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專供”產品頻發質量問題,需加強監管保障消費者權益
近年來,“電商專供”產品日益增多,但部分產品存在線上線下質量不一的問題。
天眼查APP顯示,近年來,“電商專供”產品日益增多,但部分產品存在線上線下質量不一的問題。一些商家利用“電商專供”的噱頭,將假冒偽劣產品在線上銷售,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電商專供原本是為了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流通成本,給消費者提供實惠。然而,部分商家卻將此作為銷售劣質品的渠道,破壞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電商平臺應加強審核和懲罰機制,對銷售劣質產品的商家進行嚴厲處罰。同時,監管部門也應加大監察力度,定期開展質量抽查,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權益。
作為消費者,也應提高警惕,仔細甄別產品。只有尊重消費者的知情權、比對權,將選擇權還給消費者,才能讓“電商專供”模式健康發展,為消費者帶來真正的實惠。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現存在業、存續狀態的電商相關企業超2527.5萬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冊相關企業約808.8萬余家,從企業注冊數量趨勢來看,近十年間,電商相關企業的注冊數量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并在2024年達到頂峰。
此外,通過天眼查天眼風險和深度風險來看,涉及司法案件的電商相關企業約占總數的0.73%。

【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博望財經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博望財經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得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聯系(微信公眾號ID:AppleiTree)。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文章僅作為資訊傳播使用,既不代表任何觀點導向,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