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銀行遭遇“成長的煩惱”,抱“金蛋”卻抱成了“地雷”

        AI財經社亓寧2021-04-15 09:23 大公司
        微眾銀行踩雷蛋殼公寓租金貸,新網銀行車貸業務遭監管痛批,百信銀行營收凈利雙下降……作為金融改革試驗田的互聯網銀行近來頻頻遭遇尷尬。場景和監管環境都出現了新的變化,互聯網銀行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微眾銀行最近有點煩。該行曾一度被業內認為抱上了蛋殼公寓租金貸的“金蛋”,但沒想到卻是抱了顆“地雷”。

        4月6日晚間,紐交所宣布蛋殼公寓暫停交易,正式開啟除牌程序。這也意味著,這家紅極一時的長租公寓上市僅445天,就宣告了資本市場的落幕。也就是在上市之后,蛋殼公寓飲鳩止渴般的高杠桿操作撞上疫情,將40萬租客拖入一場“流露街頭還要給銀行還錢”的租金貸泥潭。

        雖然蛋殼迎來了自己的結局,但市場上關于租金貸的討論并沒有結束,作為蛋殼合作方的微眾銀行還是會時不時成為“受害人”瞄準的對象。

        互聯網銀行遭遇的麻煩遠不止租金貸——車貸踩雷套路貸,P2P存管業務出清沖擊盈利,一系列監管新規......2020年,國內互聯網銀行都過得不“開心”,部分機構的財報數據已經暴露了互聯網銀行的困境。

        從2014年12月微眾銀行成立,到目前的“九足鼎立”(微眾、網商、新網、蘇寧、眾邦、中關村、億聯、華通和百信銀行),互聯網銀行在助力普惠金融發展過程中獲得了蓬勃發展。2018年末數據顯示,國內民營互聯網銀行行業資產規模已經從2015年的不足400億躥升至4445.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23.4%。

        如今場景金融與監管環境雙雙生變,身披銀行和互聯網兩大外衣的時代新寵還能破局嗎?

        場景生變,時代新寵“不香了”?


        3月25日,中信銀行披露的年報曝光了旗下百信銀行的業績:在2019年首次實現盈利之后,百信銀行2020年再次陷入虧損。

        截至去年年末,百信銀行資產總額664.73億元,同比增長12.93%,但該行營收去年出現了27.39%的同比下滑,僅為17.23億元,凈利潤則為虧損3.88億元,同比暴跌2040%。

        早在2017年、2018年、2019年,百信銀行的營收分別是0.30億元、12.95億元、23.7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91億元、-4.84億元、0.20億元。盡管銀行虧損并非新鮮事,但此次營收出現下滑對于百信銀行乃至整個行業來說都十分罕見。

        對于業績的突然“變臉”,百信銀行解釋為,因2020年國內經濟形勢變化和疫情沖擊,年末加大撥備計提力度,而營收的下滑則主要是落實中央及監管降費讓利政策所致。此前的2019年,百信銀行的營業收入一度同比大增83.23%。

        也是在2019年,互聯網銀行的“雙子星”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在公布喜人盈利數據的同時,也透露了增長的乏力。其中,網商銀行凈利潤同比大增91%達到12.56億元,但營收66.28億元,同比僅增長了5.7%。

        同期,微眾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48.7億元,同比增長48.26%;凈利潤39.5億元同比增長59.64%,但其不良貸款率比2018年的0.51%提高了0.73個百分點,達到1.24%。就是這一年,微眾銀行最大的一顆“雷”——蛋殼公寓“租金貸”爆了,涉及金額超過15億元。

        “踩雷”的不止微眾銀行。2019年11月,特大涉黑網絡套路貸案件美利車金融爆雷,新網銀行作為合作方,也因為“陰陽合同”、高出法定車貸基準年利率近5倍的高利率、暴力催收等問題而站上風口浪尖。

