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房不讓睡覺”烏龍事件背后:投資客損失慘重,乳山房價10年未漲
近日,關于“男子跟團免費游,結果被強制購房,不買房不讓睡覺”的新聞登上熱搜。
據報道,今年10月初,湖南長沙58歲的姚先生跟團前往山東威海乳山旅游2天,姚先生稱此次旅行一切費用全免,只需預交800元,返程后這筆錢可全部退還。
到達乳山后姚先生才得知旅行團是房產公司組織的,幾乎沒有任何行程,被逼不讓出門,有專門的人員看守他們,甚至不讓睡覺。經不住房產公司工作人員的逼迫,他無奈定下了一套價格為41萬元的商品房,交付了123000余元的首付款。而姚先生的女兒說,這房買得不僅是迫不得已,而且明顯比市場價貴。
有媒體聯系該旅行團相關工作人員時,對方稱,這就是看房考察團,吃住都是高級酒店,既然來了就要支持工作,如果要退房要找開發商,簽了合同就要走法律程序。
低價團遭遇強制購物是常見的旅游亂象,被迫買房就比較罕見了,事實真如此嗎?
房企冒充旅游團逼游客買房?假的!
姚先生被強制買房的事件被報道后,網友紛紛表示房產公司這種做法涉嫌非法拘禁,也有網友表示懷疑,認為姚先生不想買房可以報警,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買房以后后悔了,想退房。
對于該事件,乳山市政府也專門成立聯合調查組連夜對涉事房產和當事人進行調查取證。據“乳山發布”官方公眾號10月26日報道,經調查,姚先生于10月6日在同學的陪同下,參加了金鼎房地產公司組織的看房團來乳山考察,并自愿購房。報道中所稱的限制自由、強制買房等情況均不屬實。
姚先生也對此發表書面聲明道歉,明確表示“本人為達到盡快退房、退款的目的,就購房過程與媒體進行了不正確表達,尤其是限制人身自由,不讓睡覺,強制買賣等現象其實是不存在的。本人對此事產生的不良影響,表示抱歉”。
盡管“強制買房”被證實是烏龍事件,不過,乳山的購房旅游團早已成為話題是不爭的事實。早在十幾年前,乳山海景房就已經吸引了全國各地的游客和“看房團”。
乳山房價十年未漲,投資者血虧
乳山是一座以海景房聞名全國的山東小城,因其優美的海岸線被譽為“天下第一灘”“中國最美海岸線”,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度假區。
2007年~2010年是乳山房地產發展的巔峰,一棟棟海景房拔地而起。據不完全統計,在銀灘縱深3公里、綿延20多公里的海岸線上密密麻麻建造了200多個小區,每個小區少則有近十棟房子,多則近百棟房子,幾乎一個小區就是一個開發商。
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和“看房團”紛紛涌向威海,“低廉價格就能享受海景房”、“給您度假式生活”類似充滿誘惑的廣告詞滿天飛,全國各地的游客被帶到了乳山海景房集中分布的銀灘旅游度假區。
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看房團”前來下單,是銀灘新房銷售的有效辦法。乳山海景房主打養老概念,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進行撒網式宣傳。海景房銷售團隊在當地組織看房團,用免費旅游為噱頭,用大巴車一輛一輛地把潛在購房者拉到海景房的售樓處。
來自天南地北的客源,在過分相信中介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在銀灘購買了一套套比周遭二手房貴上一倍不止的新房,新房一般以1萬元/平方米左右的價格成交,而當地二手房價格只有新房價格的一半左右,有買房者說,“剛買完就后悔了。跟著大巴車免費看房、游玩,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很緊張,根本沒時間接觸當地人,沒機會了解當地的二手房價格。”
據媒體報道,當地從業多年的中介稱,樓層高一些的房子,價格甚至還不如10年前。一套頂層閣樓的交易單價,可以低至1800元/平方米。
有乳山中介稱,“外地人”買海景房的目的一是為了投資,二是為了養老。買房者多數是投資者,真正能夠居住在這里的人比較少。整片海景房夏天入住率大約50%,冬天的入住率大概只有10%。大量的投資性購買海景房,最終導致海景房一到冬季就變成“空城”。
有乳山的房產中介表示,“今年以來房價明顯下跌,生意很不好做。賣房的房主不少,疫情影響不知道啥時候過去。有些人生意不景氣,急著用錢想把房子賣了套現,但是來打聽想買房的人比往年少多了。”
猜你喜歡
碧桂園發布業績預警報告:利潤介于45億元至50億元
8月18日早間,碧桂園發布盈利預警公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核心凈利潤介乎約45億元至50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52億元介乎下滑約67.1%至70.39% ;千億市值房企辟謠8月底破產傳聞
8月16日晚間,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龍湖集團”)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近日,有人在社交平臺惡意散布“龍湖將于8月底破產”等謠言,對我司的聲譽造成了嚴重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