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時代的新物聯,明日東風
今年5月7日,工信部辦公廳正式發布了《關于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這是工信部今年首個關于物聯網的正式文件,代表了國家對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和戰略規劃,是國家提出“新基建”戰略規劃后物聯網產業迎來的重大發展機遇。
“新基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方面,而信息基礎設施是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物聯網產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究其原因,是因為“新基建”作為賦能科技端的基礎設施架構,可以為各產業鏈打開新的效率提升空間,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推進各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而這些也與物聯網產業升級不謀而合。
物聯網的發展從誕生起就是順應時代發展需要,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工業數據是相關產品中的關鍵資產和生產資料,而在追求高效率的產業互聯網時代,以大數據為核心,沿著數據的收集、傳輸、分析、存儲和處理是物聯網技術為產業帶來效率提升的關鍵。
許多產業正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業升級,讓產業釋放出了新的生產力,提高效率和價值。這也是眾多科技企業對物聯網技術趨之若鶩的原因所在。
騰訊用騰訊云作為鏈接IoT領域的“云管邊端”整個體系,將自己定位為“全鏈路物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者”。
而小米則以手機為核心的全生態的米家智能家居完成了物聯網布局,通過產品的高用戶體驗,占據了流量入口,孵化生態鏈企業以產品線規模優勢為切入點構建其IoT平臺。
人工智能企業曠視科技則提出「1+3戰略」,深入部署城市物聯網、個人物聯網、供應鏈物聯網三大行業級方案,曠視已經從最初的人臉識別算法供應商轉身為物聯網方案供應商,成為構建連結及賦能百億物聯網設備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供應商。
在一些更加具體的細分領域更是如此,一家以物聯網技術深耕物流產業十年的科技公司G7,在不久前的CEO翟學魂公開信中總結了十年來的發展歷程:“依托物聯網技術,提升了物流的效率和安全。”
物流是物聯網技術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物聯網技術是實現智慧物流的基礎,物聯網為物流產業帶來的升級不僅僅是效率和安全,物聯網技術將其優勢擴展到整個物流價值鏈,包括倉儲業務、貨運和乃至最后一公里配送,通過物聯網,物流可以開始以用更高效的方式解決傳統物流產業運營困難和業務問題。
G7作為一家從事物流物聯網技術的科技公司,他們經歷了物聯網為產業服務的孕育過程,以物流產業為核心,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設施,升級了物流產業全鏈條,從而為整個產業鏈帶來結構性成本優化和效率提升。
G7改變了物流產業過去“按使用付費”模式,將其升級到“按結果付費”,他們用物聯網技術創造了安全管家、網絡貨運及智能裝備三大核心業務。這種技術與價值結果直接閉環的服務方式,極大提升了G7方案、數據及算法的迭代速度,也大幅度提升了G7的客戶價值。
G7網絡貨運通過物流全鏈條場景的可視化以及結算線上化可以幫助企業實現供應鏈能力優化和降本增效。
G7安全管家業務則是基于AIoT、算法和大數據等物聯網技術針對司機危險駕駛行為進行實時干預和長期運營,并通過與保險公司打通,實現通過技術降低事故率及保費的完整閉環。
G7數字貨艙,作為全球首款智能掛車,是物聯網技術數字化和智能化重型物流裝備的代表作。
過去十年G7的發展就是物聯網技術賦能物流產業的真實寫照,他們從2010年GPS盒子為車隊提供位置服務入局,讓車隊管理者能一手掌控旗下車輛位置。而后在六年后又升級了更全面的車隊安全管理服務,在2018年推出全球第一輛智能裝備—數字貨艙,完成了重型物流裝備數字化和智能化的改造。
G7用自己對物聯網技術的執著逐步改變著物流產業的發展,而G7自己也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而成長,成為了全世界連接卡車數量最多、覆蓋物流要素最全的產業物聯網技術平臺,在物流物聯網這個細分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事實上在工業革命后,世界經濟發展皆是由技術和商業相互影響,技術以底層推動者的角色改變著商業發展,而商業發展則又回饋技術進步。
過去十年移動互聯網改變了消費習慣和物流效率,朝發夕至的快遞讓人們享受到了傳統產業被數字化提高效率的紅利,互聯網行業將長期積累的一些通用技術能力,如云服務、掃碼、人臉支付等產品化輸出給各個產業,帶來業務創新和效率提升。
隨著新基建時代到來,數字化、智能化的改造將更深層次的影響B端產業鏈,將產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全鏈條虛擬化,將產業打造升級為一個新產品。以物聯網技術科技賦能,創新加速將成為未來物流發展的主旋律,自動駕駛、數字化管理等技術的發展對物流基礎設施智能化的要求越來越高,推動傳統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改造將成為發展重點。
《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也曾提出以127個城市作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現代化物流運行體系。作為政府穩增長穩投資的重點領域,智慧型物流園區、物流物聯網絡、農村物流、冷鏈物流等新型物流基礎設施的投資規模將進一步加大。
物聯網的未來發展使我們有機會實現萬物聯通,收集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將交易和業務數字化融合,正如G7公開信中所表示,“未來五年,產業升級的主旋律就是物聯網與交易及交付的深度集成”。
在未來,物聯網技術發展能讓供應鏈與物聯網深度集成,實現完全的物流數據化,從結算到資金周轉皆以網絡數字完成,資金周轉效率從按月計變成按小時計,優化資金周轉效率的同時更將帶動企業運營全面提速。
不僅結算,物聯網還將改造物流生產工具,車輛、箱體、托盤等都將逐漸轉化為擁有聯網、計算、學習能力的智能裝備,直接與企業的運營管理系統連接在一起,提高物流產業的運營效率。
當完成結算和工具的物聯網升級后,大量物聯網數據將會讓物流安全得到進一步升級,把運輸安全的決定性因素從司機轉移到AI上,每年數萬人的龐大傷亡數字將降低一個數量級。
當更多如G7的物聯網技術公司投身于物流行業,傳統物流行業鏈條長、環節多的行業特性導致的協同難、追溯難、征信難等痛點將不再是困難。如今,這些痛點在更加傳統的生產資料端物流運輸上仍尤為顯著,隨著物聯網技術與物流行業的深度融合,以及被更廣泛的接受和信賴,“未來3-5年,生產資料端的物流運輸將發生和快遞快運行業一樣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翟學魂這樣預言道。
新基建東風已起,新物聯時代將來臨,產業革新并不會自然而然的發生,中國需要更多像G7這樣突破極限、跨越最難障礙走出第一步的人。
猜你喜歡
灰熊稱其股價存在50%下行空間,老板身家427億,中通快遞回應做空!
面對來勢洶洶的做空機構灰熊,3月3日午間,中通快遞發布公告表態,報告并無依據,不僅包含許多錯誤、無根據的推測和誤導性結論,亦缺乏對中通快遞業務模式及財務報告結構的基本了解,以及對公開文件的全面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