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再放新“大招”:軟硬件齊發秀肌肉
特斯拉從來不是一家車企。行駛在路上的特斯拉汽車更像是集成了公司尖端AI技術的“活招牌”。
在當地時間8月19日舉行的“特斯拉AI日”上,埃隆·馬斯克再次強調——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活動上,特斯拉相繼發布了純視覺自動駕駛系統、Dojo超級計算機系統、自研的D1芯片等AI技術成果。
當觀眾們覺得這場技術發布會不夠酷,不夠“瘋”的時候,馬斯克突然上臺祭出了“大招”——人形機器人Tesla Bot。不過,在臺上大秀舞技的并非Tesla Bot本尊,而是由一名演員扮演的,或許我們要等到明年才能看到真正的原型機。
為了讓Tesla Bot盡快從“替身”照進現實,也為了持續改進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和FSD,將全自動駕駛軟件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馬斯克在演講的最后還打了一波廣告:快來我們網站投簡歷呀~特斯拉中國官方招聘微信平臺也在活動結束不久后發布了相關的職位信息。
特斯拉股價的下一個催化劑?FSD又有新進展
作為AI日的重頭戲之一,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進展備受關注。
上周,青年企業家林文欽駕駛蔚來ES8不幸遭遇車禍身亡,車禍發生時NOP領航功能正在運行;而后,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又因多起交通事故被美國有關部門正式調查,調查范圍覆蓋76.5萬輛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技術的安全問題頻頻引發熱議,接踵而至的特斯拉AI日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目光。
馬斯克則在活動上坦言“自動駕駛有各種各樣不確定性,過去我們想的太賽博朋克了。”但他認為,汽車一定會進入自動駕駛時代。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市場上的解決方案大多使用激光雷達或高精地圖進行環境感知,特斯拉卻劍走偏鋒,堅持使用純視覺解決方案,通過攝像頭觀察路況,其硬件成本相對較低,但對數據和算法要求則相對較高。
據人工智能部門總監Andrej Karpathy介紹,特斯拉純視覺FSD方案的實現得益于多任務學習HydraNets(九頭蛇網絡)神經網絡架構。8個環繞車身、覆蓋周圍360°的攝像頭能夠獲取交通信號燈、信號牌、匝道、路緣等周邊信息,系統會逐幀分析視頻畫面,了解物體的縱深、速度等信息,并對圖像進行拼接,再將這些數據交給車隊學習。
為了讓拼接出的信息更逼真、更有參考價值,特斯拉開發了“矢量空間”(Vector Space)技術,同時兼具了非凸優化算法(Non-convex)、高維度兩大優勢,可以通過攝像頭收集到的信息繪制3D鳥瞰圖,從而把握車輛環境,更精準地尋找最優駕駛路徑。
Karpathy談到AI公司常見的數據標注問題時表示,把數據外包給第三方去做手工標注并不好,所以特斯拉選擇自建團隊。據介紹,特斯拉擁有一支千人左右的數據標注團隊。
同時,特斯拉還開發了“仿真場景技術”,將“邊緣場景”用于自動駕駛培訓。據悉,特斯拉FSD系統已實現每1.5毫秒2500次的超高搜索效率。
自動駕駛軟件總監Ashok Elluswamy則介紹了“混合規劃系統”,展示了特斯拉如何在純視覺方案下解決行駛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例如與其他汽車一起行駛在路上時,自動駕駛系統如何根據其他汽車的運行方式,正確引導自身駕駛。
Elluswamy還在演講中提到,所謂的雷達十分多余。
值得一提的是,投資女皇凱瑟琳·伍德曾把FSD規模應用作為特斯拉股價的下一個催化劑,給出年內1000美元和2025年3000美元的目標價。
自研最強芯片,朝全球第一超算進發
