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馬”鄰里能扛起新增長大旗嗎?成立6年推出9個新業態
繼盒馬X會員店、盒馬小站以及盒馬MINI等業態之后,盒馬日前推出了第九大新業態——盒馬鄰里。
據悉,盒馬鄰里項目于今年4月份開始在盒馬內部測試,官方定義為社區電商,采用“盒馬APP下單+次日八點后到店自提”的經營模式。借助盒馬鮮生已有供應鏈以及物流體系,盒馬鄰里可供選擇的SKU總計2萬個。
區別于盒馬其他業態,盒馬鄰里店內并不提供零售服務,僅作為自提站點,門店選址主要鎖定在包含盒馬鮮生的城市外環地區的社區,店內配置有取貨架、冷柜、水產箱,以及2-3名店員,負責提供提貨服務以及拉新。目前,盒馬鄰里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合計開設十余家門店,未來計劃結合加盟模式迅速在全國一、二線城市完成擴張。
盒馬鄰里一經推出便被“賦予重任”,據盒馬事業群總裁侯毅表示,“盒馬鄰里、盒馬X會員店以及盒馬鮮生如今并稱為盒馬三條增長曲線”,其中盒馬鄰里主要承擔的責任是“滿足下沉市場需求”,為“盒區房”外地級市、縣級市甚至是鄉鎮消費者們提供服務。據悉,盒馬事業群內部專門為盒馬鄰里單獨成立了事業部,名為NB(Neighbor Businiess)事業部,計劃將盒馬鄰里項目抬到與盒馬鮮生同樣級別。
對于“盒馬鄰里是社區團購”的猜測,盒馬官方予以否認。在業內人士看來,相比于此前普遍被貼上“燒錢補貼”的社區團購不同的是,盒馬鄰里基于盒馬鮮生已有供應鏈,提供的商品更豐富,且大多定位高端。據侯毅介紹,“盒馬鄰里平均一單價格能達到30元,幾乎是其他社區團購玩家一單價格的三倍”。但“高客單價”似乎天然與“下沉市場”存在沖突,瞄準“五環外”生意的盒馬鄰里真的能順利跑通嗎?
實際上,盒馬鮮生自2015年創立至今,內生新業態已高達9個之多,其中也不乏專注于做社區團購業務的盒馬集市,此外還包括前置倉模式的盒馬小站、便利店模式盒馬F2、發力早餐市場的Pick’nGo、數字化購物中心盒馬里、盒馬X會員店以及盒馬MINI。
然而,各個新業態自推出后往往發展不如預期。如盒馬集市已于今年3月被并入阿里MMC事業群;之前專注單一早餐業務的Pick’nGo也升級為超市品牌盒小馬;而盒馬小站更是在運營兩年后,選擇在今年停掉。
前述業內人士表示,“在消費者眼里,零售行業無非三大業態,一類是家門口或隨處可見的便利店、社區店這類小店模式;一類是超市業態;還有就是大的購物中心,如盒馬的會員店其實也就屬于超市業態。而這次推出的盒馬鄰里,不包含零售服務,只是加入了倉儲能力的自提站點,對于消費者而言,它就是一個倉庫,最終還是要看單一門店的訂單量是否足夠支撐其運營成本。”
但可以確定的是,從盒馬小站、盒馬MINI到盒馬鄰里,盒馬正努力降本提效,希望用小型店降低開店成本,在存量市場之上盡可能迅速在一、二線目標城市擴張并提高經營效率。但盒馬鄰里最終能否跑通,還要等時間驗證。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