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陽股份困在“原地”:主營乏力、品牌老化、第二曲線難尋
曾幾何時,受宅經濟刺激,網紅小家電站上風口成為當紅炸子雞,小紅書幾乎人手一臺的酸奶機、煮蛋器、除螨儀、手持掛燙機、豆漿機、空氣炸鍋、養生壺等,都成為年輕人精致生活的佐證。
然而,短短幾年,年輕人的美妙生活變成了翻車指南,閑魚淪為爆款小家電們最后的歸宿,家電企業們也銷量縮水,業績萎靡。在持續2年的低迷行情之后,2023年以來小家電品牌們逐漸回暖。
截止4月底,各個消費企業都已披露了2023年的財務業績。行業內多數上市公司均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業績。白電和照明設備制造商普遍取得了令人滿意的“年度成績”,有超過半數的黑電、小電企業實現了營利雙增。
只是,伴隨著內卷加劇、AI創新,家電行業逐漸步入拼芯片、拼性能的高維競技時代,企業間的悲喜區并不相同,盈利能力差異愈發顯著,那些產品力不足的企業遭遇由盈轉虧的困境,急需自救。
比如,廚電頭部九陽股份。
01
業績股價雙壓,增長觸頂
業績看,九陽和美的、蘇泊爾的差距正在越拉越大。
2020年九陽營收112.24億元,歸母凈利潤9.4億元,營利雙雙突破歷史新高。而在3年后,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九陽股份實現營業收入96.13億元,同比減少5.54%;實現歸母凈利潤3.89億元,同比減少26.58%;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53億元,同比減少35.76%。
這樣的業績衰退,在一眾小家電企業中很是扎眼。
對比同業來看,美的2023年消費電器營收1346.92億元,同比增長7.51%,占其營業收入比重的36.2%。蘇泊爾2023年,營業收入為213.04億元,同比增長5.62%;歸母凈利潤21.8億元,同比增長5.42%。
很明顯的是,美蘇九業績分化正在加速。
細究其原因,外部市場方面,小家電行業整體步入存量競爭階段,廚房小家電線上、線下市場量價齊跌。據奧維云網(AVC)2023年全渠道推廣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整體零售額549.3億元,同比下降9.6%,零售量26543萬臺,同比下降1.8%。小家電市場整體收縮對九陽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從內部經營角度看,2022年底九陽進行人事調整,彼時,九陽股份創始人王旭寧卸任董事長,由公司前總經理楊寧寧擔任,與此同時,九陽股份對外宣布聘任戴森大中華區前總裁郭浪擔任總經理一職,然而“救火隊長”并沒有扭轉九陽下滑頹勢,本質是九陽經營層面的困境是日積月累的舊疾堆積,短期改變并不現實。
作為在小家電行業深耕30年的龍頭企業,九陽以豆漿機起家,曾經是細分賽道公認王者,市占率遙遙領先。但是,伴隨著單一賽道市場容量趨近飽和,產品越來越同質化,九陽的主營業務營收漸顯乏力。
2013年九陽食品加工機業務營收29.3億元,2023年這一數據為29.39億元,10年時間并無多少變化,換言之,九陽主營業務增長見頂已成事實。
內外交困之下,導致業績萎靡,股價也呈現下跌趨勢,去年2月最高價為20.28元/股,截止4月26日收盤,九陽股份股價為11.57元,縮水近43%,目前總市值88.74億元。
來源:百度股市通
02
多元化布局,第二曲線迷霧
事實上,為走出營業業務乏力困境,九陽早就開始嘗試調整自身業務布局,探索多元化的戰略布局,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
近十年來,九陽通過加速擴展品類和產品線來鞏固地位,從單一的豆漿機賽道逐步擴展至整個廚房小電領域。
現在的九陽產品線非常豐富,從主流的電飯煲、電壓力鍋、養生壺、空氣炸鍋,再到冷門的面條機、廚師機一應俱全。
