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后管理”才是今年PE/VC的核心競爭力
“從大的周期來看,中國VC/PE還處于一個早期發展階段,但行業分化格局已逐漸出現,各家機構需要在不斷地探索中,找到自己的特色和定位,而不是采用雷同的投資策略。因此,投后管理就變成了VC/PE可以給企業帶來的一項重要增值服務。”在接受融中財經采訪時春華資本方面表示。
投后管理,時常被各家機構掛在嘴邊用來招攬項目。但在實際情況中,很多機構對創始人應允的優質投后服務,往往只是品牌宣傳和吸引資源的手段。
今天,中國PE/VC機構數量激增,在管基金在10只及以上的GP數量達到約700家,排名前15%的管理人管理著市場超85%的基金規模,行業從二八分化基本上走向一九分化。白熱化的股權投資市場,“僧多粥少”的趨勢愈加明顯。
縱觀2021年股權市場,具備讓價值生長的能力,已經是當下基金生存競爭的趨勢之一,更是投資機構未來的進化方向。
光給錢的時代已經過去,“投后賦能”才是今天PE/VC的核心競爭力。
01投后,LP衡量GP的標尺,企業選擇的加分項
“C輪是我們單獨開的一輪(融資),這家機構進來,直接幫我們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的關鍵一環,幫我們簽下了某龍頭企業的訂單。”一位半導體企業創始人向融中透露。
該公司成立已經多年,但在近兩年才開始拿到市場上多家頭部機構的投資。這位創始人告訴記者,公司現金流很好,并沒有說一定要融資,單純是因為這家機構前兩輪都在,而且對公司的的幫助特別大。
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上募資總規模約1.27萬億元,同比上升50.0%;新募基金數超4500支,同比上升87.2%。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19年全年的水平,大家的募資勢頭很兇猛。換句話說,市場上并不缺錢。
近一兩年,“幾十家投資機構,瘋搶一個項目,有的投資人為了拿份額堵門送錢,還有人甚至不惜賣房子”,這樣的新聞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投資圈出現。對于企業來說,投后已經成為融資時選擇機構的加分項。融資拿錢決定了公司的發展速度,什么時候融資、拿誰的錢,都是有講究的。特別是中后期項目,戰略融資對企業發展擴張至關重要。
反過來講,當前太多機構不斷比拼資金規模。如何在眾多產業投資中突破重圍,獲得LP和企業青睞,已經是GP不斷思考的命題。這也在倒逼機構要將更多關注度放產業賦能方面,提升被投企業的價值,更好地盤活手中資產。
對LP而言,誰能把每一分錢的利益最大化,更高質量地管理自己的錢,這是機構的本事。一家GP除了常規的投資動作之外,背后能夠帶來的賦能價值也是關鍵。因為,好項目能最終得以退出,不僅是投前人員投得準、投得好,還得需要投后部門養得好、及時退。
02投后賦能,并不是誰都能做
投后管理的根本意義在于盡可能減少已投項目的各種風險,確保企業保值增值,從而確保投資機構的投資價值。各行各業的企業不同,機構投資階段不同,對應的投后管理工作也多少存在一定差異。
但現實情況是,市場上活躍的VC/PE中,大約只有20%設立了專門的投后管理團隊,這部分機構中,投后專職人員占比大多低于10%。與投資、募資相比,投后管理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也是大多數股權投資機構陷入退出難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且,很多機構對創始人應允的優質投后服務,往往是品牌宣傳和吸引資源的手段,在實際投后服務中,絕大多數機構也就是每年定期收集企業財務報表和參與企業董事會,遠遠達不到為企業真正賦能的程度。
由于對產業和企業情況了解不深入,在管理運營過程中如果進行“不適配的”投后管理,也會適得其反。因此,大多數的機構只是在一些戰略性的大方向上發言討論,真正貨真價實的投后管理在股權行業中實為鮮見。
從今年開始,各個資金龐大的LP開始匹配擁有不同能力的GP去補缺資金管理的短板。配置具有明顯投后管理優勢的GP已經成為當前LP尋找優質基金管理人的重要現象。
隨著整個股權行業越來越重視投后管理,投后管理已經在“募投管退”全流程中扮演重要的“中場”和“后衛”的重要角色。
03那些真正“有效”的投后管理
“當年,肯德基和必勝客的同門店收入呈現負增長態勢。春華入股百勝中國后,積極參與了所有關鍵的戰略討論,包括餐廳創新、品牌定位、餐廳開業及定價策略等,幫助門店轉型升級、產品結構變化和數字化轉型,極大改善了同門店的增長情況。”春華資本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春華過去支持了百勝中國實施數字化戰略,并積極利用自身資源為百勝中國提供全方位的協助,比如幫助其引入股權激勵機制、積極推動數字化改造、促進戰略合作和收購等。
今年,高瓴在投后管理上建立了DVC模式——即“深度價值創造模式”。高瓴探索出來的一套投后服務的3.0版本,包括人才服務、數字化升級、管家服務、終身學習平臺、創新生態資源等。通過科技重構價值鏈體系,形成新的生產力、生產效率、組織方式,重建企業的“動態護城河”,打造企業的長期發展價值。
長期聚焦高端制造和科技產業的豐年資本在投后上也略有特色。豐年資本將投后管理體系化、模塊化、專項化。豐年資本創建了一套涵蓋精益管理、人力資源、財務和資本市場、品牌宣傳等多個板塊的賦能模式和工具,并專門設立了豐年經營管理辦公室,由專項專職團隊專家為已投企業進行賦能,提升經營管理能力。配合學院課程輔導、專項指導、深度輔導多種形式去“陪跑”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包括聚焦消費產業的黑蟻資本,通過投后管理幫助企業實現大幅度的造血和價值提升。黑蟻資本一直在賦能企業實現消費品牌的升級和價值增長,從而使得消費企業在品牌、平臺、渠道等方面建立優勢和壁壘,依靠投后部門協助企業完善商業模式。
投后管理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建立。
今天,中國股權投資市場,各行各業的企業不同,機構投資階段不同,對應的投后管理工作也多少存在一定差異。但歸根結底,一家企業的成長不能簡單地依賴加杠桿和獲得IPO估值倍數的增加,最終還要看業務增長。而那些有遠見的投資機構們,已經越來越注意到投后管理和產業賦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