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赴美上市,阿里總算沒缺席
蔚來和理想之后,小鵬汽車也開啟了赴美上市之路。
8月8日凌晨2點,小鵬汽車正式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文件,擬于紐交所上市,計劃融資1億美元。招股書顯示,創始人何小鵬為小鵬汽車最大股東,淘寶中國為第二大股東。
至此,由阿里、騰訊、美團站臺的中國造車新勢力即將正式在美股集結。一場由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汽車親自下場參戰,ATM坐在主席臺觀戰的造車新勢力“三國殺”或將上演。
除小鵬+阿里、蔚來+騰訊、理想+美團這三大勢力之外,威馬汽車、哪吒汽車也正在謀求上市。持續幾年的中國“造車新勢力”亂戰舊時代或將遠去,有產業資本站在背后撐腰的市場競爭新時代即將到來。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分析,目前中國的車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兩輪。3家央企是一汽、東風(二汽)、長安,3家地方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傳統)民企是吉利、長城、比亞迪。最后的3家,便是“造車新勢力”:小鵬、理想、蔚來。
全新的資本注入,催化了全新的競爭格局。這三家造車新勢力,在進入2020年之后,一夜逢春。
先是蔚來中國落戶合肥,獲得安徽六家銀行百億授信。蔚來汽車年內銷量齊創新高,股價漲了234%——一度逼近特斯拉247%的股價漲勢。
緊接著理想汽車登陸納斯達克,一周內股價連漲近50%,最新市值141億美元,緊隨蔚來汽車159億美元市值之后。
小鵬汽車則火速在一個月內完成兩輪融資,總額累計超14億,最后一筆融資官宣5天后就火速赴美遞交招股書。
這不僅是三家“造車新勢力”的競速,他們背后其實還在進行著一場互聯網大公司的角逐。
簡單來看,目前已經形成了“蔚來+騰訊、理想+美團、小鵬+阿里”三大勢力格局。在小鵬汽車也到美股上市后,這個全新的造車新勢力“三國殺”將如何繼續演繹?
1、阿里系基因濃重,UC系元老掌權
目前看來,幾家造車新勢力背后均站著一個互聯網巨頭,比如蔚來背后的騰訊,理想汽車背后的美團,而小鵬汽車背后則是阿里。
根據小鵬汽車提交的招股書顯示,目前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是最大股東,股權占比31.6%;阿里旗下的淘寶中國持股14.4%,是第二大股東。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早在2017年,阿里創投參與了小鵬汽車的A+輪投資,隨后加碼多輪投資,小鵬汽車最新一輪投資超過9億元的融資,便由阿里巴巴領投。
此外,股權穿透后,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總裁夏珩直接持股4.9%,副董事長兼總裁顧宏地持股2.8%,副總裁何濤股權占比1.6%,幾位高管的股權占比合計40.9%。
機構股東方面,IDG、GGV、晨興資本分別持股6.2%、3.8%和4.2%。但上述持股均不是最終股權結構,小鵬汽車發行上市后將稀釋上述股東所持股份。
進入2020年后,小鵬汽車的融資進程明顯加快,并且順利很多:7月20日,小鵬汽車宣布簽署C+輪融資協議,融資規模近5億美元,主要投資方為Aspex、Coatue、高瓴資本和紅杉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
兩周后,小鵬汽車又獲超3億美元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卡塔爾主權基金(QIA)等機構參投。
阿里為何重倉小鵬汽車?
