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不佳,資產質量下行,寧夏銀行新“掌門”挑戰重重
3月,千億規模股份行寧夏銀行管理層出現重大變動,將迎來新任“掌門人”。
寧夏銀行公告稱,原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沙建平因任職年齡屆滿,申請辭去上述職務。與此同時,原副行長萬亞明也因任職年齡屆滿不再任職。
如此重大變動自然引起市場廣泛關注,而接任者自然備受矚目。據悉,寧夏銀行選舉吳瓊為該行第七屆董事會執行董事,這也意味著金融監管系統出身的吳瓊有望接任沙建平執掌寧夏銀行。
此外,寧夏銀行整體盈利能力有待提高,資產質量面臨下行壓力,因違規操作收罰單,投訴量更是居轄內城商行首位,互聯網貸款余額已近乎“腰斬”。
吳瓊執掌下的寧夏銀行能實現上市夢嗎?
01
盈利能力有待提高,資產質量面臨化解壓力
據悉,寧夏銀行(成立于1998年的銀川市商業銀行)于2007年12月成立,是寧夏唯一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定位于服務地區經濟發展,營業網點覆蓋自治區內5個地級市,近年來各項業務平穩發展,并推進跨區域經營,在西安、天津共設立多家支行、分行。
據最新年報顯示,2022年寧夏銀行實現凈營業收入32.48億元,同比下降4.30%;撥備前利潤同比下降8.52%至17.88億元,撥備前利潤/平均風險加權資產同比下降0.19個百分點至1.32%。2023年延續低迷態勢,上半年實現營收16.31億元,同比下降6.21%;凈利潤僅增長了2.34%至4.1億元。
對于寧夏銀行增收不增利的現象,評級機構中誠信國際認為,息差回升、貸款撥備計提減少以及所得稅費用轉回,是推動其凈利潤實現增長的重要路徑,但非息收入波動以及較大的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壓力對盈利產生不利影響,寧夏銀行整體盈利能力仍然有待提高。

不僅如此,寧夏銀行的資產質量也面臨著較大化解壓力。據歷年財報顯示,2018年至2023年6月,寧夏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3.79%、3.82%、3.54%、3.08%、2.73%和2.59%,雖整體呈下降之勢,但與同期商業銀行均值水平還有一定距離。
可以預見的是,寧夏銀行未來資產質量仍面臨一定下行壓力,這主要源于其存量不良集中在房地產、鋼材、煤炭、石化產品生產貿易相關及部分小微企業對公貸款業務上,而受宏觀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低迷等因素影響,以上企業資金鏈緊張甚至斷裂,同時以抗風險能力弱的小微客戶為主要客群的風險有所暴露,加大了風險敞口。
據官網顯示,截至2023年末,寧夏銀行資產總額2033億元,負債總額1889億元,存款余額1544億元,貸款余額1088億元。
02
合規問題暴露,管理層大變動
令寧夏銀行頭疼的,還有合規問題暴露。
3月,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寧夏監管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寧金罰決字〔2024〕2號)顯示,因押品調查不盡職,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寧夏銀行西塔支行被罰40萬元,同時,時任寧夏銀行西塔支行行長陳少峰被警告。
因貸后管理問題,2021年12月、2022年1月先后被責令改正、處以罰款。同樣,2021年7月,寧夏銀行固原分行因貸前調查不盡職、貸后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違規行為,被處罰款20萬元。
寧夏銀行投訴量更是連續三年居城市商業銀行首位。根據寧夏銀保監局披露的數據,2020年至2022年,轄區內銀行業消費投訴中,涉及寧夏銀行的分別是31件、124件、103件,呈增長態勢。
疊加應監管要求壓降異地聯合貸款,寧夏銀行互聯網聯合貸款增速顯著放緩,余額已近乎“腰斬”。
在寧夏銀行表現平平甚至走上“下坡路”之際,領導班子更迭也在進行中。
3月以來,寧夏銀行接連發布公告稱,原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沙建平因任職年齡屆滿,申請辭去上述職務。與此同時,原副行長萬亞明也因任職年齡屆滿不再任職。而吳瓊有望接任沙建平執掌寧夏銀行。
據悉,吳瓊現年56歲,具有豐富的金融行業和政府工作經驗,曾任寧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副處級秘書,自治區金融管理辦公室資本運營處處長等職務,并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過寧夏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隨后則又調任至寧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先后擔任了副局長、局長、黨委書記、副主任等要職,并一直延續至今。
不可否認的是,原董事長沙建平對寧夏銀行的貢獻確實不小,在執掌的兩年期間,寧夏銀行總資產突破兩千億。據資料顯示,沙建平早年曾任工行固原分行副行長、行長,寧夏分行監察室主任等職,后加入銀川市商業銀行,2018年底升任寧夏銀行行長,2022年初寧夏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居光華改任自治區政府參事,沙建平接任掌舵,至今約兩年。
已籌備IPO計劃多年的寧夏銀行,能在吳瓊的加入下實現上市嗎,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寧波銀行凈利增速創十年新低,個人業務利潤降30%
寧波銀行2024年資產規模持續增長,但凈利潤增速放緩、零售業務利潤下降及個人貸款不良占不良貸款比例過高等問題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