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博士創立的創新藥公司,登陸港股,背后頂級風投加注
一家成立5年,但尚未實現盈利的創新藥研發公司,一經成立,便有頂級風投紛紛加注原因在哪里?今日,和譽醫藥的上市給出了答案——稀缺性,以及創新研發能力。
10月15日,和譽開曼有限責任公司(股票代碼:2256.HK, 下稱“和譽醫藥”)成功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和譽醫藥發行價格為12.46港元/股,市值87.53億港元。
自2016年成立以來,和譽醫藥腫瘤新藥研發,尤其專注于開發小分子腫瘤靶向藥物、小分子腫瘤免疫藥物及其聯合療法,目前擁有14個專注于腫瘤學的管線,其中12個具有全球研發及商業化權利,另外2個是從阿斯利康和X4 therapeutics獨家引進的產品。
其小分子研發管線有多牛
作為一家新藥研發公司,之所以能夠備受關注,原因在于,專注于當今癌癥治療兩大核心領域-小分子腫瘤靶向和腫瘤免疫藥物研發。其小分子研發管線正在研發的產品,對于抑制腫瘤生長來說,在世界范圍內都具備領先意義。
以其自主研發的ABSK011為例,這是一種高效的選擇性FGFR4(纖維原細胞生長因子受體4)抑制劑,通過與FGFR4的激酶結合域結合抑制其催化活性,阻斷下游通路激活達到抑制腫瘤生長的效果。
(和譽醫藥研發管線一覽)
目前全球還沒有已上市的FGFR4選擇性抑制劑,約有8種處于不同臨床開發階段的候選藥物,包括ABSK011。進度相對靠前的有云頂新耀從諾華引進的FGF401,以及基石藥業從Blueprint Medicines引進的Fisogatinib(BLU554)。與ABSK011一樣,它們均被設計開發為治療肝細胞癌的藥物。
目前,和譽醫藥的ABSK011項目已于去年12月獲得中國臺灣的臨床批準,目前正在當地開展相應的臨床研究。此外,ABSK011也是和譽醫藥在中國大陸獲得臨床批準的首個產品,
作為世界上最致命的癌癥之一,2020年中國新發肝細胞癌病例數達到37.86萬例,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47.34萬例,其中FGFR4過表達的患者數量約占總數的30%,且治療需求未被滿足。故而,FGFR4信號通路是肝細胞癌分子靶向治療開發的一個很有前景的方向。和譽醫藥的ABSK011已在國內啟動Ib期臨床試驗。
此外,和譽醫藥計劃于未來12至24個月,提交十項目前處于臨床前研究的專注于新靶點或作用方法的新藥物的IND申請,具有成為解決重大未滿足醫療需求的新型潛質。
市場前景超6000億
收益方面,招股書顯示,和譽醫藥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1270.5萬元、1883萬元;和譽醫藥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為198萬元,上年同期的營收為44.4萬元。
目前和譽醫藥暫無商業化產品,且并無從產品銷售中獲得任何收入。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和譽醫藥報告期內虧損7.06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凈虧損為1.23億元,與上年同期凈虧損5649萬元相比,虧損增長率達117.74%。
和譽醫藥2020年之所以虧損擴大,主要是計入了5.71億元其他開支,此外,2020年由于和譽醫藥更多的候選藥物進入臨床前及臨床階段研究,增加了研發投入,研發開支為1.33億元。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全球腫瘤藥物市場年增長率為10.5%,預計2035年規模將由2020年的1503億元增長至6704億元;中國的腫瘤藥物市場預計將從2020年的286億美元增長至2035年的1455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1.5%。其中小分子療法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機構屢次下注,啟明、GIC、淡馬錫為股東
據了解,和譽醫藥已建立一個多維發現平臺,可全面進行癌癥基因組學與篩選、計算藥物化學、轉化與生物標志物科學。也正因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即便還未盈利,但成立以來,已經獲得多輪融資。
其中,2021年1月由華平投資、凱雷投資、奧博資本、清池資本等機構共同完成1.23億美元D輪融資,估值達7.23億美元。本輪融資后和譽醫藥累計融資總額達2.63億美元。此外,各輪融資的投資人還有淡馬錫、啟明創投、建信資本、GIC、禮來亞洲基金、國藥資本、中金資本、正心谷資本等國內外知名機構。
團隊層面,和譽醫藥三名聯合創始人徐耀昌博士、喻紅平博士及陳椎博士,參與過多個項目,包括Ameile(阿美替尼)、Cymbalta(度洛西汀)、Balversa(厄達替尼)、Reyvow(拉米替坦)、Fu Laimei(聚乙二醇洛塞那肽)、Kisqali(瑞博西尼)、Xinfu(氟馬替尼)及Venclexta(維奈托克)等已實現商業化。和譽醫藥研發團隊目前約有90名成員,逾80%成員獲得研究生學位,逾30%成員擁有博士學位。
IPO前,徐耀昌博士家族基金持股為12.51%,喻紅平博士持股為1.76%,員工持股平臺持股為14.88%,
國藥實體持股為5.07%,啟明持股為8.65%,GIC旗下Tetrad持股為5.64%,淡馬錫旗下Elbrus持股為8.28%,其他投資者持股為30.29%。LAV實體(禮來亞洲基金)持股為11.16%。
談及對和譽醫藥的投資,其股東正心谷資本告訴投中網,“和譽醫藥擁有優秀的企業家和團隊,有能力不斷推出有高臨床價值和市場潛力的新產品,對腫瘤靶點的理解很深,在靶點選擇和開發策略方面有差異化,有望成為國內領先、并有國際競爭力的腫瘤小分子創新藥平臺型企業。”
華平投資合伙人、中國醫療健康投資負責人方敏則表示:“今天和譽醫藥的成功上市是公司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一方面彰顯了中國及全球腫瘤治療藥物市場的巨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強化了公司自身的領先優勢。華平投資高度認可和譽醫藥在腫瘤小分子領域的研發能力,并堅信公司的產品管線擁有成為全球重磅藥物的潛力。“
據悉,此次和譽醫藥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進行中的和未來的研發;用于其他臨床階段產品和管線的候選產品;用于臨床前研究;用于建造制造設施及租用新的研發設施;以及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