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和百度都盯上了,新能源造車的下一輪狂歡或許是重卡
今年9月,汽車制造商吉利和互聯網公司百度不約而同發布了有關新能源重卡的消息。
百度和獅橋合資的DeepWay推出首款智能新能源概念重卡——星途1代,不僅搭載了氫電共用平臺設計,還有足夠的算力支持高速上L4級別自動駕駛。
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則透露,吉利遠程汽車將在今年發布一款概念重卡,支持純電(含換電)、增程混動、甲醇等多種新能源動力形式,并配有自動駕駛技術和豪華駕駛座艙。
在新能源乘用車賽道白熱化的背景下,新能源重卡會是下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嗎?
殊途同歸的吉利和百度
在新能源重卡上,吉利起步的不算晚。
吉利商用車品牌遠程汽車于2016年成立,重卡核心產品就是甲醇重卡。今年8月,吉利商用車總裁范現軍曾表示,要讓吉利成為重卡行業的領軍者。因此強化遠程汽車的品牌業務線,產品更新勢在必行。
從產品來看,甲醇重卡推廣難是卡脖子的問題,因此換電重卡成為吉利攻堅的新領域。2020年吉利成立經營換電設施銷售的子公司陽光銘島,又于今年7月與協鑫能科在建設換電站上達成合作協議。目前還沒有換電重卡的吉利,無疑向市場釋放了新產品信號。
以綠色智慧運力服務商為定位的吉利商用車,想要在高排放高污染的重卡領域大展拳腳不難理解。從甲醇到換電,吉利的重卡想要解決的核心是燃料的清潔度和續航能力。即將發布的新品結合多種能源形式,就是為了讓各種燃料優勢互補,彌補單一燃料的劣勢。
與吉利偏向解決重卡燃料不同,百度作為一家互聯網基因的公司,造車業務目的就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商業化落地,而業務伊始就是全場景覆蓋。在乘用車上與吉利深度合作成立集度,商用車上則選擇了智慧服務平臺獅橋。
為什么商用車合作上選擇的不是車輛制造的企業?百度看重的是獅橋所積累的物流運營場景。和乘用車不同,貨運的運輸路線明確,多為固定場景應用。而路況較為簡單,也為重卡與自動駕駛的結合創造了條件。
縱使切入重卡業務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想要在這個賽道站穩腳跟,兩者的競爭的對手也不僅僅是彼此。
新能源+無人駕駛重塑重卡行業?
新能源智能重卡作為重卡賽道一個新的增長點,目前也有不少公司參與其中,這其中既有新秀也有老將。
科技公司當中,專注于自動駕駛貨運卡車技術的圖森未來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小馬智行推出小馬智卡已經獲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產品已經落地;重卡自動駕駛公司智加科技在今年先后融得了4.2億美元;阿里在今年也宣布進軍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產品預計在三年后面世。
傳統汽車制造公司當中,上汽紅巖經歷資本重組,募集配套資金投入智能重卡項目;福田汽車智藍歐曼液氫重卡亮相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一汽解放在今年與華為達成合作,要共同開發智能重卡。
重卡賽道為何具備吸引力?
一方面,目前最新的重卡“國六”法規標準中,排放問題成為了重要的限制指標,新能源重卡的發展將成為重卡行業的新增長點。另一方面,干線物流運輸市場空間很廣闊,無人駕駛領域與重卡的結合還是一個藍海市場。
目前占據重卡市場主力的還是傳統汽車制造企業,2020年中國重卡汽車市場集中度CR3達到了60.6%,已形成頭部優勢。這些企業耕耘多年,已在重卡行業打響了品牌口碑。不少企業具備國資背景,通過傳統能源重卡和新能源重卡兩條腿走路,發展穩健。
因此,對于新入局的重卡競爭者而言,新能源、無人駕駛確實具備吸引力,但這些方面的產品升級可能并不是客戶優先考慮的標準。從產品性能上看,成本低、安全性高、裝載量大才是重卡的核心競爭力。想要打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讓客戶能夠接受新品牌,必須要拿出自己的硬實力。
新能源+無人駕駛應用在重卡的前景雖然誘人,但在一段時間內依舊是需要技術攻堅的硬骨頭。造車新勢力能否復刻歷史,在重卡行業做出一番成就值得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拆解吉利新能源“陽謀”:私有化極氪如何重構“技術-品牌-市場”鐵三角?
作為吉利汽車《臺州宣言》戰略落地的關鍵舉措,此次收購不僅是資本層面的重組,更是傳統車企在電動化、智能化轉型中探索系統性解決方案的范本。中國汽車行業的最大“黑馬”,可能會是方程豹
融合了“個性化”與“性價比”戰略的方程豹品牌,在比亞迪強大的技術、產品與供應鏈賦能之下,其很有希望成為中國汽車行業下一個沖擊百萬銷量的新汽車品牌。市值腰斬,理想汽車的壓力越來越大了
接下來,理想汽車一方面要在自己的基本盤業務領域面對華為鴻蒙智行的纏斗,另一方面要面臨比亞迪的猛攻,同時還要提防小米、領克、極氪、深藍與零跑等一眾頗具競爭力汽車品牌的偷襲,理想汽車的壓力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