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逾534家中國半導體企業獲融資,總額達1536億元
近日,云岫資本發布了《2021中國半導體投資深度分析與展望》報告。報告顯示,半導體領域的創業和投資火熱。僅在過去一年,就有534個半導體公司獲得融資,融資總額達1536億元;其中融資額在5億元以上的,數量上占8.6%,但總融資額達到992億元,占總金額的64.6%。
此外,過去一年中,資金多來自民間資本。這是因為國產替代需求和大的市場機會出現。據報告分析,融資主要集中在數據中心、汽車和半導體制造三個賽道。
在數據中心領域,網絡部分需要DPU和交換機芯片,計算部分需要CPU、GPU和AI芯片,存儲則需要智能存儲控制芯片等。根據報告預測,到2025年,交換機芯片、CPU、GPU和AI芯片的市場增長率將分別達到7.5%、14%、46.9%和36.9%。
在汽車領域,智能汽車占到2020年中國新上市車型的33.6%,需要的芯片相比傳統汽車更多。傳統汽車主要需要MCU芯片,而智能汽車新增了動力安全域、網關域、通信域、自動駕駛域和智能座艙域,單車上的半導體價值從100美元上漲到1000美元。
在半導體制造領域,2021年迎來全球芯片產能緊張。2022年,全球將擴建29座晶圓廠,其中中國擴建16座,對半導體設備和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設備和材料的國產化率不到20%。在這一領域,晶圓制造占最大的環節,其中光刻刻蝕、薄膜沉積和過程檢測設備的占比最多。
對于半導體產業發展,云岫資本提出4點趨勢:首先是產能為王,擁有產能資源的芯片設計公司可能迎來跨越式發展機會。第二是龍頭效應凸顯,資金會更向少數企業匯集。第三是國產替代快速推進,預計時間窗口還有5年,盡管中國高端大芯片還未到量產階段,但小芯片公司業績已經高速增長。第四是國內半導體企業缺乏巨頭,但創業公司群雄逐鹿,處于較好的投資窗口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