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獲墨西哥億元訂單,康希諾股價漲超15%,16款疫苗在手卻巨虧多年
連續虧損多年的康希諾生物或將借助新冠疫苗迎來轉機。
10月15日,康希諾生物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已與墨西哥簽署框架協議,將于2020年底至2021年向墨西哥提供3500萬劑新冠疫苗。
此外,墨西哥政府還與阿斯利康(AstraZeneca PLC)、輝瑞(Pfizer Inc.)及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簽署采購協議,總計可為1.16億人提供免疫接種。
據了解,墨西哥所采購的這三種疫苗的最終成本約為17億美元。墨西哥財政部長埃雷拉表示,該國已經預先支付了1.59億美元,并將在今年年底之前將預付款增加至3.21億美元。
除墨西哥外,康希諾還獲得了俄羅斯和巴基斯坦衛生部臨床試驗批準,并分別在當地開展國際三期臨床試驗。與此同時,康希諾的研發團隊還計劃在與西亞、拉美等地區的多個國家積極溝通,努力推動開展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
對于康希諾頻獲海外臨床試驗許可,其董事長宇學峰表示:“我們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僅在一、二期臨床數據中得到了驗證,還獲得了多個國家衛生部門的積極評價。我們會繼續推進該疫苗的大規模有效性研究,保障疫苗產能,讓新冠疫苗更加可及。”
受獲墨西哥大訂單的消息影響,10月15日,康希諾A股股價大幅上漲,截至收盤,康希諾報收370.01元,上漲8.83%。10月16日開盤,康希諾A股股價繼續上漲6.92%至395.62元,超過上市首日股價,總市值978.96億元。
走在虧損路上的康希諾
作為國內首支“A+H”疫苗股,康希諾從2019年開始相繼在港交所和上海科創板上市。其在A股的發行價為209.71元,是A股史上發行價第二高的股票,僅次于石頭科技。不僅如此,康希諾上市首日股價報收393.11元,較發行價上漲87.45%,市值高達972.75億元。
不過可惜的是,“出道即巔峰”,在10月16日之前,康希諾的最高股價一度停留在上市首日。自8月13日上市之后,其股價一路低走,于8月31日達到最低點,僅為255.58元。隨后緩慢爬升,直到10月16日才重現“當日輝煌”。
股價背后反映的是投資者對其業績的擔憂。康希諾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狀況并不理想,還陷入巨額虧損。
據其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康希諾凈虧損1.02億元,同比增長46.65%,主要是因為企業持續進行疫苗的研發工作和臨床試驗,研發支出較高。據統計,上半年康希諾研發投入同比增長87.6%至1.08億元。
除了研發支出,康希諾的銷售開支增長幅度更高。今年上半年康希諾的銷售開支同比增長167.1%,其給出的理由是上半年公司開始了MCV(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在研疫苗的商業化準備,而商業化準備和轉型是康希諾目前一項非常必要的投入。
據媒體報道,康希諾成立十一年來,仍未有產品商業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其重研發輕商業,商業化人員明顯不足。據統計,截至2019年6月30日,康希諾共有員工369名,其中研發人員占了90%,商業化人員只占了2%。
也正因產品不能商業化,導致了康希諾常年處于虧損的狀況。粗略計算,目前其已累計虧損4.7億元。
其研發支出也主要依靠股權融資。雖然上市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它的研發支出問題,但并不能完全彌補它的虧損。
康希諾表示,隨著現有研發項目陸續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公司在研發人員薪酬、耗用物料、儀器設備、檢驗測試等方面將進行持續性的投入,預期未來仍存在累積未彌補虧損并將持續虧損。
實際上,康希諾此前也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并且一年多于一年。據其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至2019年,康希諾分別實現營收18.72萬元、281.19萬元、228.34萬元。康希諾表示,公司尚未實現產品商業化銷售,營業收入具有偶發性。此外,由于尚未規模銷售,三年內康希諾生物分別錄得虧損6444.91萬元、1.38億元和1.57億元。
不過盡管接連虧損,但在研發上卻不能省。康希諾2019年投入了1.52億元做研發,并表示在2020年至2022年內將繼續投入9億元至12億元用于研發。但康希諾生物也坦言,研發投入將使得經營虧損持續增加。
過去虧損、現在虧損、預計仍將持續虧損,由此可見,康希諾的未來的路還很難走。
新冠疫苗“攻關戰”
雖然連年虧損,但其在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卻仍使股市對其保持信心,哪怕股價最低點仍大幅高于發行價。
特別是目前“支撐”康希諾股價的新冠病毒疫苗,攻關戰也已到達尾聲。
目前全球約有40種新冠病毒疫苗已處于臨床試驗中,其中已有10種進入三期臨床試驗,預計最早于今年12月到明年初將有疫苗公布數據。10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中,中國占據4個席位,包括3個滅活疫苗和1個腺病毒載體疫苗,涉及公司分別為國藥集團旗下中國生物、科興生物和康希諾。其中,中國生物擁有2個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的滅活疫苗。
此外,包括這四款在研疫苗在內,中國共有11款已進入臨床研究階段,其他重組蛋白疫苗、mRNA疫苗和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也正在抓緊開展一期或二期臨床試驗。從數量和速度上看,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無疑走在世界前列。
剛剛過去的9月,英國阿斯利康宣布暫停三期臨床試驗,隨后美國強生在10月宣布暫停旗下楊森制藥公司研發的一款新冠候選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二者暫停的原因,均為一名受試者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
巧合的是,阿斯利康與強生被暫停臨床試驗的新冠候選疫苗均為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這兩次事件也引發業內對新冠疫苗研發在腺病毒載體技術路線的擔憂。值得一提的是,康希諾參與研發的新冠疫苗也屬于此路線,不過至今未出現類似志愿者不良反應事件。
對此,華夏時報援引疫苗專家陶黎納表示,強生的疫苗使用腺病毒載體技術,和阿斯利康的疫苗、康希諾的疫苗是同樣的技術,只是在具體細節上有些差異。這些志愿者出現健康問題或許只是巧合,沒證據表明是疫苗不良反應。疫苗臨床試驗過程中,出現奇奇怪怪的健康問題并不奇怪。
康希諾在研的新冠疫苗是與軍科院陳薇院士團隊聯合研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Ad5-nCoV)。早在7月21日,康希諾發布公告稱,已在《柳葉刀》雜志發表關于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論文,論文結果顯示,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Ad5-nCoV(腺病毒載體)在每劑5×10^10病毒顆粒數的劑量下是安全的,單針免疫后,絕大多數受試者體內激發了顯著的免疫反應。
對于虧損多年的康希諾而言,來自墨西哥等地的新冠疫苗訂單,將有效改善其業績。
猜你喜歡
康希諾開盤逼近漲停!重組新冠疫苗列入緊急使用清單
5月19日,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布信息,正式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載體)列入其緊急使用清單。康希諾生物漲近7%:新冠mRNA疫苗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21年營收大增171倍
康希諾生物漲近7%,新冠mRNA疫苗獲藥物臨床試驗批件,2021年營收大增17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