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正式獲釋!國美能否扭轉乾坤?
黃光裕正式獲釋了!
作為昔日的中國首富,在黃光裕入獄的十余年間,不時傳出其提前出獄的消息,若如此零售江湖將風云變幻。因此,黃光裕出獄的消息也屢屢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
就在去年夏天,傳言成真,光頭首富低調歸來。如今黃光裕正式獲釋,國美能否扭轉乾坤?
2月17日早間,國美零售(0493.HK)發(fā)布公告稱,黃光裕正式獲釋。
早在2020年6月2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就發(fā)布消息,根據(jù)刑罰執(zhí)行機關的報請,依法裁定對黃光裕予以假釋,假釋考驗期限自假釋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如今,假釋考驗期屆滿,原判刑罰已經執(zhí)行完畢,黃光裕已正式獲釋。
圖片來源:國美零售公告
黃光裕獲釋,“國美系”動作不斷
黃光裕獲釋消息出來后,“國美系”股價走勢分化。截至發(fā)稿,國美零售股價下跌8%,市值446.14億港元;國美金融科技(0628.HK)下跌4%,市值32.41億港元;“國美系”的拉近網娛(8172.HK)上漲1.27%,市值6.73億港元。
不過,國美零售16日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漲幅高達33.93%,收報2.25港元/股,創(chuàng)2015年5月以來新高。16日,拉近網娛亦大漲58%。
“國美系”股價波動背后,與黃光裕出獄和獲釋相伴的是國美在資本市場頻頻布局。
先是去年4月23日,*ST美訊(600898.SH)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擬向北京美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昊投資”)出售德景電子100%股權。
國美通訊將其主要業(yè)務(ODM)剝離出去,上市平臺幾乎成為一個“殼”,此舉被認為是清理上市平臺。
就在國美通訊宣布重大資產重組的幾天前,同為“國美系”的國美零售,宣布和拼多多的合作:由拼多多認購國美零售發(fā)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如果轉股完成,拼多多將占國美已發(fā)行股份約5.62%,成為國美股東。
消息發(fā)布后,第二天開盤,“國美系”上市公司股價紛紛大漲。黃光裕和黃錚的首度合作,被投資者高度認可,在美上市的拼多多股價也出現(xiàn)了大幅上漲。
甚至有分析人士指出,未來零售電商時代,將形成“天貓+蘇寧”、“京東+五星”、“拼多多+國美”,三分天下的格局。
不過,遙想當年,黃光裕掌舵的國美,歷次擴張都是主動出擊,大肆收購競爭對手;而這些年黃光裕不在的日子,卻被步步緊逼,艱難求生,甚至成為別人的“標的”。
這次和拼多多的合作,是一次無奈,但更是一次機遇,一來,二者并無直接競爭關系,可以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二來,后起之秀拼多多勢頭正勁,可以有效彌補國美的電商短板。
上述布局之后,2020年6月14日,黃光裕出獄。雖然其出獄至今已經大半年,不過鮮少看到他公開露面,直到2020年底,網上才傳出一張黃光裕的合照。
從照片看,昔日的光頭首富發(fā)福了,眼神了少了往昔的銳利,多了一份平和。
黃光裕網傳照片后不久,1月23日,國美零售旗下的娛樂化社交化零售線上平臺“真快樂”APP上線,當紫色的新LOGO“小老虎“出現(xiàn)之時,市場尚沒有把住國美的脈。事實上,“真快樂”APP可以看作國美在電商的一次進擊。
在真快樂APP的發(fā)布會上,國美集團CFO王巍強調,“真快樂”APP是娛樂化、社交化的零售新物種,致力讓用戶享受超多有趣、實惠的互動玩法,和全品類超低價真選好物,充分體驗充滿美好快樂的購物過程。
從線下為王到電商爆發(fā),國美努力抓住每一個時代。
一邊發(fā)力自家電商,一邊國美則通過與京東、拼多多戰(zhàn)略合作,在渠道、供應鏈、流量、服務等方面資源共享,實現(xiàn)流量和銷量的雙拉升,可謂為“真快樂”APP的后續(xù)發(fā)展做了萬全準備。
有了萬全的準備,國美以及“國美系”就能過上好日子嗎?