C輪融資時,阿里給出的官方說法是:“智能電動汽車是未來數字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阿里巴巴期待通過對小鵬汽車的投資,用其沉淀的數字化能力,助力智能電動汽車行業發展升級。”
但實際上,小鵬汽車的阿里系基因非常重。
2004年,何小鵬與梁捷、俞永福共同創辦UC優視公司;2014年6月,UC優視以近40億美元被阿里并購,何小鵬和俞永福也隨著UC進入阿里。何小鵬先后擔任過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阿里游戲董事長、土豆總裁。
2017年,何小鵬從阿里巴巴離職,正式加入小鵬汽車,出任董事長一職。
跟何小鵬(今年42歲)相差只有2歲的俞永福也沒有缺席,他也出現在了小鵬汽車招股書上。在UC加入阿里后,俞永福成為了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影業董事長。
UC系的老將與小鵬汽車關系匪淺。2019年,前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副總裁、UC 優視科技高級副總裁王桐,也加入小鵬汽車,擔任副總裁一職。
除阿里系外,小鵬汽車管理層背后另一大力量來源于廣汽集團,一定程度上為其電動車制造提供技術支撐。
小鵬汽車創始人夏珩和何濤,均曾在廣汽集團任職,后者曾在廣汽集團負責新能源控制的開發,并參與了廣汽第一個NEV模型的開發。
小鵬汽車還有多位高管來自于知名整車企業。比如,財務總監呂學慶曾在宇通客車、福特中國、江鈴汽車等車企負責財務工作;動力總成副總裁劉明輝之前在一汽集團工作;制造副總裁平江,曾在蔚來汽車和廣汽集團擔任副總裁;而自動駕駛副總裁吳新宙,則來自高通的自動駕駛團隊。
盡管有阿里站臺,但小鵬汽車底子如何?
2、兩年半累虧59億元,研發占比高達90%
造車新勢力三巨頭雖然背后站在不同的資本,但李斌、李想、何小鵬私下里關系卻不錯。能讓這三位造車新勢力齊樂融融,本質上是因為他們三家不是真正的對手。
小鵬汽車招股書將乘用車市場按照價格分了5個檔:8萬以下的低價車;8萬-15萬的經濟型;15萬-30萬的中高端;30萬-50萬的高端車;50萬以上的豪車市場。
小鵬汽車切的市場是15萬-30萬的中高端。在招股書里,小鵬汽車認為中國中高端市場預計將從2019年的650萬輛增長到2025年的1080萬輛,并將成為中國乘用車市場最大的細分市場。
2014年成立于廣州的小鵬汽車,是中國首批智能汽車造車新勢力企業之一,目前已發售兩款車型:緊湊型SUV G3和轎跑P7。
2018年12月,小鵬G3正式上市;2020年5月,P7上市。
根據MIIT NEV Catalogue,P7一次充電可提供長達706公里(439英里)的NEDC續航里程,這是中國目前續航最長的電動車。
雖然定位于中高端市場,小鵬走的還是高性價比路線。
以G3為例,與比亞迪、奧迪等相比,從續航歷程、能耗指標來看,小鵬汽車的性價比非常高。
截至2020年7月底,小鵬G3累計交付量達18741輛;6月底才開始交付的小鵬P7交付量達1966輛。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已達20707輛。
其中,轎跑P7是小鵬新推出的車型,并在7月份銷量大增,單月賣出1641輛。招股書稱,該款車將成為接下來推動收入增長的主力車型之一。此外,小鵬還計劃于2021年推出第三款純電動轎車。
至于整體交付量,小鵬汽車尚處在中游水平:截至6月底,蔚來汽車累計交付量超4.6萬輛,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量超3萬輛,理想汽車交付量則剛過萬輛。
從業績情況來看,與剛上市的蔚來和理想一樣,小鵬汽車也在走上坡路。
從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8-2020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共實現營收971萬元、23億元、10億元,增速較快;虧損額分別為14億元、37億元和8億元,虧損總額達到59億元。這一虧損額遠小于蔚來,但高于理想汽車。
