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科技受追捧:水滴擬60億美金IPO、眾安納入科技指數
恒生指數有限公司于7月27日推出恒生科技指數,新指數將會追蹤經篩選后最大30間于香港上市的科技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控股、平安好醫生等納入,科技保險公司眾安在線(06060)也將被納入。
也就在近日,市場傳出水滴公司正尋求約40億美元估值進行IPO,最早于今年上市。正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高盛集團洽談合作,上市計劃包含水滴保險商城、水滴互助和水滴籌三大業務線。對此,水滴公司發言人陶然回應稱:公司沒有明確的IPO計劃,但會保持探索資本市場各種可能性。
公開資料顯示,水滴公司是沈鵬創立的一家保險科技公司,成立于2016年,以“通過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保障億萬家庭”為使命。作為一家圍繞大健康和保險科技布局的創業公司,水滴在中國市場創新的建立了“籌+互助+保險”的生態商業模式,幫助中低收入人群建立自己的個人健康保障體系。
其實不光在國內,近日在全球市場上,保險科技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7月初剛剛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美國保險科技公司Lemonade,上市首日大漲139%,成為2020年迄今表現的最好的美國公司IPO。緊接著,美國健康險服務商GoHealth也成功登陸納斯達克提交招股書。
這兩家保險科技企業的共同之處在于同為以科技賦能保險,是新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但以Lemonade為例,該公司報告2019年的收入為6730萬美元,2019年的虧損為1.085億美元,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收僅為2530萬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和眾安一道同被納入恒生科技指數的健康科技公司還包括阿里健康(00241)、平安好醫生(01833)。以今年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阿里健康2020年內漲幅達155%,平安好醫生漲幅110.73%,眾安在線股價漲幅60%。
無疑,在包含了保險科技的更大范疇的健康領域,平安好醫生、阿里健康和眾安在線已經成為領跑者。三者服務于醫療普惠人群,并且都是成軍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科技獨角獸。而在業務模式上,水滴和眾安都選擇了以互聯網保險為入口,逐步構建大健康生態。
猜你喜歡
保險新規出臺后新觀察,消費者越來越偏好線上購險
《中國互聯網保險發展報告(2024)》顯示,互聯網保險保費規模高速增長,中介為主力。新規出臺完善監管框架,預計未來5年年均增速15%~20%。現存相關企業超3.4萬家,廣東、山東、湖南居前三,約5.5%企業涉司法案件。互聯網保險2021消費者洞察報告:5成消費者通過互聯網買過保險
11月23日,互聯網保險經紀平臺元保,聯合清華大學五道口保險中心、凱度咨詢共同發布了《2021年中國互聯網保險消費者洞察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中國消費者的互聯網購險行為進行了調研。泰康人壽:第三季度增收不增利,投訴量暴增,總裁程康平遭監管約談
近日,泰康人壽披露三季報。第三季度,泰康人壽實現保費收入397.5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9.24%,但凈利潤有所下降,為53.7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17.81億元。眾安保險暴跌超11%,“明星產品”被監管重罰,評級遭下調
8月12日,眾安保險股價大幅波動,盤中一度跌幅達13.35%,報收37港元/股。截至發稿,股價回調至37.8港元,跌幅為11.48%。眾安保險回復稱,目前對此事暫無表態。監管擬開展互聯網保險亂象整治,眾安在線盤中大跌超13%
8月12日午后,"互聯網保險第一股"眾安在線(06060.HK)股價持續走低,盤中曾一度跌13%。截至發稿,報37.1港元/股,跌13.11%,目前總市值為545.3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