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東控股重歸資本玩家,1.3萬股東人均虧超百萬,連續6天跌停
連續6天跌停,股價腰斬,市值蒸發150億,1.3萬名股東人均虧損120萬!
截至12月2日收盤,仁東控股(002647)經過6度跌停,股價已經從59.90元降至31.98元/股。曾經漲幅高達4倍的明星股,風光不再。
仁東控股主營業務為第三方支付、商業保理、供應鏈管理、融資租賃、互聯網小貸等五大板塊。操盤手霍東被業內認為是資本玩家,人們眼中的“85后富豪”。股市慘綠的現實面前,霍東和他的仁東控股或將均要面對不小的挑戰。
國資退出,股價暴漲暴跌
仁東控股此前被市場認為“莊股特征明顯”,理由是,從2020年年初算起,其股價上漲近4倍,并呈現每日漲幅不高,換手率低但爬升穩定的特征,因此被認為“控盤明顯”。
過去的11個月內,仁東控股日交易額多在4億元左右,隨著股價上漲,仁東控股2020年股東人數一路上漲,尤其是第三季度股東戶數出現翻倍增長,前三個季度末,仁東控股股東人數分別為5622戶、6638戶、13090戶。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在暴跌前依然沒有離場的話,1.3萬戶仁東控股股東將面臨割肉止損而不得的窘境。
為何仁東控股股價大漲大跌?11月25日-12月1日期間,仁東控股150億元市值蒸發,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這一切都來自國資的轉身說拜拜”。11月18日,仁東控股原控股股東仁東信息及一致行動人、霍東和海科金集團簽署了終止股份委托管理關系和一致行動關系的協議,也就是說海科金集團將不再是仁東控股的控股股東,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仁東信息,實際控制人由北京市海淀區國資委變更為霍東。
這其中的戲劇化細節是,入主上市公司僅一年的海淀國資,將仁東控股還給了霍東。從國資可能入主到退出,仁東控股的股價坐上了過山車。
數據上看,去年11月中旬,海科金正式入主時,仁東控股當日開盤價為15.4元/股,而一年后的11月18日,股價漲至62.39元/股,漲幅近4倍。如今,仁東控股股價相較最高點已經腰斬。
為何國資是否入主,如此牽動上市公司股價“情緒”?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AI財經社采訪時表示,仁東控股與海科金當初的合作很少見,中間未涉及任何股權轉讓,僅把股權的投票權、股東權利表決權做委托管理,股權仍掌握在仁東控股原先的大股東手里。從仁東控股后期股票價格走勢來看,“存在借助國資入主事件在二級市場進行炒作的嫌疑”,因為仁東控股和海科金合作之后,其業務未發生實質性變化,加之股價超常規上漲,表明其中存在非理性因素。
沈萌進一步分析,海科金當時還接手了另一家上市公司金一文化(002721),通過去派駐人員、提供資金等,仍未扭轉金一文化內部各種問題,導致其股價不斷下跌,且與其合作牽涉到股權轉讓。由此,對于海科金而言,或通過金一文化案例發現,接手民資上市公司“可能表面成本不高,實際內部問題很多”,有可能將自身拖下水。而且海科金并不具備同時運作兩家上市公司的能力,與其沒有足夠優質資產等原因有關。綜合這些原因,導致海科金考慮與仁東控股“分手”。
85后資本玩家霍東
霍東在媒體眼中是“出身于內蒙古富豪家族”,其長期協助原內蒙古首富霍慶華工作。
企查查顯示,霍東出生于1987年9月,碩士學位,獲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2010-2017年,就職于中國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歷任青海慶華礦冶煤化集團、新疆慶華能源集團、中國慶華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2017年9月創辦正東致遠(天津)實業有限公司,擔任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同時兼任仁東(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監事,云驅科技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企查查披露,今年8月22日,霍東因未依法履行其他職責,未及時披露公司重大事件被處罰。與之相關的“關聯風險”多達106條,其中一項高風險為由霍東投資的阿拉善盟裕昌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簡易注銷信息,其余更多則涉及其任職的仁東控股因買賣合同糾紛案、證券虛假陳述責任糾紛案、其他民事案、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等被起訴或起訴他人、公司。
