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形機器人概念市值創新高,手握三張王牌的禾川科技未來可期
盡管禾川科技基本面表現欠佳,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約6.44億元,同比減少27.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0.81億元;基本每股收益虧損0.53元,但依舊頗受市場關注,熱度不減。股價方面,近期持續上揚,截至發稿前,股價53.58元/股,市值超過80億。

來源:百度股市通
諸如網友“棒球手大胖蝶”這樣評價禾川科技,“虧損這么多,說明在研發和市場開拓上沒少下功夫啊??纯此漠a品線,都是在搞智能化、自動化,這可是未來的趨勢,前景肯定不差。”
強勁上升的K線背后,是市場給禾川科技的底氣。近期賽迪研究院發布的《2024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生態發展研究》顯示,2023年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進入爆發期,產業規模增長至39.1億元,同比增長85.7%;在政府引導和投資驅動下,預計2024年和2025年將持續高速增長,2026年將突破200億元,此后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將逐漸轉變為市場需求拉動。
多家券商也表示看好禾川科技。其中西南證券在研報中提及,禾川科技新產品的放量以及對傳統行業的拓展將支持未來業績成長,不斷完善“光、機、電、傳動”的一體化產品布局,如機床、變頻器、工業電機、絲杠導軌、光伏逆變器等產品正在逐步放大。此外,禾川科技在鞏固新能源行業優勢地位的基礎上,也在拓展紡織、包裝、物流、木工、印刷等傳統細分行業解決方案,因此給予持有評級。
人形機器人龍頭禾川科技,究竟靠什么征服了投資者?
01
人形機器人行業發展潛力巨大,禾川科技加速布局
據官網顯示,禾川科技是一家技術驅動的工業自動化控制核心部件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應用集成,自設立起便開始通過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自主研發、國產產業鏈自主整合、優質終端客戶自主開拓,力爭成為一家在技術和產品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業自動化企業。
當下,禾川科技高度重視人形機器人業務,已成立獨立子公司運營人形機器人業務,同時與業內主流人形機器人上下游企業進行交流合作,并積極尋求更多國內外合作機會。
而禾川科技這一動作,與國家頂層設計不謀而合。
隨著政策加碼、巨頭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密集迎來利好催化因素。據Wind數據顯示,萬得人形機器人概念指數自11月29日以來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漲幅逾10%。另據首屆中國人形機器人產業大會上發布的《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預測,2029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750億元,將占世界總量的32.7%,比例位居世界第一。

政策方面,隨著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印發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出臺,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未來指明了方向,產業加速實現規模化發展,應用場景更加豐富,相關產品深度融入實體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增長新引擎。此后,各地政府的政策也相繼出臺,今年10月發布了包含《人形機器人分類分級應用指南》《具身智能智能化發展階段分級指南》在內的全國首批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團體標準,發起了具身智能語料數據方面首個倡議《共建具身智能語料數據生態》。
巨頭入局方面,以華為、豐田為例,爭相布局人形機器人,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其中,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近日正式運營,聯合中國移動、樂聚機器人開展5.5G網絡場景下的機器人應用,面向B端和C端的多種場景,這也標志著華為正式進軍人形機器人領域。此外,不久前豐田的人形機器人CUE6在日本愛知縣長久手市成功完成了一次24.55米的遠距離籃球投籃,也標志著豐田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據了解,CUE6集成了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通過不斷學習調整投籃角度和力量,從而自我優化。
據央廣網報道,中信建投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程似騏認為,“人形機器人產業政策不斷加碼,將為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和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政策和技術雙重助推下,人形機器人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產業化的步伐將加快”。
02
“產品+研發+服務”三駕馬車驅動,市場表現亮眼
除了政策、行業東風外,禾川科技自身表現也不錯。

在產品性能方面,禾川科技伺服系統及PLC等核心產品的性能在國產類似產品中擁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是行業內為數不多能與國際品牌展開直接競爭的國內廠商。
在市場份額上,伺服系統作為禾川科技的核心產品,憑借著多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并依托精細化管理下的成本優勢、相比于國際品牌的高性價比和更為貼身及時的本土化服務,打破了外資品牌在中高端伺服系統市場的壟斷格局,成功實現了在3C電子、機器人等部分領域內與外資品牌的競爭。根據MIR 睿工業的數據,禾川科技在國內通用伺服市場的整體占有率約為4.4%,在國產品牌中排名第二。
當然,禾川科技亮眼的市場表現離不開三張王牌。
首先,對標主流品牌的產品優勢。禾川科技的伺服系統搭載自主研發的編碼器,在轉矩精度、速度波動率、速度環帶寬、控制周期等性能參數方面已接近國外主流品牌同類可比產品水準,并可以配合多種總線控制,擁有自調整、模型跟蹤、制振等功能,大幅提高產品易用性的同時可以有效抗擾動并保持運行穩定。此外,禾川科技的PLC在指令速度、控制周期、控制規模等參數上已達到行業平均水平以上,且內置高速輸入計數和高速輸出定位,支持多種總線控制類型且安全保護性能極佳。
其次,雙輪驅動的研發優勢。禾川科技自成立起就制定了“創新研發驅動市場”的企業發展戰略,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長期致力于核心技術攻關和創新,并采用“技術”與“產品”研發雙輪驅動的研發模式,在扎實鉆研底層技術難題、鞏固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基礎上,通過與下游客戶持續互動反饋,將客戶痛點以及行業工藝需求融入產品的開發中,使產品不管在通用性能還是行業專業應用上,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最后,高效處理的貼身服務優勢。禾川科技在為客戶提供性能媲美外資品牌產品的同時,利用本土優勢,在多個主要區域建立廣泛的營銷中心網點,并配備區域經理、技術服務工程師等常駐人員,專門針對客戶需求建立起技術服務平臺,在開拓市場的同時可以就近為客戶提供技術服務。通過優質的貼身服務,禾川科技產品在實際應用情景中的性能表現較外資品牌更具有競爭力,從而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通過培養優秀的技術服務工程師,及時深入了解客戶工藝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個性化解決方案,同時輔助經銷商對終端客戶進行售前、售中、售后全程跟蹤支持。
但仍需注意的是,禾川科技也面臨著市場集中度高,競爭壓力大的挑戰。禾川科技的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廣泛應用于機器人等各個行業,但外資企業如安川、松下、三菱、歐姆龍等企業憑借品牌、技術和資本優勢,在高端市場仍然占據較高市場份額,相比而言禾川科技的市場份額仍較低。
如何抓住人形機器人產業擴張期是禾川科技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但目前來看成效不錯,至于未來如何發展,還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春晚扭秧歌人形機器人爆火出圈,我國機器人相關企業超82.1萬家
蛇年春晚,張藝謀導演的創意融合舞蹈節目《秧BOT》引發關注,節目由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和演員們聯袂主演。北京科技廟會:機器人成新春“明星”,點燃春節“科技熱”
春節期間,北京海淀區、亦莊等地舉辦的科技廟會活動備受矚目,機器人成為此次廟會的“明星”。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大幅提升 我國現存機器人相關企業已超81萬家
馬斯克稱AI影響巨大,預測人形機器人Optimus產量將大增,最終價格不到2萬美元。我國現存81.1萬余家機器人企業,廣東、江蘇、山東最多,超七成成立于5年內,0.8%企業涉司法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