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熬出頭了?連虧12年燒光100億,如今打敗三通一達估值2000億
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的阿布洛哈村,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建制村。8月5日,當地村民且沙次爾收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單快遞,這也標志著中國深度貧困村加入到了網購世界。
配送這單快遞的,不再是網點遍布各地中國郵政,而是京東物流。后者是第一個進入阿布洛哈的物流公司,在此之前,它的24小時達配送服務已覆蓋90%的行政區縣。
京東CFO黃宣德介紹,2019年8月,京東物流跨過了盈虧平衡點,第三季度盈利60億;到2020年Q1,京東物流外部收入占比超過40%,每單遞送成本降到了歷史最低。
而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民營物流企業50強》顯示,京東物流營收超過“三通一達”,僅次于順豐物流,排名第二。
一切數據都在表明,京東物流的經營步入正軌。為了達到這一境遇,劉強東在這個項目上連虧12年,燒光了100億。
從立項被高層質疑、中途被剝離主體轉移虧損,到被評為“扶不起的阿斗”,京東物流在外界鄙夷的目光中掙扎前行。而今,它穩坐行業TOP3,還被傳下半年即將上市,估值或不低于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84億元)……
京東物流終于熬出頭了。
京東物流用生命穿越怒江的滑索送貨郎,圖/網易新聞
力排眾議
劉強東10億美元自建物流
2007年,京東融資不到2000萬美元。但當時,劉強東在董事會上提出了一個天方夜譚般的建議,花10億美元自建物流。
他的邏輯很清楚,淘寶名聲大噪,掀起了電商購物熱,京東要做大就必須贏得更多用戶。
而京東當年收到的投訴里,超過50%是到貨慢、貨物損壞。另外,市面上沒有一家第三方快遞能做好代收款業務,但當時人們對電商的信任感還不強,貨到付款才是主流。
這個決定引起了很大爭議,董事們認為京東拿這些錢打好品類戰役要比做物流見效更快。據稱,就連馬云也不看好京東的“自建物流”。
關鍵時刻,今日資本徐新站了出來。她告訴劉強東,“別的事都可放權,但對用戶的感受一定要堅持”。在此1年前,徐新投給了劉強東1000萬美元。
力排眾議,京東開始砸錢自建物流,可這個工程遠不是10億美元能做下來的。
到2008年,京東的錢就快花完了。正值金融危機,不知名的京東融資困難,這曾讓劉強東一夜白頭。當時,他找到一位老同事商量,如果2008年底還不能把B輪融資敲定,京東賬面資金只夠還完供應商的錢,再給員工發N+3的補償。
是的,劉強東打算放棄了。
好在這年末,今日資本追投800萬美元,并引來雄牛資本1200萬美元,以及梁伯韜以個人名義投資的100萬美元。2009年1月1日,京東B輪融資的消息傳來,京東物流的燒錢歷程得以繼續。
拿到B輪融資后,劉強東通過獵頭找來曾在順豐快遞的張立民擔任物流負責人。他向張立民提出一個“211限時達”的設想,即上午11時前提交現貨訂單當日送達;夜里11時前提交的現貨訂單第二天上午送達。
據稱,張立民只有1個月的時間做準備和調研,中間還隔了一個春節。在華東地區,這個任務的下達實際只用了8天。
“211限時達”的推出,讓京東物流一度成為當時最快的配送團隊。這一年,京東商城市場份額超過3%,一舉成為僅次于淘寶的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
京東推出211限時達服務,截圖自JD.com
而在2009-2014年間,劉強東幾乎在每一次公開場合上表示,融資70%將用于物流體系建設。據可參考的財報顯示,這5年,京東在物流上的投入是1.44億元、4.77億元、15.15億元、30.61億元、41億元。
到2015年,京東自營商品當日達和次日達訂單占比已超過85%,“211限時達”配送覆蓋的區縣達1044個。
為此,京東當年物流設施投入高達62.3億元,較年初增長159%;倉儲物流費用高達139.2億元,同比增長72.5%。
12年燒光100億,再虧就倒閉了
2016年,整個京東打破了多年的虧損魔咒,終于實現了10億盈利。但資本市場并不認可,“首個盈利財年”的第二個交易日,京東股價下降近2個百分點。
