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控股進ICU,“胡潤富豪”還有兩家公司要IPO?
曾以430億元財富成為“中國家居行業第一人”的車建新(曾用名:車建興),如今正在申請公司重整來避免債務違約。
近日,車建新實控的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紅星控股”)公告稱,由于現金流日趨緊張,公司可能無法清償到期債務,為避免債務風險惡化,紅星控股已經向法院申請重整。
根據以往案例,公司重整往往會導致實控人變更,比如重整過的蓮花控股、正邦科技、中南文化等,實控人都發生了改變。

目前,紅星控股尚未對外透露意向接盤人,其實控人、董事長仍是車建新。
實際上,車建新近年來已經兩次出售旗下重磅業務板塊公司的股份,分別是主營房地產開發的紅星企發,以及主營家居建材商場業務的紅星美凱龍(601828.SH),其接盤人分別來自遠洋集團和建發股份,背后均有國資身影。
不過,作為曾經的“家居首富”,車建新的資本版圖可不止寥寥三四家公司。“野馬財經”注意到,就在紅星控股申請重整的同時,還在公告中表示,未來還有一家涉及汽車行業的子公司可能會上市。
而繼續向前追溯,還會發現早在2021年曾傳出,原為車建新實控的愛琴海集團也曾計劃IPO上市。
如今,車建新面臨債務風險,旗下這兩家業務公司能否上市,助力車建新扳回一局呢?
從430億“家居首富”到榜上無名
從出售紅星美凱龍股份,到如今申請重整紅星控股,車建新再次“斷腕”,可見其行事果斷,但能否成功“自救”尚未可知。
由于接連出售旗下公司股權,車建新近年來的個人財富已大幅縮水,4年前他還是胡潤全球富豪榜上擁有430億元財富的“家居首富”,位列家具行業第一;到了2023年,車建新的財富縮水至67億元;而到了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已經找不到車建新的排名了。

來源:2020年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

來源:2023年 家大業大酒 ·胡潤全球富豪榜
作為紅星控股的創始人,車建新原名車建興,他曾對媒體表示,改名是希望自己日后的墓志銘上,別人會這樣寫:車建新是一位創新者、時代的潮流者。
但如今看來,創新之路并不順暢,車建新的財富縮水,映了旗下公司的經營困境。
在申請重整前,紅星控股的財務危機已經顯露無疑。
2023年財報審計報告顯示,2023年紅星控股不僅巨虧271.85億元,其歸母凈資產僅有13.97億元,同比2022年的304.57億元,堪稱“斷崖式下跌”。

來源:紅星控股2023年財報
此外,紅星控股不受限貨幣資金僅約1.12億元,而1年內到期的借款本金和逾期利息合計約60.83億元,資產負債表日已逾期的借款本金合計37.71億元。同時,紅星控股還有對外擔保高達154.43億元。
截至2023年底,紅星控股總資產約341.46億元,總負債約325.25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95.25%。
會計師事務所更在審計報告中表示,因無法確定紅星控股的可持續性經營能力,所以對紅星控股的2023年財報無法表示意見。
公開資料顯示,車建新持有紅星控股92%股權,通過紅星控股,車建新持有53家公司的股份,其中資產過千億的上市公司紅星美凱龍(1528.HK)是其重要公司之一。
2023年6月,車建新賣掉了紅星控股持有的紅星美凱龍29.95%的股份,作價62.86億元,紅星控股從控股股東退居至二股東,車建新也不再是紅星美凱龍的實控人。