        就在今年3月18日,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專門發布了一份通報,揭開了新網銀行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具體細節。通報稱,自2019年四季度以來,監管系統收到消費者對新網銀行的投訴舉報顯著上升,其中車貸投訴舉報數量位列銀行業金融機構第二位,問題主要集中在銀行違規放款、對車貸金額存在異議、貸款息費過高、暴力催收等方面,其中與“一家互聯網汽車消費分期服務平臺”合作業務的投訴舉報尤為突出。

        從最新財報數據來看,2018年扭虧之后“瘋長”的新網銀行同樣在2020年遭遇了盈利滑鐵盧:2020年該行營業收入為23.57億元,同比減少12.09%;凈利潤7.06億元,同比減少37.69%。此前的2019年,新網銀行累計放貸突破了3500億元,累計服務人數達到6758萬人,助推公司營收增長了100.79%,凈利潤更是暴增207.61%。

        去年上半年,新網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達到1.53%,比年初增加了0.92個百分點,增幅高達150.82%。截至目前,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對“新網銀行”的投訴已經超過1500條,涉及利通汽車、美利車金融、優信二手車、58汽車金融等多家機構。

        而關于去年新網銀行業績下滑的原因,除了行業普遍遭遇的疫情沖擊之外,P2P網貸機構的陸續出清也讓其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

        科技巨頭蜂擁入局背后


        面對互聯網銀行頻繁的“踩雷”事件,網友不禁要問:到底是場景金融、助貸機構靠不住了,還是互聯網銀行迷失了?

        在銀保監會對新網銀行的《通報》中,監管指出了該行在與助貸平臺合作過程中的“三宗罪”:貸前調查不盡職、催收管理不到位、與個別渠道合作業務推高融資成本。

        對此,消費金融行業資深觀察人士蘇筱芮向AI財經社分析稱,出現此類現象背后存在多種原因,一是消費金融行業在經歷了高速發展過后,逐步從成長期邁入成熟期,拓展新業務的壓力開始增大;二是一些熱點場景方存在資質方面的不足,尤其是一些“風口”業務,互聯網銀行如果缺乏嚴格審核或是沒有及時監控場景方動態,后續有可能陷入困境,此類現象使互聯網銀行面臨著場景質量的風控考驗。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和風控會成為互聯網銀行未來發展的關鍵詞,而誰能夠活下去還是未知數,存量市場中的競爭考驗會加大。

        從初衷來看,監管對互聯網銀行的態度與實現金融服務多元化、差異化、特色化,尤其是緩解小微企業、農民等群體“融資難、融資貴”等困境有很大關系,同時也是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重要一步。2014年3月,國務院批準首批5個民營銀行試點方案,其中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均在列,新網銀行相對更晚。

        在小微企業貸款藍海誘惑下,互聯網科技巨頭紛紛入局。繼騰訊聯合百業源等設立微眾銀行、螞蟻集團發起設立網商銀行之后,美團設立了億聯銀行,新網銀行則是新希望、小米、紅旗連鎖等股東發起設立,三六零直接收購了金城銀行,百度則與中信銀行共同成立了百信銀行,成為國內首家國有控股的互聯網銀行(中信銀行持股70%),也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截至目前,國內具備互聯網特征的銀行已經有9家,其中百信銀行因為背靠中信、百度兩大巨頭一度贏得了市場高度關注。有意思的是,對于互聯網銀行的定義,業內也存在爭議。從新網銀行在官網的介紹來看,其自稱為國內3大互聯網銀行之一,直接將其他具備互聯網特征的銀行排除在外。

        根據頭豹研究院的劃分,互聯網銀行可以按照運營主體分為直銷銀行和民營互聯網銀行,而百信銀行是目前唯一一家具有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牌照的直銷銀行,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

        相比之下,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被認為更符合“無實體銀行卡、無客戶經理、無線下網點”的互聯網特征,加上背靠互聯網科技大佬,三者毫無意外成為業內最受關注的“明星”銀行。截至2019年末,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資產規模分別達到2912億元、1396億元、406億元(2020年末),位列行業TOP3。

        頭豹研究院此前估算,隨著互聯網銀行持續創新信貸產品、存款產品以及拓展同業銀行合作模式,國內民營互聯網銀行資產規模有望在2023年突破2萬億元。

        靠什么賺錢?


