潔七周年紀念活動大會上表示:“希望有一天廉潔能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本能,真正把文化自信建立在敬畏之上。”此次的“陳野貪腐”,三只松鼠在回復媒體時也表示,“是去年公開審理的案件,是公司主動反腐的結果。”
近年來,“網紅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陷入“增長瓶頸”的話題一再被提及。廉潔建設和反腐,能否成為一劑良方?
代工模式的優勢與挑戰
三只松鼠的反腐力度有多大?公司披露數據顯示:2020年,三只松鼠開啟史上最嚴反貪行動,截至目前查處涉案人員達12人,其中被采取刑事措施9人,涉案合作伙伴18家,涉案金額約1150萬元,挽回經濟損失266萬元。一批“內部貪腐”員工,就此被送上法庭,甚至鋃鐺入獄。
頻頻出現的“內部貪腐”,有行業分析人士認為,顯露出的是三只松鼠內部管理制度上的缺陷,權力未能得到有效監督和制約。對此,三只松鼠表示,公司對于內部貪腐行為從來都是零容忍,也會持續強化監察、嚴打腐敗。但體系建設是預防針不是特效藥,需不斷完善。
三只松鼠的代工模式也在此類事件中一再被提及。與部分零食企業自建工廠、自采原材料打造供應鏈不同的是,三只松鼠主要走的是輕資產的代工模式,也正因此,三只松鼠有零食界的“搬運工”之稱。
圖源:罐頭圖庫
以三只松鼠月銷10萬+的手撕面包產品為例,淘寶展示的資料顯示,其生產廠家并不是三只松鼠,而是安徽佳福萊有限公司。根據此前《招股書》的資料來看,由于走輕盈的代工模式,因此,三只松鼠可以根據消費者的數據研發新品,然后再將產品交由代工廠生產,最終貼上自己的品牌,由自己銷售。這帶來的一大好處,就是三只松鼠可以迅速起量,占據市場。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只松鼠擁有堅果、干果、果干等多達600個SKU。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的數據顯示,憑借全品類戰略,2018年,三只松鼠的市占率就達到了11.2%,遙居第一。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三只松鼠廣撒網的代工模式所帶來的一大影響,就是公司產品的整體質量并不是由表現最好的代工廠決定的,而與表現最差的代工廠有直接的聯系。比如,2018年,三只松鼠的代工廠之一杭州鴻遠食品有限公司,就因生產、銷售不合格的松子,被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5萬元罰款。愛企查還顯示,2017年-2018年,該公司曾先后十次受到環保處罰。
“相較于垂直經營,在代工模式下,企業很難做到無縫管理,極易因為信息差而出現資源互換。”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這為三只松鼠帶來的影響,除了上文所述的產品質量問題,還可能包括貪腐。上文提到的三只松鼠三起貪污案件,童某某私售公司紙箱、張小祥收受印刷廠賄賂、程某授意供貨商提高供貨價,除了運用手上的權力尋租外,都涉及外部的供應鏈。
不過,三只松鼠對此并不認同。其表示,代工模式與二者(產品質量問題、內部貪腐)并無必然聯系。公司在質量管控上已形成嚴格體系和標準,設有質量中心和獨立的中創檢測機構,并和供應商伙伴一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在廉潔制度中,對于供應商也有著明確的條例規范。從2014年開始,就已經著手將廉潔文化融入到供應商管理體系中。
圖源:罐頭圖庫
是否觸及成長天花板?
三只松鼠是否觸及到了成長天花板?
財報顯示,2017年至2020年,三只松鼠的營收分別達到55.54億元、70.01億元、101.73億元、97.94億元,與之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3.02億元、3.03億元、2.5億元、3.01億元。可以看出,整體來看,凈利潤并沒有伴隨著營收的增長而有明顯上升趨勢,期間于2019年甚至有明顯下降。關于三只松鼠“增收不增利”的說法,也逐漸開始流傳。
“之所以陷入這一怪圈,主要是因為三只松鼠過去一直重電商平臺的營銷,輕供應鏈的資產。”有行業分析人士指出,走代工模式,雖然前期可以為三只松鼠省去高額的工廠投入,但是隨著產業鏈的成熟、行業競爭逐漸呈白熱化,三只松鼠對于成本的控制也逐漸陷入被動。
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三只松鼠用于“推廣費及平臺服務”的費用分別為3.93億元、6.6億元、9.61億元以及7.21億元,占總營20%以上,同比增長率也一直徘徊在60%左右。另一方面,同花順iFinD發布的2020年A股7家休閑零食企業毛利率統計數據顯示,走代工廠模式的三只松鼠毛利率僅為23.9%,遠低于走直營工廠的鹽津鋪子、洽洽食品40%左右的毛利率。
“營收和利潤是公司階段性戰略選擇的結果”,三只松鼠表示,從2012年起,堅果就是松鼠最具競爭力的優勢品類,市場份額也一直穩居第一。聚焦堅果戰略,有能力且有信心在現有的產品優勢上繼續做優做強做大,是三只松鼠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而以堅果為主線所形成的品牌基因,也是推動三只松鼠快速發展的核心力量。
一些轉變正在發生。2020年,三只松鼠宣布將SKU精簡至300款,較此前最多時已砍去一半。財報顯示,2020年,三指松鼠產品的月均周轉率增長近20%,全品類質量客訴同步下降19.1%。
與此同時,三只松鼠啟動“史上最嚴”反腐行動。截至2021年末,三只松鼠廉潔部發布監察月報123份,納入監察對象647名,核定廉潔違規事項269次,獎勵員工288次。2021年中,三只松鼠還與百度、京東、李寧等老牌企業一同獲得首屆“民營企業廉潔合規創新獎”。本文開頭提到的三起內部貪腐案件的作案截止日期,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2020年左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三起案件,也可以稱得上是三只松鼠反腐的階段性成果。
章燎原曾說:“我以前的座右銘,就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這段話,最主要是那個行拂亂其所為。”不知道把貪污和產品質量的“拂亂”都掃走,三只松鼠能否迎來自己的第二春。
猜你喜歡
原创三只松鼠中期財報營利雙增,“高端性價比”戰略背后暗含隱憂
“高端性價比”戰略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零食降價策略,雖然降價能提高銷量,但毛利必定受影響,2023年三只松鼠的毛利率已經下降到23.33%,成為上市后的最低毛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