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億湯臣倍健如何做大產品?
湯臣倍健是全球營養補充劑行業的領導企業,2023年前三季度營收達77.82億元(預計2023年營收近100億元),2023年預計凈利潤為159,372.83萬元至187,089.8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至35%。湯臣倍健的百億級營收是靠一個個營收超1億元、5億元和10億元等大產品構成的,那么湯臣倍健是如何做一個能賣爆得大產品的呢?
下面是湯臣倍健集團CMO于婉玲在1月23日在上海舉行的New Talk 新聲2024天貓消費創新年度公開課的分享,經藍鯊消費編輯: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參加一個以創新為主題的論壇。最近幾年,我參加的大部分論壇都是數字化營銷。我們探討一個問題,一個品牌的成長,是靠營銷創新驅動還是靠產品創新驅動。我覺得一年的增長,可以靠拓展一個新渠道,兩年的增長可以靠換一個包裝,三年的增長可以靠升級一個現有產品,但是一個品牌要做到5年、10年、50年、100年的成長,我覺得要靠創新。
阿司匹林,為什么能做100年?因為在第50年拓展了心血管領域的應用。還有寶潔,快消行業最領先的公司,護舒寶液體衛生巾開創了它的第二增長曲線。
營銷創新和產品創新齊步走才是我們這個時代可以穿越周期、品牌常青的機會。
消費產品創新,我將它分作三個等級:
第一個叫renovation,包裝的升級、產品小的升級等。
第二個叫innovation,真的大產品、大賽道。
第三個叫explanation,探索先鋒領域。
每家公司創新的策略不一樣,這三類創新湯臣倍健都在孜孜不倦地做,我把一些心路歷程,甚至踩過的坑,在今天短短20分鐘時間里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今天主要是想講《如何做一個大產品》,也就是innovation的產品,簡單來說是四件事情:大賽道、真需求、護城河、大產品。
大賽道
很多時候,我們會有很多新的想法,但如果今天要想做一個上市當年(銷售)破億元,破3億元、5億元的產品,選對賽道很重要。賽道決定了最終我們一個產品規模有多大。我曾經做過全球第一的鈣和多種維生素品牌,這兩個品牌30年之后都是品類第一。選對了賽道是一個基本前提。
當然,每個行業賽道的趨勢不一樣。VDS(營養補充劑)這個行業在最近3年的趨勢都是:細分賽道逐漸超過基礎營養補充賽道,比如益生菌。我相信隨著消費者的需求更細分,其他行業里一些細分賽道的增長和規模值得我們關注。
需求第一件事是誰的問題?這個代際理論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很熟。我們把中國人分成四大代際:嬰兒潮(1950-1964),經歷過經濟困難、重新活過來的一代。X世代(1965-1979),享受了經濟快速發展紅利的一代。80后的Y世代(1980-1994),還有Z世代(1995-2009)。
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邏輯,但我們在做產品創新的時候很少思考這個問題。在VDS行業,我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棒的新消費品牌,比如說小藍瓶著稱的品牌,它出現的時候,我們腦子里出現的是給Z世代的,廣告的形象是“穿BM風的girl”。有些品牌,一出現就覺得是美美的迪麗熱巴在那里。今天第一個提示是,當我們做一個新產品,除了考慮賽道,我們的眼前有沒有一個非常清晰的消費者畫像?畫像或代際的目標越清晰,做出來的品,在消費者眼中跟TA的相關性就越強,成功的機會就越大。
第二個叫explanation(解釋說明)。我們都知道marketing(市場營銷)有一個最基本的東西叫STP(segmentation-劃分、targeting-面向和positioning-定位),segmentation實際上也有變化。我們對一個市場劃分怎么思考,直接決定了我們以什么樣的維度去設計我們的產品。舉個例子,30年前維生素的品牌就叫21金維他,鈣第一名的品牌名字就叫鈣爾奇,我也服務過那兩個品牌。那是“頭文字D”的時代,我不管消費者需要什么,反正我給你了你得要。后來,行業開始發展,出了那么多的鈣和維生素品牌,如何讓消費者選擇我們?我們想到了一個方式,按男女、按年齡分,簡化消費者的選擇。這個策略曾經非常work,特別是在多種維生素的角度上,幾乎開創了某一個維生素品牌的第二增長曲線。
但我們用這個套路去做男鈣、女鈣非常失敗,因為在消費者的心目中,鈣跟男女沒什么關系,補鈣就是補鈣,但跟年紀倒是關系挺大的。接下來,我們要打破這種粗放式的市場細分方式——男女、年齡。