        想要弄清楚P2P出清、場景金融生變對互聯網銀行的影響,需要先明確互聯網銀行賺錢的模式。

        盡管互聯網自帶高效、智能等基因,但因為沒有線下營業網點,獲客、賬戶功能受限(互聯網銀行通過在線遠程開設存款賬戶,屬于二類、三類賬戶,用戶存儲規模較低),互聯網銀行吸收存款能力遠弱于傳統銀行,所以這類銀行的核心收入主要依賴貸款業務的利息差,以及理財產品代銷產生的手續費與傭金等,其業務聚焦在支付、信貸、理財等小額高頻領域。

        根據頭豹研究院的數據,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2018年分別實現利息收入46.2億元、55.2億元、11.1億元,占比分別達到73.6%、55.0%、82.8%,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分別為16.3億元(占比26.0%)、44.2億元(占比44.1%)、2.0億元(占比14.7%)。

        成本方面,互聯網銀行技術服務成本占比30%-40%,數據信息服務占到20%-30%,其中用戶標簽數據與征信數據是互聯網銀行重點采購內容,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百信銀行、億聯銀行背靠流量巨頭占據絕對優勢。

        成立之初,微眾銀行依托騰訊社交平臺巨大的流量入口,先后為個人用戶推出了微眾銀行APP、微粒貸、微車貸產品,微眾銀行業務范圍覆蓋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理財和基金投資產品與服務,微粒貸則為用戶提供500-30萬元的小額貸款服務,微車貸為購車用戶提供線上信貸業務。針對小微企業,微眾銀行也推出了“小微企業貸”。

        而網商銀行背靠阿里和螞蟻的生態場景,瞄準淘寶、天貓等電商平臺的個人用戶與企業的資金需求,利用支付寶、芝麻信用等數據資源開展信貸業務,存款方面推出余利寶,貸款方面則有網商貸、旺農貸、信任付等多個產品,還在供應鏈金融領域推出自理寶和回款寶兩大產品,為天貓優質商家提供收款服務、盤活資金。

        相比之下,股東流量優勢較弱的新網銀行選擇了更“快捷”的方式——押注網貸存管業務,賺中間業務的錢,好處是不占用資本,隱憂是平臺風險。根據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的信息,截至2018年底,新網銀行提供資金存管的P2P網貸平臺有109家,位列名行業第一。但隨著去年P2P平臺的出清,新網銀行相關業務也徹底歸零。

        有業內人士透露,此前新網銀行存管業務收入包括兩部分:一是平臺接入費大約是20萬元;二是根據存管資金交易規模按年收取0.5%的存管費用,還有每筆繳納1元的提現費。2017年,新網銀行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僅為5165萬元,但2018年飆升到2.94億元,2019年一度升至11.4億元。

        出路何在?


        互聯網銀行承擔著中國金融改革試驗田的重任,當時監管機構之所以給互聯網銀行頒發“準生證”,就是希望通過互聯網技術來實現金融服務的創新。但互聯網銀行成立以來短短幾年的時間內,市場環境、運營模式和監管措施都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

        從運營模式來看,除了靠股東流量入口獲客,互聯網銀行一方面與傳統銀行合作推出“聯合貸款”,另一方面與助貸機構合作,最典型的就是“租金貸”和“車貸”。

        但目前,這兩種模式既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好消息是,半個月前,中國銀保監會出臺了一份規范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通知,其中一項關于禁止地方性銀行跨區域經營的條款,豁免了民營銀行等無實體經營網點、業務主要在線上開展的銀行。當時有業內人士對AI財經社分析稱,這很可能是為互聯網銀行“開了個口子”。