原來,京東提交給SEC的英文財報原文中顯示,2016年Q4公司凈虧損為16.7億元,全年凈虧損為34.7億元。中文版本的盈利,不過是Non-GAAP準則下。
這一年,京東在全國運營256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560萬平方米。京東運營的配送站和自提點達到6906個。當年“雙11”,京東在1小時內便完成了全國35個大中城市大件物流的首單配送。
10年磨一劍,京東終于擁有了中國最大的電商物流基礎設施和網絡。
只是虧損依舊,京東物流在為京東貢獻營收的同時,也在拉低母公司的利潤。2016年末,劉強東便提出,將京東物流剝離上市主體。
2017年4月,京東物流業務就宣布獨立。官方解釋“冠冕堂皇”:將已獲得認可的物流能力開放給社會,以規模效應追求盈利。
但獨立后的京東物流花錢依舊如流水。2017年10月9日京東官方宣布,歷時三年的亞洲一號倉庫已建成。
在這個無人倉里,智能控制系統能在0.2秒內計算出300多個機器人運行的680億條可行路徑,并做出最佳選擇。數據顯示,上海無人倉每日包裹量達20萬個,實現無人化后,效率是傳統倉庫的10倍。
但這些漂亮的數據背后,是前三季度虧損4.39億。
好在,2018年2月,京東物流獲中國物流行業最大單筆融資約26億美元,高瓴、紅杉、騰訊、招商局、中國人壽等10家頂級投資機構入局,投后估值約134億美金。
這年,布局依舊是京東物流的主題,推出供應鏈、快遞、冷鏈、速運、跨境、云倉六大產品體系,發力面向社會的第三方個人寄遞業務,京東物流拿著26億美元“蒙眼狂奔”
這一年,京東物流已擁有550個大型倉庫、總面積約1190萬平方米、投入15座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亞洲一號”,完成了對全國區縣的覆蓋。此外,京東物流倉配一體服務訂單中約90%實現了當日達和次日達。
京東無人倉內的機器人繁忙運轉,圖/網絡
但根據劉強東的內部信表示,京東物流再虧就要倒閉了。2018年,公司全年虧損超過23億元,扣除內部結算,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
如果這么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
另一邊,京東的老對手阿里通過加碼新零售、菜鳥物流見笑甚快。根據2018財年財報顯示,天貓在用戶量未明顯增長的情況下GMV大漲45%。
京東物流已經到了不得不做出改變的時候。
向快遞員福利要利潤?
對于連續虧損,劉強東將核心原因歸咎于外部單量太少,內部成本太高。
他認為,擺在京東物流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要么增加攬收單量和公司外部收入,要么將內部成本(含五險一金和福利待遇)降低到和市場上其他快遞公司一樣的水平。
這兩者在同步進行。
早在獨立運營之后,京東就終止了于天天快遞、百世快遞的合作業務,將POP業務給了京東物流。此外,京東物流更是接入了網易嚴選,甚至于奔馳達成合作協議。
2018年10月,京東物流集團CEO王振輝表示,京東物流服務客戶超過20萬,外部收入增長近8倍,占總體收入近40%,其中企業級客戶貢獻的收入占主流。
此外,王振輝還宣布正式開啟個人快遞業務,提供上門攬件服務,計劃先期覆蓋北上廣,2019年擴展至30個至50個重點城市,之后推向全國。
外部單量的擴大之際,京東物流的內部成本也開始縮減。
2018年,京東基層配送員達到18萬人,為他們繳納的五險一金、商業保險的總額比市面上主流四五家民營快遞公司的總和還要多,平均為每一個配送員的繳納額是其他民營物流公司配送員的3-6倍。
劉強東在內部信中表示,公司過春節期間還為值班兄弟發放每人3000元的探親補貼;有的老家房屋因各種天災人禍毀壞,公司會給大額補助;五年以上的員工,自己甚至包括父母孩子得了大病,公司還全額報銷所有醫藥費……
這些福利每年都要花掉數億元。
此外,京東為快遞員繳存的公積金比例達到12%。而據億歐物流報道,同行的順豐、申通、韻達等主流快遞公司,在北京地區都未曾向底層快遞人員繳納五險一金。
為此,京東物流對配送員的薪酬結構進行了調整,下降5%的公積金繳存比例,取消底薪機制。一時間,號稱是配送員兄弟的東哥,開始被外界以“是兄弟,就來砍我”來自嘲。
烈日下的京東快遞小哥,圖/武漢晚報
當時,有京東物流基層人員表示,公司內部已經一片混亂。要知道,就在此兩個月前,京東物流CLO隆雨、CTO張晨和執行副總裁兼CPO藍燁離職,并且末尾淘汰了10%的副總裁級別高管。
