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嘯虎退出的人形機器人,跑了一場馬拉松

        融中財經王濤2025-04-21 15:02 大公司
        留在牌桌上才能看到更遠的將來。

        就在4月19日,一場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在北京舉行。大賽中各色各樣的人形機器人邁著略顯“笨拙”的步伐磕磕絆絆地奔跑,就像是如今追逐新質生產力的人類那樣,緩慢卻又堅毅。

        或許有一天,我們會感謝這場笨拙的人機賽跑。因為這場比賽意味著夢想中的新質生產力未來正愈發清晰。

        機器人行業可謂是今年炙手可熱的領域之一。國內眾多創業公司紛紛涌入這一賽道,成為一級市場融資的熱門焦點。目前,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都在全力進軍機器人行業,國內人形機器人賽道更是被徹底點燃。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今年以來機器人賽道的融資事件數已達到102起,遠超去年同期的75起;其中涉及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機器人的融資事件超過20起,而去年同期僅有不到10起。

        但是,近期,金沙江創投主管合伙人朱嘯虎公開表示“正在批量退出人形機器人公司”,這一言論在投資圈和科技界引發了廣泛討論。與此同時,朱嘯虎的金沙江創投也正在退出人形機器人項目。

        有意思的是,昨天這場人形機器人的馬拉松大賽中,松延動力研發的機器人“小頑童隊”以3小時37分完賽奪得亞軍。因其萌萌的外觀和靈活穩健的姿態小頑童也收獲了不少“粉絲”。而這家企業也正是朱嘯虎退出的兩個人形機器人項目之一。

        清華博士搞出的人形機器人


        松延動力的創始人姜哲源是一位年輕創業者。1998年出生的他,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之后又進入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攻讀博士學位,還曾師從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并參與了星動紀元的早期創業。

        在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姜哲源帶領團隊從零開始,成功打造出一款人形機器人,這一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從理論到實踐的轉變。

        2023年,正值姜哲源讀博第三年,他敏銳地察覺到人形機器人市場熱潮涌動,于是果斷作出輟學創業的決定。

        同年9月,松延動力正式成立。姜哲源與團隊以驚人的速度投入工作,僅用43天就將第一代人形機器人原型機N1從概念設計推進到加工制造,并完成了裝配與測試,還順利實現了機器人雙足行走穩定性測試。

        松延動力的N1在草地、雪地、柏油馬路以及斜坡、臺階、雜物堆等多種復雜地形上完成了階段性行走測試,展現出卓越的動態性能與穩定性。憑借這一成果,松延動力迅速完成了種子輪融資。

        當時,七熹投資、零以創投、英諾天使基金、華控電科、水木華清創投基金等五家機構參與了其天使輪的投資。這位清華博士打造的人形機器人首次登上資本市場舞臺,開啟了新的征程。

        到2023年底,松延動力推出了仿生機器人頭Hobbs,這是國內首款高自由度、可沉浸式交互的仿生機器人頭。它搭載了自研的多模態大模型,能夠實現超低延時的人機對話。其超仿生的機械結構可支持面部多自由度表情,完成了在標準人頭大小內的技術突破。

        抓住這一機遇,松延動力在2024年和2025年連續完成了四輪融資,并且成為了首家獲得「北京市機器人基金」支持的企業。其投資方涵蓋了九合創投、匯芯投資、彬復資本、北京政府引導基金、北京未來科學城基金等諸多知名機構……可以說,松延動力贏得了創始人母校基金、VC以及北京市政府引導基金的青睞。而金沙江創投的創始人朱嘯虎也在這一時期參與了對松延動力的投資。

        在短短兩年時間里,這家年輕的機器人企業已經完成了5輪融資,在資本市場上可謂是風頭正盛。

        在積極融資的同時,松延動力的研發工作也從未停下腳步。通過深度強化學習與模仿學習算法,他們成功攻克了人形機器人直腿行走、上肢抓取、自主導航避障等多項技術難題。

        此次機器人馬拉松大賽,成為了松延動力的又一次實戰演練,而其獲得的第二名佳績也證明了他們的實力。事實上,早在2023年世界機器人大會(WRC)上,松延動力的N系列首代產品N1就已經在展會上驚艷亮相,這款機器人擁有強勁的動力,能夠從靜止狀態瞬間實現高速起跑。而其后續的進化產品N2更是被賦予了“運動健將型人形機器人”的稱號,它不僅繼承了該系列產品出色的“運動基因”,還在下肢動態性能上進行了進一步提升,使其具備了奔跑、跳躍、空翻三大核心能力。

        3.99萬一臺的機器人,如何克服資金壓力?


