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國涉足投資,年增500家新店
在星巴克中國與風險投資機構紅杉中國宣布達成合作五個月后,一家由雙方參與成立的投資公司浮出水面。
天眼查App顯示,星苒(上海)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于9月8日在上海成立,經營范圍為“一般項目:創業投資;投資管理”。股權穿透后,星苒投資的股東包括上海星巴克咖啡經營有限公司和深圳紅杉安泰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后者疑為星苒投資的執行事務合伙人。
這并非星巴克和風投機構的首次合作。2019年,星巴克曾作為基石投資人和美國著名投資機構Valor Equity Partners(簡稱“VEP”)共同成立Valor Siren Ventures投資基金(簡稱“VSV”),用于投資食品零售行業的創業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VSV投資了不少植基食品公司,包括生產植基奶和植基黃油的公司,此外還投資了人造肉公司ARTEMYS FOODS。星巴克也在今年4月推出了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和以植物燕麥奶為基底的飲品,以豐富產品品類。
兩相對比,星巴克中國與紅杉的合作或更側重于零售業務的數字化層面。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靜瑛曾表示,“通過此次合作希望助力星巴克中國數字化創新的全面提速”。
根據星巴克中國的官方聲明,雙方的另一個合作方向或是戰略投資。不過,星巴克中國并未就此明確說明,兩方對星苒投資的出資情況也暫無更多公開信息。此次合作是否對標星巴克對VSV基金的1億美元基石投資尚未可知。
雙方的合作剛剛起步,但加碼數字化、提升零售業務運營效率對星巴克中國來說無疑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2020財年星巴克中國市場同店銷售額預計同比下滑超過15%的情況下。這一布局能阻止這家咖啡巨頭在華營收下滑嗎?
年增500家新店
疫情讓這家咖啡巨頭遭受重創。
星巴克最新財報顯示,2020財年第三財季內(3月30日至6月28日),星巴克錄得營收42.2億美元,凈虧損6.78億美元,全球市場同店銷售額同比減少40%。星巴克還預估,2020財年全球市場同店銷售額同比減少17%。
分地區來看,由于星巴克大本營——美國的疫情較為嚴重,第三財季內星巴克美國市場營收同比下滑近40%;在國際市場中,中國地區錄得營收6.24億美元。因門店較早恢復營業,中國市場營收下滑幅度明顯小于其他地區,但仍有約15%的下滑。
同店銷售額方面,星巴克中國市場第三財季同比減少19%(僅包括開業13個月及以上的公司運營店,不包括特許店鋪)。需要注意的是,星巴克在談及同店銷售額時補充稱,在計算該指標時,還納入了4%的暫時性增值稅減免費用(A 4% benefit)。如果排除稅收減免部分,星巴克的銷售情況承壓更多。
盡管銷售額縮水,星巴克在中國市場仍采取擴張戰略。據星巴克在財報中披露,2020財年內,其計劃在中國凈增設500家新店鋪。
財報顯示,截至2019財年末,星巴克中國區有公司運營店有4123家;截至今年6月28日,這一數字增為4447家,較上一財年末增加了324家。據此粗略估算,如要完成500家新店的目標,星巴克中國需在第四財季(即今年7月至9月)開設超過150家店,這并不是個小數字。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已不是簡單擴張店鋪數就能吃下市場的年代。隨著國內飲品市場趨于細分,新茶飲大舉占領市場份額,曾靠“第三空間”策略打天下的咖啡品牌也在面臨轉型壓力。
加速數字化轉型
通過店內設計營造“第三空間”曾是星巴克的殺手锏。華創證券研報分析稱,“第三空間”定位刺激消費需求,休閑消費品屬性提升購買意愿。
數據顯示,2009年大陸地區咖啡消費堂食比例為76%,表明消費需求很大部分來源于“第三空間”需求。星巴克咖啡的休閑屬性加成提升了產品的議價能力和顧客購買意愿。
實際上,從開店數量和飲用率來看,星巴克確實是國內咖啡市場的頭名。截至今年6月28日,星巴克中國有超過4400家公司運營店,還有烘焙工坊等帶有體驗性質、展示性質的店鋪。DATA100的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在國內現磨咖啡市場,星巴克的品牌認知率和飲用率排名第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咖啡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巨頭的星巴克面臨的挑戰也日益嚴峻。
比如加拿大咖啡連鎖品牌Tim Hortons,借助騰訊的數億元投資,正在進一步擴大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數字化升級,同時加速門店擴張。Tims中國區CEO盧永臣此前透露,今年Tim 計劃在中國新開100家門店,未來10年將擴張至1500家。這一野心目標無疑是在向星巴克發起挑戰。
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品牌涉足即飲咖啡,以及像膠囊咖啡、三頓半等精品預包裝咖啡的興起,中國市場的咖啡消費也越來越多元化。此外,包括瑞幸、連咖啡、百勝中國力推的 coffii&joy 和 Lavazza等品牌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星巴克的市場份額。
在轉型數字化上,星巴克的腳步也略顯遲緩。以移動支付為例,直至2017年,星巴克中國市場門店才全部接入微信支付、支付寶兩大品牌。
此外,囿于“第三空間”休閑屬性的定位,2019年以前,星巴克仍延續傳統咖啡消費堂食的模式,而包括瑞幸、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已開始推廣線上下單,星巴克在取餐和配送的轉型上慢了半拍。
如今,星巴克希望通過“啡快”店來應對。星巴克“啡快”店主打“在線點,到店取”,目前和餓了么“快速自取”合作。今年5月,星巴克也上線了微信小程序。據了解,“啡快”店未來希望打入下沉市場,在二線城市開設更多門店。
不過,下沉市場消費者能否接受星巴克產品價格仍是未知數。根據星巴克最新財報,第三財季中國市場門店客單價增加了10%,盡管這一增長幅度或一定程度上和門店消費回暖有關,但對于下沉市場來說或不夠友好。
猜你喜歡
穹徹智能獲Pre-A++輪融資,又是一輪資本“團購”
推動其在零售履約、家庭服務、食品加工等場景中的商業化應用探索。星巴克新CEO宣布上任100天計劃:回歸初心,重新明確社區咖啡館定位
對于中國市場,Brian 表示需要了解實現增長的潛在途徑,并在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Swiss-Mile完成2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貝索斯旗下基金、紅杉中國領投
其他投資方包括亞馬遜產業創新基金(Amaz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Fund)和 Armada Investment,老股東線性資本繼續加碼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