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年報隱憂浮現:45.94億元商譽壓頂, 股價一路下行公募“離場”?
4月24日晚,深市上市公司美年健康發布了2023年年報,最受關注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實現顯著增長;在報告期內,美年健康實現營業收入108.94億元,同比增長26.44%;歸母凈利潤5.06億元,較上年同期大增10.65億元。
但是形成反差的是,該股在二級市場上長期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從年線來看,該股已經是連續收出了五根陰線;特別是2024年以來,該股自3月下旬以來長期處于下降的通道上,從四月初以來股價已經持續在5元下方徘徊。
來源:百度股市通
從年報披露的十大流通股股東來看,其中機構寥寥無幾,尤其缺乏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的認可,唯一的基金代表是排在第九位的指數基金華寶中證醫療ETF,不過該基金也是在第一季度減持了美年健康。
在上市公司年報中,最為讓人擔心的數據還是公司經年累月懸而未決的商譽問題,2023年年報披露的數字是45.94億元。此前的三年從2020年-2022年,公司的商譽分別為40.08億、40.51億、43.5億,始終維持在高位,且逐年增高。結合最新的2023年年報不難發現,困擾美年的這一老大難問題仍未能很好解決。
01
巨額商譽越滾越大 美年健康如何排雷成關鍵
在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報中,外行關注的只是營收和凈利潤的表面數字,兩者的雙雙大漲自然讓人喜出望外。但一路追隨美年多年的投資者最為關注的還是公司的商譽問題。在此次關于商譽減值風險的描述中,美年健康是這般描述的。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商譽賬面價值為 45.94億元,是在歷次收購中收購成本大于被購買方的購買日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產生的。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商譽不做攤銷處理,但需要在未來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在未來每年年報的編制過程中,公司將履行商譽資產減值評估測試流程。在日常經營中不排除被收購公司在收購后未達收益預期,存在商譽減值的風險。商譽減值會直接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減少公司當期利潤。”
問題在于,從2020年開始的完整四個自然年度中,公司的商譽數值是逐年走高的:從最近兩年的情況看:2022年,公司就計提了13.55億商譽減值準備,即使這樣賬面仍然擺著43.5億商譽,商譽占凈資產的比例達58.35% ;2023年,美年健康的商譽達到45.94億元,相當于同期公司凈資產76.98億元的59.68%。
但在最新年報中論述應對措施時,美年健康方僅是含糊其詞地表示:“公司將利用規模、服務及品牌等核心競爭優勢,充分發揮整合后的協同效應,進一步加強對已收購公司的運營管控,同時不斷推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創新型產品,以客戶為中心,提供個性化、標準化、智能化的專業健康體檢服務,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02
如此巨額的商譽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
從歷史來看,成立于2006年的美年健康是一家健康體檢連鎖企業。自2015年以55.43億作價成功借殼江蘇三友進入A股市場后,美年健康便借著資本市場迅速走上擴張之路,一路買買買,體檢機構很快坐上國內頭把交椅,被稱為市場“體檢第一股”。
尤其在2016年至2019年間,美年健康曾大手筆手筆收購了多家公司。逐筆來看,美年健康于2016年以26.97億元的價格收購慈銘體檢72.22%股權,隨后,其又以1.53億元收購了西昌美年等7家公司相應股權。2018年美年健康以1.17億元收購了德陽美年等5家公司相應股權后,又以3.58億元收購了武漢美年等14家公司相應股權;2019年美年健康以3.47億元收購了西寧美年等19家公司相應股權、又以1.28億元收購了安徽諾一51%股權等。
據公開報道,在歷年并購過程中,其并購標的資產的市盈率,范圍從8.03到455.73。而這些并購標的的業績在承諾前和承諾后,有的甚至相差幾十倍。這就讓人十分懷疑美年健康在篩選并購標的時到底是采取什么樣的評選標準,又是遵循什么樣的估值依據。
03
報告期內購買16家子公司,頻打收購牌利弊共存
在2023年年報中,我們同樣可以清晰地發現去年公司的擴張腳步沒有停止。該報告期新增的子公司總共有27家,其中購買了16家子公司新設立了11家子公司,這就大概率導致了公司的商譽遲遲沒有解決。對應來看從年報披露的投資額,公司在2023年的投資額約為4.2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變動幅度約為37%。
同時, 公司的銷售費用同樣值得關注。在最新披露的年報中,2023年美年健康年報中披露的銷售費用約為25.63億元,該數字比2022年同比增加了24.45%,同時銷售人員有8813人(2022年年報中的數字是8693人);此外,公司研發人員的學歷構成似乎也存在不合理之處,年報顯示美年健康的研發人員從2022年的320人增長至2023年的375人。
但從學歷構成來看,這其中??萍耙韵逻_到123人,本科人數為231人,碩士僅僅為21人。相比銷售費用的增加,研發投資的金額卻出現了大約5.87%的下降,這也似乎和美年健康積極擁抱人工智能的思路不太吻合。
在年報中,公司除去提示了商譽的風險外,還提示了醫療質量風險。美年健康的解釋是:“健康體檢屬于醫療服務行業,公司一直視醫療質量管理為重中之重,并不斷完善體檢業務質量管理體系。隨著公司體檢業務規模不斷擴大,體檢中心日常接待客流量逐步上升,盡管健康體檢服務的基本特征是以先進設備和規范操作采集數據和發現疾病線索,出現醫療風險概率較低,但也存在因不確定性因素導致發生漏檢、誤檢及醫療糾紛的風險?!?
或許也是綜合考慮到上述種種不利因素,雖然是細分賽道龍頭,但美年健康并未得到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基金的競相追捧!
猜你喜歡
全病程管理服務平臺微脈完成2億元D輪融資
本輪新增融資方為信銀投資、求是資本、余杭區轉型升級產業基金、德清縣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嘉興市南湖股權投資基金,老股東源碼資本、千驥資本、元璟資本繼續追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