國美零售三年巨虧80億
在黃光裕出獄前,國美零售面臨巨虧。
2019年,國美零售歸母凈利潤虧損達25.9億元,雖然同比虧損幅度有所收窄,但過去三年合計近80億元的巨虧,已然抹平了2010年來,國美的全部利潤。
與此同時,國美去年全年營業(yè)收入只有594.83億元,而在十年前,其營業(yè)收入便已超過500億元——2010年509.1億元,2011年為598.21億元。
十年時間,國美仍在原地踏步。
2010年,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和單位行賄罪對黃光裕判處14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6億元,沒收財產2億元。
國美的黃光裕時代終結,后經過一系列斗爭,黃光裕的妻子杜鵑上位,開始掌管國美的發(fā)展。
杜鵑掌權后,2011年國美擴張戰(zhàn)略重新開始,次年斥資1200萬元收購庫巴網,開始了電子商務的戰(zhàn)略布局。但顯然,面對2013年的“電商大戰(zhàn)”,國美的準備不足,剛收購的電商網站,還在磨合期,江湖格局已經大變,國美的對手不僅是蘇寧,又出現(xiàn)了京東。
到2017年時,京東已占到全渠道份額的26.5%,國美屈居第四占比6.2%。
來源:廣發(fā)證券
臨危出戰(zhàn)的杜鵑所面對的,是一個更復雜、更激烈的電器零售江湖格局。
其實在2006年,國美的電商部門就已經成立,但是由于陷入內斗,錯過了行業(yè)的最佳發(fā)展時機。2012年,國美陷入虧損,當時國美的幕后掌舵人杜鵑選擇了深耕線下門店以扭轉局面。
2013年,國美實現(xiàn)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64.01億元,一舉扭轉上年同期下跌的情況,同時歸屬凈利潤達8.92億元。而同一年,蘇寧實現(xiàn)全面轉型戰(zhàn)略,在電商大戰(zhàn)中,實現(xiàn)線上線下同價,雖然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高達1052.92億元,但是凈利潤出現(xiàn)同比大幅下滑近9成,只有3.72億元。
杜鵑的這一戰(zhàn)略似乎扭轉了黃光裕入獄后國美被蘇寧壓制的局面。
2014年-2016年,國美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603.60億元、645.95億元、766.95億,歸屬凈利潤分別為12.80億元、12.08億元、3.25億元,2014年更是達到12.8億元的階段性高點。
然后,自此之后,便開始下降。2017年,國美零售再現(xiàn)4.5億元虧損,就在很多人都以為,這次也和2012年一樣,只是國美復蘇之路上一個小小插曲的時候,2018年,國美再度虧損,這一次,是48.87億元。
國美零售歷年凈利潤 來源:東方財富
再算上2019年虧掉的25.9億元,三年共虧79.27億元。
歸來后,能否扭轉乾坤?
國美的日子不好過,昔日的競爭對手也好不到哪里去。
蘇寧從2013年全面轉型后,凈利潤快速下降,但是2017年蘇寧的凈利潤卻高達42.13億元,2018年更是高達133.28億元,大部分是因為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所得。但是扣非凈利潤從2014年-2018年一直為負,分別為-12.52億元、-14.65億元、-11.08億元、-0.88億元、-3.59億元。
蘇寧易購歷年扣非凈利潤 來源:東方財富
而國美、蘇寧的共同競爭對手,卻是新晉崛起的電商巨頭,包括京東、天貓等。其中京東營業(yè)收入,從2012年不足500億元,到2019年已上升至5768.88億元。對傳統(tǒng)的電器零售商的威脅沖擊不言而喻。
蘇寧、京東主營業(yè)務規(guī)模(單位:億元) 來源:平安證券研報
2000年,黃光裕剛剛年過30歲,他拜碼頭結識了香港殼王許鐘民,隨后拿下香港上市公司,并將地產、零售置入上市公司,2004年,35歲便已成為中國首富。
縱觀“國美系”5家上市公司——國美零售、中關村、國美通訊、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其中4家已是處于連續(xù)虧損的狀態(tài),黃光裕一手締造的國美帝國,需要一次“重生”。
猜你喜歡
國美零售復牌首日盤中大跌12%創(chuàng)新低,黃光裕“18個月計劃”失敗!
國美零售復牌首日開盤一度漲超10%,隨后急劇下跌,一度跌超12%至0.255港元/股,創(chuàng)下新低。“打扮家”被曝全線業(yè)務已暫停,創(chuàng)始人、CEO紛紛離職
據(jù)界面新聞報道,國美旗下互聯(lián)網家裝公司打扮家全線業(yè)務已暫停,創(chuàng)始人崔健、CEO高非于7月正式離職,由黃光裕任命的新CEO孫浩不久前到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