“神經網絡如何在公司的汽車中運行?特斯拉的系統需要超級計算機。”特斯拉自動駕駛工程總監Milan Kovac說。
Dojo超級計算機也因此誕生。其目標是實現人工智能訓練的超高算力,并且擴展帶寬、減少延遲、節省成本。
目前Dojo仍是原型機,但Andrej Karpathy表示,按照目前的算力,Dojo已經能在全球超算排名中位列第五。馬斯克則表示,最終版的Dojo將戰勝日本Fukagu(富岳)超算,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
在“芯片荒”全球蔓延的當下,特斯拉也在努力擺脫“缺芯”的掣肘。鑒于特斯拉一直是敢想敢做,要做就做票大的,它直接選擇了自研芯片,并在AI日正式發布神經網絡訓練芯片——D1。
D1芯片采用分布式結構和7納米工藝,搭載了500億個晶體管、354個訓練節點,能夠實現超強算力和超高帶寬。Dojo超級計算機的訓練模塊由1500個D1芯片組成,每個芯片之間做到了無縫鏈接,極大地降低了延遲,其算力高達9PFLOPs。
另外,在實際應用中,特斯拉將120個訓練模塊組裝成ExaPOD,據悉,相同成本的情況下,特斯拉能夠將性能提升4倍,相同能耗的情況下,特斯拉能夠將性能提高1.3倍,占用空間節省5倍。
理論上來說,Dojo不存在性能天花板,因為訓練模塊具備獨立運行的能力,并且支持無線連接。據預測,下一代性能預計會有 10 倍提升。
在特斯拉工程師們看來,這可以說是市面上的最強芯片了。
不久后,特斯拉就將開始Dojo超級計算機的首批組裝。
目前,Dojo僅專注于訓練自動駕駛汽車。不過,馬斯克曾提到,未來,Dojo超級計算機可以提供給其他公司,用于訓練神經網絡。也就是說,特斯拉很有可能將AI應用擴展到自動駕駛之外的領域,其“錢”景不可估量。
Tesla Bot,特斯拉的新大招
事實上,特斯拉已經朝著更廣闊的領域進發了,作為發布會最大的“彩蛋”,Tesla Bot讓我們看到了特斯拉AI技術的更多可能性。
Tesla Bot身高約172cm,重約56.7kg,承載力約20kg,其面部配備了一塊顯示屏,四肢使用了40個機電推桿用于保持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Tesla Bot也集成了特斯拉所有的重要技術,包括Autopilot攝像頭、自研芯片、多攝像頭視頻神經網絡,以及數據標記和規劃能力。Tesla Bot還將利用Dojo超級計算機的訓練機制對功能進行優化。
在馬斯克看來,制造類人機器人是特斯拉的下一個合乎邏輯的產品。特斯拉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公司”了,其汽車可以被看作是機器人,馬斯克還提到,為了確保安全性,特斯拉還在研發類人機器人的相關部件,“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其他人就會做的。”
至于研發Tesla Bot原因,馬斯克表示,基本上,人們最不喜歡做的工作是什么,(它就可以做)。它適用于一些“不安全、重復或無聊”的任務,例如做家務、上街買菜、撿拾物品等,以減少體力勞動。未來,Tesla Bot還可以與特斯拉汽車配合使用,機器人開著特斯拉,想想就很酷了。
馬斯克認為:“在未來,勞動力不會短缺,體力工作會是一種選擇。”你愿意的話自然可以親力親為,你不愿意也會有“人”來代勞。
若此類機器人能夠普及,必然會對未來經濟產生深遠的影響。
外界猜測,特斯拉做了這么多技術,就是為了研發機器人。甚至有網友表示,Tesla Bot是不是為了日后登上火星做準備呢?
如此看來,特斯拉的野心可真不小。而在AI日的邀請函上,也特別注明了,“超過汽車以外的人工智能”。
AI日上,特斯拉軟硬件齊發,狠狠秀了一波肌肉,“不明覺厲”的技術之下,隱藏著勃勃野心,試圖顛覆行業。
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特斯拉仍在全球范圍內吸納頂尖人才,AI日則是其最高規格的招聘會。
鑒于馬斯克“鴿王”的特質,明年能否看到真正的Tesla Bot還是未知數,但相信你也同我一樣開始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