        朱嘯虎投資人最近透露,他正在大規模撤出對人形機器人公司的投資,松延動力也在其中。他的觀點:“誰會愿意花十幾萬買個機器人來干活?”這番言論如同一盆冷水,讓不少創業者心里感到一陣寒意。

        大家都知道,機器人創業領域,資金是最大的門檻之一。硬件研發需要投入資金,算法優化同樣需要資金,就連供應鏈管理也不例外。然而,目前市場上對于人形機器人的期待,似乎還沒有達到愿意為之買單的程度。盡管松延動力在過去兩年取得了五輪融資的出色成績,但顯然這些還不夠。

        正如姜哲源面對媒體采訪時說過的話,其創業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錢不夠,松延動力跟賽道頭部玩家比,資金體量依然有差距,所以一直處于缺錢的壓力中。“最開始沒有人愿意投我們,是我的父母還有合伙人湊了一筆啟動經費。缺少經費這個問題雖然一直困擾我們,但也是鞭策我們的動力,我們要快速實現商業化,實現正向現金流。”姜哲源表示道。

        產業資本無疑是最適合投人形機器人的。比如智元機器人背后,有騰訊、上汽、北汽這樣的巨頭撐腰,商業化路子走得順風順水。一方面產業資本子彈更加寬裕,在資金上的支持會更多;另一方面,有了產業資本的撐腰,人形機器人其商業化的路徑能被更好地輔助探索,畢竟人形機器人地最終路線不是成為裝飾品,而是應用到人類各個產業中去。一旦做成后,僅來自產業資本股東方的需求可能就創造出幾萬臺機器人的銷量。這樣來說,產業資本在這方面可以為人形機器人企業提供更多的試驗空間。

        但松延動力投資人名單里卻沒大牌產業資本的身影。這直接導致它們在工業、服務、醫療等領域的落地,步子邁得磕磕絆絆。沒產業資本背書,怎么能讓市場信服?人們會反過來思考,未來大概率會先應用人形機器人的產業資本都看不上你,是不是證明你的企業自身發展空間也受限制呢?

        面對外界的諸多問題,其技術則是給松延動力們點亮的一盞明燈。

        作為創始人的姜哲源心里很清楚,在面對外界質疑時,松延動力要想就得趕緊讓產品“站穩腳跟”。所以在3月,松延動力一口氣發布了兩款機器人:一款是上文中提到的N2,另一款是升級版的E1。N2身高1.2米,體重才30公斤,靈活得能后空翻,價格還壓到了3.99萬。比起市面上動輒9.9萬、10.8萬的競品,這價格確實夠“親民”。姜哲源在采訪里表示:“我們成本控制得死死的,3.99萬照樣能賺錢。”這話聽著挺硬氣,可背后藏著多少心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以下為姜哲源在昨日馬拉松大賽結束后回答媒體“人形機器人售價能控制在3.99萬元起,秘訣為何?”問題時的答復。

        “我們的價格大約是同行類似尺寸機器人的1/5。從第一性原理出發,電池本身無非是一些鎳鈷錳磷鋰,從原料的單價看,電池成本根本不高。人形機器人也一樣,人形機器人的本質是鋁鐵鋼,還有芯片、磁鋼、銅線,按克來算,成本也很低。關鍵的成本在工藝上,當生產規模不大的時候,一般都用數控機床來做。如果用壓鑄或者注塑的方式,優化工藝成本,總成本將顯著降低,機器人就能按斤賣。”

