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拉拉、滿幫被約談背后:燒錢、補貼、亂定價,行業亂象幾時休?
滴滴、滿幫、順豐等企業入局,同城貨運戰事再升級。在資本和巨頭的攪局下,包括滿幫集團、快狗打車等同城貨運都傳出了即將沖刺資本市場的消息。但在行業風口之下,同城貨運亂象卻屢禁不止,而這次,終于等來了監管部門出手。
4月30日,交通運輸新業態協同監管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對滿幫集團和深圳依時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約談。
監管約談指出,部分平臺特別是滿幫集團、貨拉拉公司,存在著定價機制不合理、運營規則不公平、生產經營不規范、主體責任不落實等突出問題,平臺部分經營行為涉嫌侵害貨車司機合法權益,廣大貨車司機對此反映強烈。
對于同城貨運市場亂象頻發的原因,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這是物流行業數字化轉型期的階段性困境,市場透明確實讓司機陷入價格被動。但隨著平臺與司機更多聯動,司機將更深入地參與到全鏈路協同服務中,從而獲得更大的價值。
他認為,價格戰對這個還未形成格局的同城貨運而言,造成了一定的沖擊。貨運平臺為了搶奪用戶,爭相制定比對手更低的價格,導致平臺沒法從用戶端掙錢,只能提高司機們的會員費。被“壓榨”的司機不得不從價格方面從用戶身上補足自己的收益,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網絡貨運平臺誕生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公路運輸市場的零散雜亂、價格不透明等問題。一位行業人士曾向我們表示,當時貨運市場,價格體系的不透明,經常導致亂收費、宰客的現象出現,盡管用戶使用貨運服務,也只能只能通過電梯、電線桿等小廣告尋找拉貨平臺,或者經熟人介紹靠譜的拉貨司機。市信息匹配效率的低下、用戶體驗不高等催生了網絡貨運平臺的誕生,在2012年的 “互聯網+物流”熱潮中,大量的整車信息撮合平臺應運而生。
目前,網絡貨運市場的崛起,在無明顯差異化競爭的情況下,貨運平臺最核心的壁壘便是擁有足夠的司機和客戶。司機多,便能為客戶提供便捷的服務;用戶多,平臺才能有足有的訂單養活司機、留住司機。
中物聯發布的《貨車司機從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貨運市場影響司機收益的主要問題,集中在運價持續走低、油價上漲過快和壓低運價的惡性競爭三個方面。其中,貨運互聯網平臺在使用中仍存在諸多問題。貨主隨意壓價、無序競爭;平臺對交易情況缺乏控制力,導致貨主壓價現象時有發生;平臺審核不嚴,貨源信息不真實;貨車拖欠運費、克扣運費,出現問題后難與平臺協商等。
司機端對平臺“怨言”不斷。黑貓投訴平臺上顯示,有關貨拉拉的投訴有5100條,除了末端消費者的投訴,也有司機的投訴,司機端無法提現、因遲到平臺封號扣押金、用戶完成訂單后的款項遲遲不到賬等問題。
一位從事同城貨運行業的司機曾向我們透露,有些平臺發布的貨運信息都是違法裝載信息,可以理解為誘導違法貨運。“治理違法貨運的源頭在物流和工廠。管控好這兩個客觀的主體,基本上就可以把違法貨運治理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此外,網絡貨運平臺強制司機貼車身廣告,也讓司機們處于兩難的境地。
今年4月,海口的貨拉拉司機因公司要求,在車身貼了標語和二維碼廣告,卻遭到交警的處罰。如果不貼,公司將會對司機進行200元的處罰。
另一位快狗打車的司機也表示,無論是貨拉拉還是快狗打車,都強制要求司機貼平臺的車身廣告。如果司機拒絕,除了會被公司罰款,還會影響司機的正常營運。"如果司機不貼平臺的廣告,平臺一律不給司機派單。"
而雙方客服表示,這是加入平臺的正常流程。
早在2017年,貨拉拉在成都和上海等地的貨分公司,因車貼的問題就曾被有關部門約談;2019年,上海相關部門也針對貨拉拉、快狗打車平臺車輛中存在的客車裝貨、違規設置車身廣告以及違規改裝車輛等亂象進行集中整治。
業內人士表示,企業需要確定經營的邊界,約束司機遵法守法、合法經營,而不是對外打破法律底線,對內擠壓司機利潤。
猜你喜歡
一月前因生命權糾紛被執行103萬,貨拉拉關聯公司被列入異常經營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顯示,貨拉拉關聯公司深圳依時貨拉拉科技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列入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