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卻在悄悄做PE,半年市值蒸發1.3萬億,投出了4個IPO
消費這么火,茅臺手癢了。
近日,岳云鵬代言的火鍋食材零售品牌鍋圈食匯完成新一輪融資,茅臺悄悄出現在股東名單。根據天眼查,茅臺建信占股0.43331%,考慮到4個月前D輪時鍋圈食匯的估值已經達到20億美元(約130億元),茅臺少說放了6000萬進去。
最近一段時間消費領域投資火爆,作為二級市場消費股一哥,茅臺也在悄悄出手,通過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茅臺建信先后投資鍋圈食匯、白家食品、李子園等食品餐飲品牌,以及新巨豐包裝、萬凱新材料、嘉美食品等食品飲料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過去兩年,茅臺建信的投資策略也在調整。成立之初茅臺建信主要采取PE打法,投資一些大型股權投資基金和有IPO計劃的成長期項目,而從2019年,茅臺建信開始試水在大消費、供應鏈領域直投早期項目。
雖然與茅臺2萬億的市值相比,目前茅臺建信的規模并不算大,但作為茅臺發展金融領域的橋頭堡,茅臺建信的變化依然備受市場矚目。
成立7年收獲4個IPO
公開資料顯示,茅臺建信股權投資基金成立于2014年,是由茅臺集團與建行旗下的建信信托共同發起成立。其中茅臺出資5.1億元(1.53億元成立公司,3.57億元發起母基金),占股51%,建信信托占股49%。
雖然已經成立7年時間,但茅臺建信出手并不頻繁,只有大大小小十幾次,其具體投資的項目類型又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擁有國資背景的大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茅臺建信成立后先后投資了兩只基金,第一次是2014年1億元投資“深圳遠致富海三號基金”,后者的GP是深圳國資委下屬的PE遠致富海。
第二次是在2015年,茅臺建信投資“深圳明誠航空產業基金”7000萬元,后者的GP是中糧集團下屬的股權投資平臺明誠金融,茅臺通過該基金間接投資航空企業中航精密,并在2017年中航精密被上市公司中國航發動力并購后實現退出。
第二類是投資成長型的準IPO企業,其中4家企業已經上市成功。
2016年10月,茅臺建信1.15億元買入高新材料公司天宜上佳268萬股老股。天宜上佳于2019年7月上市,茅臺建信于次年7月股票解禁后清倉,獲利約1.3億元。
類似的案例還有李子園和嘉美包裝。茅臺建信2017年8月投資服務王老吉、六個核桃、青島啤酒等飲料公司的包裝容器制造公司嘉美包裝,后者于2019年12月登陸深市主板。2018年10月,茅臺建信投資已經成立30多年的乳類飲品公司李子園,后者于2020年6月登陸滬市主板。
其最經典的案例當屬京東物流。2018年京東物流從京東集團拆分后,同年進行了唯一一輪25億美元對外融資,茅臺建信也參與其中。今年5月京東物流赴港上市,按當時的發行價計算,這筆投資的凈收益率超過120%。
第三類是投資大消費、科技領域的中早期公司。包括2017年參與半導體公司稻源集團B輪融資,2019年11月參與高端制造公司萬凱新材料C輪融資,以及去年6月投資白家食品數千萬元B輪和開頭提到的鍋圈食匯D+輪。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四家已經IPO的公司,茅臺投資的其余多家公司也已進入上市進程。今年5月稻源集團與中信建投簽署輔導協議,沖刺科創板;白家食品和萬凱新材料則在沖刺創業板。此外,茅臺投資的另一家公司中國鹽業,其IPO計劃也被母公司中鹽集團在近期提上日程。
換句話說,如果順利的話,成立至今只投了十來個項目的茅臺建信,可能會收獲9個IPO。
茅臺投資,不應止于小打小鬧
茅臺建信的管理規模在10億-20億元左右,成立至今投資了10多個項目,雖然拿下多個IPO,但在每年創造400多億元利潤的茅臺集團內部,茅臺建信只是很小的一塊業務。
成立茅臺建信時,茅臺集團正處于一個特殊的時期。2012年12月底八項規定開始實施,2013年至2014年,以茅臺為代表的中國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時期。為了扭轉不利局面,過去幾十年只做白酒的茅臺開始嘗試多元化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金融。
2013年茅臺開始發力金融領域,當年成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這一公司被稱作茅臺內部的銀行,同時也是茅臺進入金融行業的踏板。2014年,茅臺建信成立,這也是茅臺在金融領域落下的第一子。隨后在2016年和2017年,茅臺相繼成立金融租賃公司和保險公司,形成了目前茅臺金融板塊的基金、財務、保險、租賃四大領域。
作為茅臺進軍金融領域的第一步,茅臺建信公司曾被茅臺集團寄予厚望。2014年茅臺建信的成立儀式上,不僅茅臺集團高層悉數出場,還請來建行高層、貴州省政府高層、以及中國人壽、中信證券等金融巨頭的高層前來見證。時任茅臺集團董事長還親自掛帥,擔任茅臺建信公司的董事長。
但隨著2016年以后茅臺的白酒主業逐漸復蘇并進入一個高速增長期,茅臺建信和整個金融業務卻陷入一個尷尬境地。2019年6月,成立5年的茅臺建信投資總共10個項目,實現2.8億元收入和2.15億元凈利潤。而2019年,茅臺集團平均每天的凈利潤就有1.2億元。
強勁的主業幫助茅臺股價在幾年內漲到3萬多億元,但隨著產量逐漸達到天花板,最近一段時間茅臺的股價大幅回調。8月20日收盤暴跌4.4%,市值時隔一年再次跌回2萬億以下,股價相比今年2月的高點回調近40%。
對于茅臺而言,最近爆火的消費投資是難得的機會,學學隔壁的阿里、騰訊,好好做做戰略投資,未嘗不是緩解主業焦慮的一劑良方。
猜你喜歡
貴州茅臺,依舊是一個不錯選擇
大多數投資者在投資上都無法獲得很好收益的一個重要根源是,他們從不愿意去展望10年,更不愿意去等待10年,而只是希望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