2017年德御系上市公司民盛金科易主,霍東接盤成實控人。后來,霍東對該上市公司“展開一系列資本運作”,將其改造為仁東控股。仁東控股在霍東帶領下,對外展開一系列合作,涉及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北京眾簽科技有限公司、五礦證券有限公司等,其中,僅五礦證券的合作就涉及50億元產業基金。
綜合上述事件,沈萌認為,仁東控股屬“資本玩家的玩物”,是進行資本運作的標的平臺,因此,愿意買仁東控股的投資者,可能受到了很大損失,但在仁東控股長期玩弄后仍愿意購買,“也是看重了這種資本玩家屬性,為了投機想火中取栗”。
仁東控股財報顯示,霍東目前代為任公司董秘,并發布公告稱投資者熱線更換了新的電話號碼,但截至發稿,多次致電公告中所留新號碼無人接聽。
虛浮股價背后,公司基本面撐不起
仁東控股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達4.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3.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397.21萬,比上年同期銳減130.72%。
在仁東控股股吧里,不少股民表示自己虧慘了。從市值蒸發角度看,仁東控股的股民這幾天確實很受傷。
有位股民在仁東控股股吧里撰文警告其他股民“韭菜們,別抱幻想了,能跑得了就是青山還在!”
仁東控股此次被國資退貨對其影響幾何?股價自不必說,沈萌認為,對其經營亦會有影響,畢竟當初和海科金合作是希望借助國資對自身經營提供更多業務支持,雖然在雙方合作模式下能得到的幫助很有限。分手令仁東控股失去了“大發展預期”,對投資者的預期“造成很大打擊”。
股市能否破除國資是否入主帶來的漲跌迷信?答案是很難。沈萌認為,這幾乎與債券市場存在的“國企信仰”一致,大家認為國企不可能違約,國有銀行不可能破產,投資產品、評價體系均圍繞這樣一種長期形成的認知建立,短期很難打破。
看來,還是老話說,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者最重要要為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投資心態的偏頗需要調校。不過,沈萌強調,類似仁東控股這樣的企業,應很快被資本市場所淘汰,不單是根據規則被淘汰,更應被投資者淘汰。此外,地方國資亦在助長爛公司存在,而這種上市公司則利用地方政府想獲取資本市場平臺的心態與之做利益博弈。
舉例子,近日,駐馬店市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擬11.86億元收購天津汽車模具股份有限公司(002510)17.7%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交易完成后,駐馬店市人民政府將成為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在沈萌看來,地方政府的投資平臺相對于二級市場溢價的將近50%去買控股權并不理智。他說:“你明明可以從市場上1塊錢買這個股票,為什么要從投資者手里按一塊五去買?因此,不理性的地方政府做出的行為助長了爛股票遲遲不能按照規則下市或被投資者拋棄。”但目前來看,監管層已經提到要暢通退市機制,發揮退市通道,今后會不斷加強對爛公司、殼公司的管理,這需要一些時間。
他強調,最關鍵的是,無論投資者還是地方政府投資平臺要更加理性,只有他們的行為更加理性,市場才會更加理性,只有他們向更加健康、優質的上市公司轉移,資本市場的結構才會更加健康。否則,如果總是站在自己角度投機取巧,想一夜暴富、貪便宜,會永遠拖資本市場改革的后腿。
猜你喜歡
牛散操縱仁東控股巨虧27億元,被罰500萬
近日,證監會披露的一則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牛散”景華因操縱“妖股”仁東控股巨虧27億元,證監會對其處以500萬元罰款。仁東控股遭立案調查,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股價開盤一字跌停
7月15日消息,仁東控股開盤一字跌停。截至發稿,該公司報9.47元/股,目前總市值為53.03億元。融資客爆倉倒欠申萬宏源1.9億,1200億龍頭券商追債進行時
因強制平倉交易引發的訴訟再添一例。兩融杠桿,一旦不幸踩雷,不僅讓股民賠到血本無歸,也會讓券商蒙受損失,陷入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