效果是明顯的。
2019年8月13日,京東集團Q2財報電話會上對外透露,京東物流目前實現盈虧平衡。
根據京東集團的Q2財報顯示,集團以開放物流業務為代表的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98%。這一增速高于集團總收入增速,京東物流對京東集團增長貢獻作用明顯。
其中物流履約費用創下新地。2016-2018年,京東的履約成本分別為186億元、259億元、320億元,在收入中占比分別為7%、7.1%、6.9%。到2019年Q1,這一數字下降至6.7%,2019年Q2更是降至為6.1%。
京東物流迎來坦途。
在底層供應鏈挖效率
復盤京東物流這些年,其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2007-2016年,京東自營,長期投入連續虧損;2017-2018年,獨立運營向社會化開放,提升外部單量減少內部成本。
而2018年10月,京東發布全球化戰略,共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開始釋放12年來的基礎設施蓄能,向底層供應鏈要效率。
GSSC涉及的供應鏈問題太過復雜,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但供應鏈上問題的焦點很明顯,那便是庫存。
京東物流2018年的GSSC發布會,圖/網絡
在諸多運營指標中,很難找出一個比庫存周轉率更好的指標來反映供應鏈的運作水平。
可以說,京東物流解決了庫存難題,就相當于完成了大部分GSSC目標。西斯國際執行總監劉寶紅在《供應鏈管理》中提到,庫存分為3類:周轉庫存、安全庫存、多余庫存。
要想在行業底層提升供應鏈效率,京東必須在這3類庫存上下功夫。
多余庫存無法直接減少。處理多余庫存的平臺,10年前是淘寶、唯品會,現在被認為是拼多多。而從根本上降低多余庫存,還需優化行為組織,降低周轉庫存、精確安全庫存。
徐福記全新品牌“呈味空間”,主打保質期不過10天的現烤手工鳳梨酥等短保食品。一般而言,其產品流轉過程會經過工廠-倉庫-消費者的環節,由工廠大批量制作,再分配到全國不同的倉庫等待下一步流轉。
但這種模式的產品周轉周期較長,市場端的信息難以直達工廠,并不適合手工類短保產品。借助京東物流龐大的覆蓋網絡與倉配一體模式等,徐福記省去了中間倉庫的周轉,將商品搬運次數降到了1次。
用戶只要于當天17:00前在京東下單,呈味空間就會開始制作并打包,京東物流在1~2天內送貨上門。
實際上,京東物流是在銷售端縮短在途庫存周轉周期,從而解決周轉庫存。電商行業知名分析師李成東曾提到,京東商品SKU超過500萬,庫存周轉天數卻僅為30天,這應當是京東物流縮短周轉周期的結果。
在解決周轉庫存之前,其實安全庫存是電商平臺最先在解決的。
每年“雙11”,消費者需求的瞬間爆發都會給企業供應鏈帶來壓力:備貨不足便痛失了市場機遇;備貨過多,則勢必會占用大量的短期資金,甚至直接轉化成滯銷庫存。
相比之下,雀巢要從容得多。據介紹,它與京東進行了數據共享,包括商品基礎信息和銷售數據。當雙方供應鏈團隊進行歷史銷售數據清理后,剔除季節及活動的影響,能預測未來至少3個月的滾動基線。
這時,當銷售團隊給出未來12周促銷計劃后,他們可計算出了各類活動產生的銷售增量。將此與基線預測合并后,銷售總量便能預測出來。
獲取銷量預測后,京東開始抓取雀巢SKU所設置的補貨參數,包括備貨周期、安全庫存、供應商送貨時長、采購頻率、箱規等,為雀巢提供了未來1~3個月內的補貨計劃。雀巢則依此計劃生產能力,進行原料補給、生產安排、做商品備貨計劃,以及后續運輸到京東倉庫入庫售賣。
當年“6·18”期間,雀巢訂單滿足率就從60%提高到了87%,產品有貨率也從73%提高到了95%。
這些年,京東物流已和200多家企業合作,為20多萬商家提供了類似服務。但要最終建成GSSC,京東物流的路還很漫長。王振輝說,要花5-10年。
但在這期間,京東物流還面對著菜鳥物流、多家實現盈利的上市物流企業,以及市場周期波動。如何在這樣的市場中平衡成本、效率和體驗,是京東物流最大的挑戰。N
猜你喜歡
京東物流:擺脫京東依賴,價值有望迎來重估
隨著規模效應的提升以及與德邦物流之間協同效應的進一步釋放,京東物流的盈利能力有望繼續提升,公司投資價值也有望迎來重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