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因不正當競爭敗訴,賠償餓了么100萬元
2月25日,一條“美團敗訴賠償餓了么100萬元”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熱搜,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前浙江金華美團要求部分商戶與其達成排他性交易的做法,作出了判決。 對此,AI財經社和美團方聯系,截至發稿時并未得到回復。
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的民事判決書顯示,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經營主體)金華分公司實施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損害了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餓了么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法院對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賠償100萬元經濟損失的訴請予以全額支持。
經AI財經社查詢,在去年8月份,中國裁判文書網曾披露了關于餓了么起訴美團商業賄賂及不正當競爭糾紛的一審民事裁定書,餓了么要求美團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100萬元。
在裁定書中,餓了么稱,有商戶反映,美團外賣平臺向商戶推送了部分詆毀餓了么平臺的信息,以及強行要求商家不與餓了么合作、只與美團獨家合作。餓了么認為,美團此舉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競爭秩序,損害了餓了么平臺的商業信譽,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餓了么和美團同為外賣業巨頭,雙方之間的競爭由來已久。根據天眼查司法風險顯示,雙方此前已有多條以不正當競爭糾紛為案由的法律訴訟。
早在2016年,美團為推廣線上業務,在自己的簽約商戶同時與餓了么、百度外賣等同類在線外賣平臺合作后,強制關停商戶在美團外賣上的網店。2017年6月,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對美團網限制競爭等行為作出處罰,合計罰沒52.6萬元。
而這種做法餓了么也不能避免。根據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度長三角地區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顯示,餓了么曾因不正當競爭被監管部門點名批評,并于2019年9月被處以10萬元罰款。
隨著國內新興互聯網公司們業務不斷擴張,以及不斷地投資、并購,在許多賽道上,都出現了超大型巨頭們的身影。而中小商家們卻因此經常會面臨“站隊”的選擇。
除了外賣平臺,強迫商家“二選一”的行為在電商平臺、快遞平臺、支付平臺中也普遍存在。 2020年9月14日,愛庫存就在官方微博公開表示,唯品會強迫商家“二選一”,受影響商家數量從8月初的100多家增加至400多家。
各大平臺之間的流量競爭也從未中斷過。今年2月2日,抖音(字節跳動)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騰訊,認為騰訊旗下微信及QQ兩大產品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
互聯網已經深度了改變著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不斷推動著產業創新的同時,如何維護公平自由競爭,也成為一個熱點問題。
2021年2月7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出臺。《指南》針對近年來社會各方面反映較多的“二選一”和“大數據殺熟”等問題,作出了專門規定,明確了相關行為是否構成壟斷行為的判斷標準。
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辦公室表示,反壟斷法及配套法規規章適用于所有行業,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平臺經濟領域也不例外。
互聯網平臺公司的競爭,也將走向有序競爭,營造更加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