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IDG碧桂園入局,百億估值來了?文和友完成B輪融資
火爆的餐飲消費,再次迎來了重磅量級融資。
8月13日,湖南文和友小龍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文和友”)宣布完成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IDG資本、華平投資、碧桂園創投、GIC、易凱基金等。
本輪融資集結了頭部VC、PE、產業資本,堪稱豪華。
這是文和友創立以來的第二輪融資。在這之前,2020年2月加華資本曾對文和友進行了近億元投資。據報道,加華資本創始合伙人宋向前2018年4月接觸了文和友,一年半之后,加華成為文和友的第一家機構投資方。
2021年是餐飲投資的大熱年,文和友這個誕生于長沙“消費之都”的新物種,受到VC/PE的熱烈追捧。有個說法是,成立10年以來,主動找到文和友的投資機構竟然有百家之多。
投資機構追逐的背后,這家“超級網紅”的發家史和商業表現也可圈可點。
2010年,文和友發家于一家街邊炸串小攤,日銷3000元。之后,創始人文賓和楊干軍合伙開了間10平米的小店鋪“文和友老長沙油炸社”,除了炸串還賣起了小龍蝦、臭豆腐等等,小店生意異常火爆,還上了湖南衛視《天天向上》。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二人找到了新的方向,文和友開始由餐飲公司進化成“餐飲文化公司”。2018年起,坐擁60多家當地街頭小吃、近150間老長沙民居、深度復制長沙八九十年代懷舊風情的2萬平米“超級文和友”在長沙海信廣場誕生。
根據公開數據,開業以來,超級文和友每年接待顧客約1000萬人次,日均翻臺率約為8次。
之后,文和友開始了擴張步伐。2020年和2021年,文和友陸續在廣州、深圳開辦了5000平方米的廣州超級文和友和20000多平方米的深圳文和友。據悉,下一站南京也在計劃之中。
毋庸置疑,文和友是個餐飲行業的商業新物種,但新生事物的常態是:被一撥人追捧,被另一撥人批評。那么,資方的投資邏輯又是怎樣的?
我詢問了本輪的資方之一IDG,對方給出兩個理由:第一,商業邏輯的創新,第二,對年輕用戶的把握。
能精準地抓住95后、00后的需求,這也是文和友在口碑傳播里的特點,滿足了新生代用戶情感性、體驗性、社交性的需求,用線下強社交、強體驗性場景的特點去籠絡年輕用戶。
另一家投資方碧桂園創投則告訴我,他們將文和友定義為“現象級”新消費企業,是新消費創新式爆發的一個縮影。
他們給出的觀點有個核心因素:從Bottom-line邏輯來看,即使只將文和友定義為一家餐飲企業,也無疑是一門好生意,歷年的營收、客流、利潤率等數據都水準不低。
而如果文和友真能成為一個所謂“城市文化綜合體”的話,那么它的故事可能就不局限在餐飲賽道了。
文和友接下來的開店計劃和新店效果還要觀察,不過,目前有一點基本明朗了——這家公司已經出落成中國本土餐飲行業的獨角獸。
之前6月份,曾有媒體曝出文和友完成B、C兩輪融資,估值超過100億元,消息隨之被官方否認。但有一點值得細品,文和友在官方公眾號發文澄清,“文和友確實融了些資,但是B輪都還沒搞完,哪來的C輪”。這個事兒的細節就是,文和友否認了C輪,但并未否認超過100億的估值。
按照我近期拿到的消息,這一輪融資規模大約是數十億級別,據此推算的話,所以剛剛完成兩輪融資的文和友,估值大概率來到百億量級了。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