除此之外,九陽先后布局炊具、清潔電器、凈水器、飲水機、洗地機等家電和清潔電器。至此,九陽構成了廚房小家電+清潔+凈水+炊具的“1+3”產品線。
2023年12月,九陽收購深圳甲殼蟲智能有限公司68%的股權,押寶掃地機器人市場。同月,增資2億美元建設科技創新中心項目,為了滿足境外市場研發與供應需求。
更多品類地擴容,帶來了更多可能性,業績改觀不乏外界期許。
然而。從目前的成效來看,這些新開展的業務遠遠還未達到收獲期,尚處于“雷聲大,雨點小”的狀態,對其業績的提振效果并不明顯。
持續加碼的清潔電器賽道已經進入洗牌階段,系列收入也并沒有出現在2023年的財報里。新進入地掃地機器人領域早已成為紅海,而且在產品力方面九陽與石頭科技、科沃斯、小米等企業有顯著差距,甚至頭部科沃斯業績近年來也持續承壓,2023年凈利潤大幅下滑,在這樣的境況下,突圍機會實在渺茫。
兜兜轉轉,九陽依舊難有第二曲線支撐,多元化破局還是一團迷霧。
03
品牌老化,營銷無力
多元化困局面臨不小的挑戰之外,九陽品牌老化的問題似乎更加緊迫。
1994年,九陽第一臺豆漿機誕生,距今已經30年之久,乘著時代的紅利扶搖直上,2008年登錄資本市場時,其豆漿機年銷量已經突破1000w臺。
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九陽產品創新力度匱乏,導致沒有更多的爆款產品支撐,九陽在年輕群體的心目中品牌老化,逐漸失去吸引力。
焦慮的九陽急需要一場品牌升級的盛宴。
于是,為了建設品牌,搶占市場,九陽開始了大舉營銷投入。據財報顯示,2020-2023年其銷售費用分別為18.68億元、15.8億元、15.93億元、14.26億元,4年時間累計投入64.67億元,而起同期規模凈利潤綜合不足27億元。
從動作看,在建設ShoppingMall高端形象店拓展線下渠道的同時,九陽轉攻線上迎合小家電市場潮流,借助互聯網大搞新式營銷,提升品牌知名度,還聘請當紅影視明星肖戰為代言人,在品牌煥新的道路上上九陽不少努力。
可是,巨額營銷不僅沒有帶來效果,凈利潤反而3年縮水2倍,毛利率也從2020年的32.05%下降至2023年的25.86%。
何以至此?
行業分析師于盛梅表示,營銷只能錦上添花,并不能雪中送炭。長期的增長離不開企業內在的研發創新、產品打磨,而九陽外延的營銷動作并不能掩蓋其內在產品競爭力的缺失。
事實上,多年以來,九陽的研發投入與其銷售費用出現嚴重失衡,
2019-2023年,九陽股份研發費用占營收比重僅為3%-4.1%之間,同期,銷售費用占營收比重在14.83%-16.65%之間。
在小家電市場存量競爭之下,一個行業共識是,未來小家電企業將以技術驅動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進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小家電行業將重點發展智能化產品,加強新產品的研發、生產和推廣,加快產品技術改造,開發新的技術新品,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
“AI+”正成為家電頭部企業“卷”創新的新支點和新增量。美的集團、石頭科技等企業在財報中頻頻提及AI,明確表示加速全面智能化并在2023年取得不小突破。
此外,從剛剛落幕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展覽會來看,三星、創維推出了搭載AI芯片的電視,10minds、慕思展示了智能床品。
而研發羸弱,產品競爭力不足的九陽股份,該如何在未來的競爭中,面對蘇泊爾、小熊電器、海爾智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老板電器、方太集團等大小品牌的降維打擊和跨界掠奪?
END
消費升級的需求下,大眾對小家電的需求愈發多元化,而對于現在的九陽而言,產品競爭力羸弱、多元化困局、品牌老化營銷無力等問題都成為其業績失速的掣肘,能否擦亮龍頭底色,煥發品牌生機,打一場翻身仗,還需要更多的自我實證。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