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制酒工不簡單:男子要測千米跑,40度高溫車間干活,年入13萬
五一勞動節剛過,5月6日,貴州茅臺發布招聘啟事,面向貴州省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招聘生產崗位335人。其中股份公司招60人,和義興酒業分公司招260人,尊朋酒業招15人。招聘崗位為制酒工、制曲工。
要求4分半千米跑,回應稱“體力勞動”
據悉,此次招聘采用“筆試+體測”相結合的方式,應聘者除滿足畢業院校所在地需屬貴州省、年齡在18周歲至28周歲之間、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等基本條件以外,茅臺還將以筆試成績從高分至低分對各通道各崗位應聘者分別進行排序,確定入圍體能測試人員。
體能測試項目為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成績4分30秒以內判定為合格。
原以為酒廠招聘要考驗酒量,考跑步是為什么?網友紛紛表示“孤陋寡聞”。
對此,貴州茅臺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表示,本次招聘面向貴州省內高校,對體測有要求主要因為工作是體力勞動,只要能過體測過體檢就沒問題。
AI財經社注意到,大學生體測4分33秒為合格,3分27秒才是滿分(100分)。事實上,早在2017年6月,茅臺酒廠在官網上公布招聘300多名制酒工人,該招聘除文化課外,也列出了同樣的體能測試,要求男子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超過4分30秒判定不合格。
曾在茅臺酒廠工作了5年的一位員工向媒體表示,制酒工的工作強度還是很大的。比如夏天要在40多攝氏度的車間里工作,工作環境以生產為重,發酵要封閉、高溫,不能通風,更不可能用空調。
茅臺酒是醬香型白酒,制酒工藝極其復雜。根據貴州茅臺官網刊登過一篇名為《又是一年下沙時 不是春來勝似春——2021年度茅臺酒下沙輪次生產工作走筆》文章中寫道,凌晨3點半制酒工已經在上班路上,4點左右開始工作,一個班組每天潤糧6堆,按照工藝要求,6堆糧食潤完將要翻拌50多次,投水100多桶,每桶水重達15公斤。一個輪次下來,幾乎每人手上都會起上一層厚厚的繭子。
圖源:茅臺官網
北青報曾報道了茅臺制曲車間部分工作內容:先將小麥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攪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腳不停地踩。據茅臺制曲車間的工人們說:“剛來的工人都受不了這個活,踩兩天腿就會疼得下不了樓。”
非“211”,“雙一流”進不了茅臺酒廠
如此工作內容,對于體力的考核可以理解,但其在2020年招聘制酒工、制曲工時,另外一個條件十分扎眼,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且“211”或“雙一流”高校畢業,瞬間把一大批身強力壯的低文化水平應聘者擋在門外。
AI財經社觀察貴州茅臺2020年年度報告發現,公司在職員工共計29031人,其中生產人員達24459人,占比達84.25%,是主力軍,其次是行政人員和銷售人員,各有一千多人。
教育程度上來看,本科及以上學歷共計3375人,占比約23%,大專學歷人達3835人,占比13%,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員工達18521人,占比約64%。
也許是為了提升整體員工學歷水平,公司在招聘上加上了學歷門檻。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的27005名在職員工中,中專、高中及以下學歷為18584人,占比約68%,相比2020年下降了4%。
制酒工年入13萬,員工人均年薪超30萬,逐年遞增
不過,對制酒工的高要求嚇不跑趨之若鶩的應聘者們。
2017年的那次招聘,因為是面對全國,無地域限制,吸引了幾十萬人搶著報名,導致報名系統被擠爆……
員工稱,之所以搶著報名,是因為茅臺酒廠的待遇好:每天5小時工作制,普通工人僅靠公積金就能買房,不算五險一金,一年能有13萬元。
圖源:茅臺官網
據財報,2020年,貴州茅臺實現營業總收入979.93億元,同比增長10.29%;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66.97億元,同比增長13.33%。
今年一季度,貴州茅臺實現營業收入272.71億元,同比增長11.74%;凈利潤139.54億元,同比增長6.57%。
公司的高利潤也讓員工有了高收入。截至2020年末,公司員工數量為29031人,根據“應付職工薪酬”附注中的“本期增加”值來計算,茅臺人均年薪酬達30.1萬元。對比2019年人均年薪29.76萬元、2018年人均年薪25.69萬元,都是逐年增長。
從二級市場看,貴州茅臺股價自2月18日創造歷史新高的2627.88元/股歷史新高后,慢慢回落到2000元/股以下,5月7日午后跳水,截至當日收盤,股價報收1903元/股,總市值約2.4萬億元。
猜你喜歡
貴州茅臺,依舊是一個不錯選擇
大多數投資者在投資上都無法獲得很好收益的一個重要根源是,他們從不愿意去展望10年,更不愿意去等待10年,而只是希望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