不過,從毛利來看,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虧損只有3612萬元,已經大幅降低并接近盈利。
銷售和研發是導致小鵬汽車持續虧損的兩大主要因素。在小鵬汽車3676名員工中,其研發和銷售人員占比分別為43%和31%。
自新車上市至今,小鵬汽車逐步加大銷售推廣力度。即使2018年營業收入不足千萬,小鵬汽車也花了3.2億在銷售上。2019年和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銷售費用占到總營收的比例為30%和51%。
研發是小鵬花費最多的版塊。2018年,小鵬汽車的研發費用就高達10.5億元,2019和2020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研發費用分別為20.7億元和6.3億元,分別占到總營收的90%和63%。
對比來看,以2019年為例,iFind數據顯示,蔚來整年的研發費用為44億,是小鵬汽車的兩倍;理想汽車則為12億。不過,2019年蔚來的研發費用只占到其營業收入的56%。
對此,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表示,電動汽車行業正在經歷快速的技術變革,需要大量研發投入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3.造車新勢力扭轉命門:從PPT到自建生產線
除了股權和財務等關鍵信息,小鵬汽車的招股書還披露了供應鏈相關信息。
一直以來,造車新勢力被詬病是PPT造車,空有營銷花架子,造車全靠代工廠。這一狀況,在造車三兄弟打開上市融資通路后,正在發生改變。
比如,小鵬汽車正在扭轉自己的“命門”。
與傳統汽車企業相比,制造能力是造車新勢力的短板,并且是制約前期產能的關鍵因素,也是未來成功的必備能力。
造車新勢力均選擇了從前期代工逐漸轉向自建的模式。比如蔚來前期由江淮代工,目前在建設合肥生產基地;理想汽車也在2018年年底購買了造車資質,開始自建生產首款車型理想ONE。
小鵬汽車也是如此。為節約資本開支,2017年3月,小鵬汽車與海馬汽車簽訂合同,合作生產G3。
其中,海馬汽車在鄭州提供了一家工廠生產G3,并負責工廠的日常運營;小鵬汽車負責對供應鏈和制造全過程進行監控。每個月,小鵬向海馬支付制造和技術服務費。
不僅是支持前期產能需要,造車新勢力與傳統企業合作,也是為下一步自建工廠提供技術支持。
早在2017年,小鵬汽車就與肇慶政府達成100億元投資落戶計劃,隨后一直沒有明確消息。直至今年3月,小鵬汽車收購廣東福迪汽車公司,獲得汽車生產資質,正式開啟了自建計劃。
小鵬汽車在招股書中稱,利用在海馬工廠獲得的制造專業知識和經驗,得以迅速擴大肇慶工廠的規模。相同的管理團隊監督肇慶工廠和海馬工廠,能夠無縫地將海馬工廠的經驗轉移到肇慶工廠。
目前,小鵬汽車的海馬工廠和肇慶工廠的年產能分別達到15萬輛和10萬輛。
除了生產環節,小鵬汽車還披露P7的方形鋰NCM電池是與寧德時代合作開發,此外還與博世(Bosch)、布雷博(Brembo)等供應商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小鵬汽車扭轉“命門”,還做了一件特別的事:打造汽車銷售特許經營模式。
與特斯拉、蔚來等采用直營門店模式不同,小鵬汽車的新車銷售采用直營與授權結合的模式,也就是經銷商模式。
直營模式更容易做到服務與體驗統一,可以有效管控價格和訂單;而經銷商模式是多數傳統車企的打法,雖然在渠道快速擴張方面更具備優勢,但這種模式頗受詬病。
根據招股書,小鵬汽車目前的特許加盟規模已經超過了直營:截至上半年底,小鵬汽車的實體銷售和服務網絡由147個門店和服務中心組成,其中門店包括40個直營店和60個特許經營店;服務中心包括4個直接服務中心和43個特許服務中心。
小鵬汽車承諾,將在直營門店和特許經營門店中提供一致的品牌形象、客戶體驗和價格,并根據經銷商的銷售量和客戶滿意度支付傭金。
隨著小鵬汽車上市,造車新勢力們的競爭進入新時代,更加殘酷的淘汰賽將到來。ATM集結美股上演三國殺之外,還有哪股新勢力將會加入這個戰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