        兩款新機器人的出圈和這次在機器人馬拉松大賽上取得的成功讓外界再一次看到了其先進的技術,這或許對未來的資金支持有很大幫助。

        機器人行業如今火熱得如同夏日里的大鐵鍋,投資人擔心錯過優質項目,創業者則害怕落后于人。星海圖的創始人趙行提到,去年投資人還猶豫不決,今年卻變成了“趕緊投,晚了就沒機會了”。松延動力趕上了這波熱潮,但同時也可能要面對愈發激烈的競爭。姜哲源需要在有限的資金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投入研發,又要推進量產,還得留出資金來發放工資。未來的道路還需要這個年輕的團隊繼續去探索。而姜哲源明顯對此充滿信心。“我們團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年輕,有很多98、99、00后。新人剛起步會慢一些,但要相信年輕人、相信創造力、相信個人成長性和上限。”

        困在A輪里,人形機器人賽道沒有詩和遠方,只有生死競速


        這次的馬拉松比賽無疑會為人形機器人賽道再添一把火,但是透過繁華的景象,可以發現更多潛藏在深淵下的暗礁。

        在融資中,當企業的估值已經達到高位,但自身量產進度不達預期,企業便會通過多次“+輪”融資補足資金,遲遲無法進入下一輪融資。而這是目前市面上大多人形機器人最直白的寫照。

        以松延動力為例,早在去年3月就進入A,到現在已完成4次A輪系列融資,在A輪階段“長跑”達13個月。目前松延動力已累計完成五次融資,但卻仍未邁入B輪大門。

        松延動力不是個例,2022年以來成立的13家明星機器人公司普遍呈現“單一輪次里徘徊”的融資特征。數據顯示,這13家企業在進入B輪融資前已經歷多次融資,除智元機器人在A輪里融了6次挺進B輪外,還有6家徘徊在A輪階段尚未晉級至B輪,另有6家至少完成三次融資的企業,還在更早期的天使輪和Pre-A輪徘徊。目前市面上唯有智元機器人和宇樹科技挺過了A輪的生死線。

        長久困在A輪,也導致資金壓力成為懸在松延動力等其他企業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必須盡快進入商業化是所有人的共識。

        而朱嘯虎給人形機器人潑冷水的主要原因也來自于此,他認為人形機器人企業面臨兩大難題,一是技術成本高,動輒數十萬元的產品,遠超實際場景的付費意愿;二是落地場景模糊,缺乏真實的市場基礎。

        在行業一片喧囂之際,朱嘯虎的質疑顯得尤為尖銳,直指行業痛點:以當前人形機器人的市場價格來看,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而企業所設想的市場需求也尚未真正有效落地。商業化應用場景尚不清晰,產業基礎相對薄弱,但這些卻吸引了資本的高度關注。在眾說紛紜的時刻,有聲音提出不同觀點,對行業泡沫發出預警,這對于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是有益的。

        但是,要知道泡沫是每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

        一個行業的發展會經歷泡沫期,到泡沫破裂,再到大浪淘沙,才能淘出真正優質、有長期競爭力、有頑強生命力的企業。如果一個行業是長期正確的,一定會符合S曲線的發展過程。比如20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互聯網泡沫破裂,Google、字節、美團、阿里就隨第二波浪潮發展起來了,人形機器人也會面臨類似的曲線。真正有頑強生命力的公司,不只需要燒錢做研發,也需要去掙錢,來自我造血,實現正向現金流。未來,這些泡沫早晚就會被“擠掉”,人形機器人行業在技術與應用場景的支撐下,依舊市場潛力巨大。

        所以從另一層面來說,人形機器人的泡沫也是發展的“潤滑劑”。

        對于投資而言,有時候“紙上談兵”也并非全然無益。泡沫背后往往蘊含著機遇,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當下的所有行動都可以被視為對未來的一種“賭注”,是對那個逐漸清晰的“新質生產力”未來的押注。技術革命的浪潮永不停歇,過度擔憂泡沫反而可能阻礙前行的步伐。在產業洗牌期,只有那些堅守技術本質、深耕應用場景落地的企業,才能夠成功穿越周期,實現長遠發展。

        現在的人形機器人賽道長坡厚雪,留在牌桌上才能看到更遠的將來。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猜你喜歡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 暴爽 AV人人爽日日碰|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 亚洲VA综合VA国产产VA中|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狠狠成人综合网|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亚洲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一级黄色大片|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久在线|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大码熟女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亚洲|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网站2|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亚洲第一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免费播放|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片软件|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优女AV综合久久久|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日韩AV鸥美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亚洲春色另类小说|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毛茸茸bbw亚洲人|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亚洲中文字幕人成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