來源:罐頭圖庫
賣掉上述股份后,車建新還曾計劃通過減持剩余的股份進一步套現,緩解現金流壓力。
但截至2024年1月12日,紅星控股和車建新在紅星美凱龍持有的剩余股份已經全部被法院凍結或標記,車建新的減持套現計劃也宣告中止。
公告顯示,這些股份被江西省南昌中級人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等、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法院先后凍結、輪候凍結或標記總數約為10.47萬股,占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車建興等人合計持有股份總數的100.51%。
除了紅星美凱龍的資產或出售或凍結之外,車建新通過紅星控股投資的其他52家公司中,持股超50%的有43家。
數據顯示,紅星控股的控股子公司被執行總金額已經超過44億元,其中有66條被執行記錄是在2024年。
在上述被執行記錄中,紅星控股子公司武漢東合置業有限公司的被執行金額最高,約為16.62億元。

來源:企業預警通
據企查查資料,武漢東合置業有限公司近年來主要開發的項目有武漢的城市綜合體項目——東合中心、住宅小區——東合官湖郡,以及山東章丘的龍山郡、海南的三亞創意新城等。
此外,紅星控股自身被執行總金額超過20億元,其中金額最大的是方正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訴紅星控股等被告,方正證券申請執行的案由為財產保全,執行金額約為9.87億元。
從紅星控股上述資產負債情況看,即便通過出售紅星美凱龍股權回籠資金近63億元,仍無法覆蓋全部債務。
車建新投資的公司準備IPO?
雖然財富縮水,但車建新的資本版圖中,還有兩大業務公司曾有過上市計劃,一是主營城市綜合體及商業購物中心的“愛琴海集團”,全稱為“上海愛琴海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和汽車制造業相關的武漢東研智慧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東研智慧”)。
愛琴海集團的上市計劃曾在2021年3月被媒體報道,當時報道稱估值120億元~150億元,但隨后沒有更新的進展傳出。
據“經濟觀察網”報道,截至2024年6月1日,愛琴海集團旗下共運營三大旗艦級產品線——愛琴海購物中心、晶海廣場、愛琴海·城市書香,總簽約項目146個,管理面積1404萬平方米,已開業項目48個,戰略合作品牌200多個,年服務消費者超過3.3億人次,覆蓋上海、天津、廈門、重慶、成都、蘇州、福州、昆明等全國100多座城市。
有意思的是,愛琴海集團大股東為重慶喬運昌商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重慶喬運昌”),原實控人為車建新。但據企查查信息,2021年5月,車建新退出最終受益人行列,轉由車宣橋成為最終受益人,車宣橋與車建新的關系并沒有公開資料可查。

來源:企業預警通
另一家有上市計劃的東研智慧則是原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子公司,據《中國勘察設計》雜志發文顯示,東研智慧繼承了東風設計研究院自建立以來在技術裝備領域累積的所有優良資產,包括全部業務、資質、技術和人員等,目前以“智能網聯”為主要業務體系,主要應用在智能汽車駕駛等領域。
今年3月,湖北省2024~2025年度上市后備“金種子”企業名單公布,東研智慧與路特斯科技、嵐圖汽車等23家武漢經開區企業入選,東研智慧的“汽車工廠和車間智能化集成系統解決方案”入選工信部揭榜掛帥項目。
據介紹,“金種子”企業是湖北省沖刺上市的第一梯隊后備企業,其中路特斯科技已經率先上市。
雖然東研智慧目前還沒有明確的上市計劃時間表,但這并不妨礙紅星控股提前許諾,紅星控股表示,如果東研智慧上市,會優先“以股抵債”。
具體而言,紅星控股承諾,若東研智慧如果未來上市,公司作為股東,通過股票分紅、出售、質押等獲得的資金,在清償東風設計院的貸款本息及必要費用后,會優先用于已發行債券的本息兌付。

來源:公司公告
目前,紅星控股有H17紅星2、H20紅星2、H20紅星3、H20紅星5、H20紅星7、H21紅星1等6只債券,合計余額約92.09億元。
紅星控股表示,在申請重整前已經對上述債券完成了展期協商,車建新本人為部分債券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并抵押旗下公司股權進行增信。
把還未實現的“資產”拿來做償債承諾,車建新的“還債”誠意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