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通過上市聆訊引認購熱潮,前三季度新增虧損10.4億元
快手IPO進程取得了新進展。
1月15日晚間,港交所網站公示快手已經通過上市聆訊。據了解,快手上市保薦人團隊將在1月18日起開始分析師路演,隨后正式進入招股階段,募資額約為50億美元,而快手最快有可能在2月5日上市。據媒體報道稱,相較于此前500億美元的預期,快手的估值可能有所下調。
根據快手遞交聆聽資料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快手總收入為407億元,其中第三季度收入為154億元,相比整個上半年,第三季度快手在營收上有所回暖。
在與抖音爭奪中國短視頻第一股的搶位戰中,快手贏得先機。作為最有可能率先登陸港股的短視頻公司,也激起了一番認購熱潮。
據媒體報道稱,甚至有部分機構投資者動用私人關系來預定份額,過去兩個多月里,有投資人四處尋找可能與快手創始人宿華等核心管理層最近的關系以拿到額度。
而面對快手這樣激發投資人熱情的股票,各大券商們也正在積極備戰。據了解,富途證券在額度及孖展(即保證金)倍數方面都已準備就緒,上線了20倍杠桿及約300億港元的額度。其他證券也都有所準備。
而快手的背后還站著一眾亮眼的知名投資機構。在此次IPO之前,快手一共經歷了10輪融資,總計融資48億美元。
據招股書顯示,騰訊持有快手21.57%的股份,占有最高的持股比例。此外,五源資本持股16.66%,美國風險投資公司DCM持股9.23%,俄羅斯投資公司DST持股6.43%,百度持股3.78%,紅杉資本持股3.2%,博裕資本持股2.29%,淡馬錫持股0.86%。
除了這些機構投資者,快手創始人宿華持股12.65%,創始人程一笑持股10.02%,另外兩位創始團隊成員銀鑫和楊遠熙則分別持股2.4%和2%。快手上市后,這些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持股者或將迎來一次財富變現的盛宴。
快手公司營收在2017年到2019年的三年間,從83億元增長到391億元,增加了3.7倍;經調整利潤從7.8億元增長到13億元,增加了三分之二。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快手公司出現了63.5億元的首次經調整虧損,使得連續三年盈利狀態不再持續。而最新數據顯示,快手仍然在持續虧損,2020第三季度新增虧損10.4億元。
除了新冠疫情的影響外,這也與銷售、營銷、研發開支激增有關。
招股書中顯示,直播業務仍舊是快手的核心。2017年與2018年,直播收入占比超過快手總營收的90%,2019年后,這一數字下降到80%左右,截至2020上半年,直播占總營收份額下降到了68.5%。其次是線上營銷服務,其他收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不過,快手的非直播業務也有所增長,其占比從2020上半年時的31.5%,上升到了2020前三季度的37.8%。
未來快手仍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一方面競爭對手緊追不舍,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快手的日活用戶為3.05億,而抖音的日活是其近2倍。此外,淘寶、拼多多也都在發力直播業務,對快手形成沖擊。另一方面,快手不惜加大投入來獲取用戶規模的效果似乎并不盡如人意,如何搶占更多用戶的注意力是這家短視頻公司日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解決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