        前述行業觀察人士蘇筱芮認為,監管收緊后,互聯網銀行與傳統銀行之間的業務變得更加涇渭分明,地方法人銀行的施展空間受限,互聯網銀行有望進一步鞏固其線上優勢地位,在金融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望發揮頭雁作用。

        另一方面,在公募基金持續火爆背景下,網商銀行與微眾銀行的基金銷售牌照或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網商銀行,在余額寶貨幣基金收益率不斷滑坡背景下,網商銀行的分流優勢將更加明顯。

        但壞消息也很多。盡管微粒貸、網商貸等拳頭產品為互聯網“雙子星”帶來了強勁的業務增長,但微眾銀行踩雷蛋殼的“微租貸”,新網銀行踩雷美利車金融均顯示了助貸模式的風險。除新網銀行之外,微眾銀行同樣在美利車金融合作之列,其車貸合作機構同樣還有優信二手車、瓜子二手車等汽車銷售平臺。

        在美利車金融與新網銀行案件中監管披露的文件顯示,消費者被分期平臺收取的平臺費或服務費與汽車融資金額之比集中在14%至28%之間,有費率達到30%以上。

        有業內人士認為,場景金融本身是銀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踩雷事件并不限于民營銀行,其他銀行也有類似案例,但與產品和業務模式創新、風險容忍度等密切相關,“關鍵是風控,應該讓場景主導、金融配合的模式反過來”。

        另一個消息是,螞蟻IPO被叫停之后,小額網貸新規給互聯網金融機構戴上了緊箍咒:最高4倍杠桿、聯合貸最低出資比例不低于30%。在此之前,不少互聯網銀行的聯合貸款并不符合這些要求,以微眾銀行的微粒貸為例,其與合作銀行的出資比例為2:8,利息收入為3:7,杠桿更高。

        頭豹研究院指出,盡管互聯網科技股東先發優勢明顯,但傳統銀行機構在征信數據、線下網點以及金融產品設計經驗等層面更具專業優勢。在獲取更多長尾用戶的盈利壓力與控制越來越失控的信用風險之間,加大與傳統銀行的合作是互聯網銀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出路。這也意味著,能夠活下去的互聯網銀行需要更強的資本實力。

        這份《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還規定,在消費類個人信用貸款授信方面,單戶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20萬元,到期一次性還本的,授信期不超過一年。這對新網銀行主打的消費類信用貸產品之一“好人貸”帶來明顯沖擊,該產品最高貸款額度50萬、最長可分期5年、年利率最低低至10.8%。AI財經社注意到,QQ音樂已將微粒貸產品個人消費貸款授信最高額度調整至20萬元,但新網銀行的“好人貸”只是將超過20萬的進行人工復核和線下審核。

        就在3月最后一天,央行圍繞貸款利率重磅發聲,明確要求市場上所有貸款產品都要明示貸款年化利率。在此之前,互聯網平臺是最喜歡以突出貸款日利率代替年利率的機構群體之一。

        AI財經社還注意到,近年來,多家互聯網銀行進行了高管大換血,比如4年換3任董事長的新網銀行,而2019年接任井賢棟擔任網商銀行董事長的胡曉明,日前剛剛在經歷了螞蟻風波后從螞蟻離職,成為螞蟻集團任期最短CEO。

        從一出生被寄予厚望,到場景和運營模式備受質疑,再到營收和利潤出現波動,一路“摸著石頭過河”的互聯網銀行,將何去何從?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亚洲成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软件| 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JLZZJLZZ亚洲乱熟无码|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成人网|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亚洲精品少妇30p|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一区| 亚洲精品视频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亚洲中久无码不卡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欧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影视 |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亚洲成年人电影在线观看|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老牛精品亚洲成av人片|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久久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