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兩天市值蒸發1500億港元,業內聲音:有人在惡意做空
這兩天,要論最忙的頭部房企恐怕非中國恒大莫屬了,一邊在狂降負債,另一邊還要緊急“滅火”。
7月19日,有媒體披露了一份湖南省邵陽市住建局下發的紅頭文件,內容顯示因恒大開發的邵陽恒大未來城項目存在蓄意逃避監管的行為,邵陽市住建局決定從7月14日起至10月13日,暫停恒大未來城項目和恒大華府項目的預售許可、暫停網簽備案、暫停預售資金撥款。
實際該通知發布于一周前,但被媒體曝光不到24小時,7月20日,邵陽市住建局表示,恒大已經按照要求整改,將恒大華府、恒大未來城項目2021年1-7月商品房銷售收入未進入監管賬戶的1.28億元歸集到住建局指定的監管賬戶。住建局決定恢復恒大華府、恒大未來城項目預售許可、網簽備案及預售資金撥付。
對恒大來說,解決負面消息帶來的多方面影響或許更加迫在眉睫。
7月19日,廣發銀行申請凍結恒大地產1.32億元資金。受此負面消息影響,“恒大系”的股票持續暴跌,直到7月20日收盤,恒大股價繼續跌了10%,目前市值僅剩976億港元。
盡管當天下午恒大地產集團表示,江蘇公司旗下項目公司宜興市恒譽置業有限公司與廣發銀行宜興支行項目貸款的1.32億元實際到期日為2022年3月27日。對于宜興支行濫用訴訟前保全的行為,將依法起訴。但廣發銀行表示,按照前期審批給恒大的開發貸合同約定,項目銷售率達到70%,或合同到期日為2022年3月27日,達到其一,恒大必須全部還款。現在約定時間未到,但項目銷售率已經達到全部還款條件,所以恒大必須還錢。
雖然此次涉及資金只有1.32億元,對于去年銷售額超7000億元的中國恒大來說不過是九牛一毛,但在集團高負債的現狀下,1個億再小也是肉。
匯生國際資本總裁黃立沖告訴AI財經社,正常情況下開發商與銀行幾億元的糾紛是不會對巨型房企產生如此大影響的,“至于為何這樣一個小消息可以令恒大兩天損失27%的市值,說明投資人對恒大的股票和債券安全性還是非常擔心的。”
受此消息影響,截至7月20日收盤多數地產股都呈下跌趨勢。有業內聲音認為,恒大在被惡意做空。“從5月底開始網絡出現大量唱空恒大的聲音,尤其是某境外媒體多次發表‘監管部門調查恒大關聯交易’等諸多不實報道,顯然是為了配合做空機構造勢。”
一位常年關注恒大股票的投資者告訴AI財經社,“這幾天就是多空大決戰,拼的就是你死我活。空頭必須搜刮各種小利空,將其放大,制造恐慌,才能趁亂回補出逃。”
黃立沖也認為,現在沽空恒大確實很容易,因為沽空的理由和邏輯很容易受到廣泛的股民認可和跟風。“但合法做空的前提是不能虛構信息,散布假消息,恒大的財務困境是大家都知道的。”
恒大也承認自己負債太高,在今年6月初的戰略合作伙伴交流會上,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立過“軍令狀”,稱要在6月底前將有息負債從去年最高的8743億降到6000億以下。
6月30日,恒大有息負債降到了5700億元左右,凈負債率降至100%以下,實現一條“紅線”變綠。即便如此,公司的債務問題還遠遠沒有解決。恒大高層給內部下達的目標是將有息負債降至3000億元以下,三條紅線全部變綠。
據坊間消息,廣州城投、越秀金控、華潤等正在和恒大展開聯合開發的談判,預計將釋放接近2000億流動性。在該投資人士看來,與國企合作開發,從項目層面引入財務投資者,或許能幫助恒大渡劫。
7月15日,中國恒大宣布將在2021年7月27日舉行董事會會議,借以討論公司的特別分紅計劃。對于這個橫空出世的特別分紅計劃,業內認為以恒大現在的資金流狀況,極有可能是以送股的形式派發。
目前恒大集團旗下有四個上市公司,分別是中國恒大、恒大汽車、恒大物業、恒騰網絡,而究竟會“送”哪家公司的股票,有消息猜測,分紅計劃的主體是汽車。建銀國際報告則表示,特別息或設計分派所持恒大汽車股權,并認為若“派得足夠”,足以助中國恒大降債約720億元。
但據香港媒體分析,恒大汽車本身一直持有部分地產項目如恒大養生谷和車廠等,主要的資本開支相信在過往兩至三年已完成投資,往后恒大汽車在融資上要“靠自己”,希望可以依賴自身地產項目產生現金流,或待其新能源汽車試產后產生收益,支持公司獨立運營,但恒大汽車股權一旦被“派散”,投資者到手后可以自由估貨,或造成股價的進一步波動。
猜你喜歡
近十年首虧、行業一哥寶座不保的碧桂園,“利潤換穩健”惹的禍?
地產行業是否真正迎來筑底,碧桂園又能否成為行業復蘇中最快速受益的一批,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最新地產百強報告:凈利潤均值腰斬!A股地產板塊兩年跌3200億
3月16日,《2023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研究報告》發布,從報告的數據來看,地產行業的頹勢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