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利雙降,海外受阻,女帥高玉玲能否帶領海信家電“破局”?
11月21日晚間,海信家電(000921.SZ、00921.HK)披露變更董事長、財務負責人相關公告。財務出身、43歲的高玉玲接替58歲的代慧忠,出任海信家電的新任董事長。

來源:公司公告
與上一任出身技術領域的董事長代慧忠不同,高玉玲更擅長財務方面,對經營風險把控,同時在資本市場和收購并購方面高玉玲也有豐富的經驗。海信家電未來經營戰略或發生變化。
海信家電是一家怎樣的公司,目前在其發展中遇到哪些問題?高玉玲又將如何破局,帶領海信家電躋身行業前列?
01
隱憂初現端倪
海信家電前身科龍電器90年代末在滬深上市,主營電冰箱,后發展為集研發、生產、商貿于一體的大型家電企業集團。
2006年,海信收購科龍,成立海信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擴展了白色家電業務。次年,海信科龍引進日本“雙制冷風冷電冰箱項目”,并與惠而浦簽約。
2012年,科龍產值近200億元,成為家電行業龍頭之一。此后,海信持續并購,在2015年后,先后收購了夏普墨西哥工廠、東芝電視、Gorenje及日本三電等海外資產。2018年末,海信科龍更名為海信家電,業務規模進一步擴大,涵蓋家用空調、冰箱、洗衣機及快速增長的中央空調業務。此外,通過收購日本三電,海信家電已涉足汽車熱管理系統壓縮機等新領域。
近些年來,海信家電業績表現不錯。財報顯示,海信家電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75.63億元,同比增長39.61%;2022年營收繼續增長,達到了745.51億元,同比增長9.7%;2023年,這一數字攀升至856億元,同比增長15.5%。

在凈利潤方面,2021年公司歸母凈利潤為9.73億元,同比下降38.4%。2022年情況有了明顯改善,歸母凈利潤增長至14.35億元,同比增長了47.54%。2023年這一數據再度大幅增長,達到了28.37億元,同比增幅高達97.73%。

數據來源:同花順
然而,海信家電看似一派繁榮景象,實則暗藏隱憂。今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達到了219.4億元,同比下滑0.08%;歸母凈利潤僅為7.77億元,同比大幅下滑了16.29%。與海信家電近兩年的表現而言,此種情況較為少見。與此同時,同期的規模更大的美的集團實現營收增速為8.08%,海爾智家的歸屬凈利潤增速也達到了13.15%,表現均優于海信家電。海信家電亟需加大努力。

來源:公司三季報
02
新任董事長是“80后”
海信家電董事長代慧忠“讓賢”,“80后”高玉玲上位成功,其有何過人之處?

來源:深交所互動易網站
根據公開信息,高玉玲1981年出生,現年43歲,擁有管理學碩士學位。2007年畢業后加入到海信系公司。此前先后擔任過海信視像財務中心副總監、海信家電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海信集團公司經營與財務管理部總經理、副總會計師。后來又出任海信家電董事、財務負責人、總會計師。
根據海信家電年報,高玉玲2023年稅前報酬334.13萬元,合計薪酬有606.97萬元。這一數據在海信家電的董監高的隊伍中“居于前排”。

來源:海信家電2023年報
不難看出,高玉玲在財會領域較深的資歷。并且,其在資本市場收購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
從收購科龍電器開始,海信就習慣于憑借收購的方式來拓展資本版圖。高玉玲職業生涯中高光之一就是其作為海信集團收購Gorenje項目的財務組負責人。從管理層座談開始,再到項目盡調、報價,以及牽頭制定整合方案并成功推動方案實施。
在與海爾、美菱等一眾強勁對手的較量中,最終成功勝出,以大約2.9億歐元的價格“拿下”了Gorenje 95.42%的股份,為海信打開歐洲白電業務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并且,高玉玲推動集團海外共享服務的發展上扮演了積極角色,成功實現了北美及墨西哥GRS系統的上線和項目驗收。在推動集團財務結構轉型、優化財務共享作業流程等方面,她的努力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數據顯示,海信家電2023年的營收占據了整個“海信系”的四成以上,公司“掌門人”的位置顯得尤為重要。
高玉玲在收購方面的出色能力,十分符合海信集團的一貫發展。此番被任命新任董事長顯示了其能力已然得到集團認定。
03
待解難題如何破局
事實上,對于80后高玉玲而言,擔任海信家電董事長職務,并不輕松。
近幾年,海信家電的核心產品暖通空調營收增速呈下降趨勢。2021年上半年該業務營收增速為43.92%,2024年上半年該數據已經下降至7.59%。盡管同期冰洗業務營收增速還不錯,但該業務的毛利率水平也2020年上半年的2.02%下降到了今年上半年的17.38%,情況不容樂觀。

來源:公司半年報
此外,海外市場拓展雖然銷量情況還不錯,但利潤空間有限,毛利率遠不及國內市場及同行。
2024年上半年,海信家電境外市場營收占比37.43%,營收增速27.87%。從毛利率水平看,境外市場僅為11.13%,而境內市場該數據為31.92%。并且,與同行相比,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的海外市場毛利水平分別為18.23%和、28.4%。

來源:公司半年報
2024年的三季報中未披露具體業務表現,但海信家電毛利率水平是下降的。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海信家電表示,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內外銷結構變化導致,由于外銷毛利低于內銷,在外銷高增長情況下帶來結構變化。同時,2024年第三季度前期大宗原材料也一定程度影響了成本。
海信家電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2021年以來,公司資產負債率均維持在70%以上。今年三季度,該數據為73.28%。
現金流情況也不樂觀。今年前三季度,海信家電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下降40.15%,稱主要系備貨節奏影響,以及均衡生產儲備增加、支付的績效獎金等增長所致。

來源:公司三季報
未來一段時間,如何進一步提高毛利率水平,打開盈利空間,同時穩住現金流持續下滑的現狀,是“繼任者”高玉玲面臨的難題。
那么,高玉玲掌舵下海信家電會如何破局呢?
如今家電市場已逐漸飽和,單一產品或細分行業的市場需求有限,難以繼續擴大規模。對于主要依靠空調等產品創收的海信家電來說,快速增長期已然過去。尋找家電業務之外尋找并拓展新的增長領域,即實現多元化或是一個可選項。
另外,從其履歷上看,并購是她的強項通過并購優質品牌企業,不僅能夠接手這些企業已經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和銷售渠道,還能迅速擴大海信家電的市場規模,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此種情況在海外市場的并購中表現更為明顯。但問題的難點在于還有多少優秀公司能被海信家電挖掘呢?
以目前海信家電整體實力,尚未躋身第一陣營,產品力和品牌力都有待進一步提升,究竟高玉玲會帶領海信家電如何破局,以及成效會如何?我們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