我們跟天貓合作“行業艦長”的項目。從VDS人群購買的行為出發,天貓有非常廣泛的購買行為標簽。從行為出發,我們重新細分消費者。我們不再以天貓的八大行業人群來定位我們的消費者,我們以VDS和天貓定制的23大人群定義消費者。這樣一張地圖做好,從產品創新到C2M,到廣告的投放,我們都以23大人群為基礎。
發現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有一句基本的哲學原理“事實勝于雄辯,行為才表明根基,表明心基”真正的消費者需求一定從TA最終的行為出發再去倒推TA的洞察。
現在當然我們都在談圈層化的演進,我們都知道Z世代是圈層共生一代,我們期待有更多新的地圖幫我們做好產品創新的底子和框架。
我們經常講消費者的需求分作兩類:一類叫Stated needs(表明的需要);另一類叫Latent needs(潛在需求)。Stated needs是說我可以告訴你我要什么,當我們一直在做stated needs的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就變成了一個follower(追隨者),因為消費者能告訴你的需求都是TA用過的、有過體驗的產品。還有一類需求叫Latent needs,如果我們抓住了Consumer Latent needs,我們就是這個行業的引領者,新品類的創造者。
(發現消費者的)Latent needs有哪些做法呢?我自己的體會,Latent needs第一個發現的方法是不看大數據,也不看小數據,先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從我身邊的人做起。你思考一下,他們的生活場景是什么,小心求證什么?Consumer emotion(消費者情緒),到消費者的家中進行訪談。
我曾經做過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家中訪談,發現她把女性洗液產品放在櫥柜里不拿出來。其實消費者希望女性洗液跟她的沐浴露一樣香香、白白的,這樣她不會覺得尷尬。
另外(消費者需求的)來源是社媒。春江水暖鴨先知,電商的某一個品,或者某一個品類能不能火起來有一個風向標,這個風向標在社媒,在紅書,也有可能在抖音。社交媒體的聆聽和洞察,對于發現未來的大產品,是一個比較好的視角。我們做過500萬(消費者)全網社交媒體洞察,把中國消費者的健康需求趨勢分作六大類,20個小的substation(分類)。
還有一個來源是,(從)全球創新案例中找前沿機會。你會發現,目前全球的一些風潮,可能2-3年以后變成中國的風潮。2020年之前,全球VDS創新第一大品類是益生菌;從去年開始,全球創新最大的、出新品最多的品類是助眠舒壓,可能這個品類再過一兩年在中國有更大的空間和成長。
大產品如何從概念發展開始,優化產品創新流程?很多企業特別是MNC(跨國公司),一般都有三個“門禁卡”的要求,就是idea gate、chat gate和lunch gate。我相信這邊應該有人跟我有共鳴,我們在商業化論證和上市計劃階段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和各個部門來回地打架,但我們在(產品)概念創新階段往往只花一個星期。我覺得這個邏輯是完全反的。一個真正優秀的產品概念,是我們(產品)創新成功的那個1。
所以,實際上在(產品)概念發展階段,我們有understand,innovation event和output,有三個核心的step,核心的step背后的邏輯是什么?我們要把消費者的洞察卡和技術洞察卡進行兩兩匹配。很多市場創新的部門,包括創新的同事,對于技術洞察這件事相對來說關注不多,每個人各有所長。但我覺得在接下來,消費者(需求的滿足)是功能和情感雙輪驅動的時代,是感性和理性結合的時代,(如何把對)技術的理解和消費者需求的理解結合在一起,相當重要。
我們跟TMIC有長期的合作,比如跟TMIC一起合作了上市當年就破了1.5個億元的益生菌。這是非常成功的發現消費者使用場景的案例。老人用益生菌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可能是醫生推薦。寶媽用益生菌可能是為了提高免疫力,給孩子解決過敏問題。Z世代用益生菌可能是為了穿更好的衣服,有一個更纖細的腰。湯臣倍健的第二大明星產品健力多,我們在新賣點的挖掘上,跟上了天然草本植物風的需求,更新了產品的賣點。
護城河
如果我們期待品牌是常青的發展,2-3年就有大產品出現,事實上一定要在技術的角度建立一些新的護城河。湯臣倍健在這方面應該說是這個行業的企業(涵蓋所有中國和國際企業)里做得相對完備和靠前的。
護城河有幾個核心的理念:第一是有理有據。我們今天要不要出某一個產品,一定要有人體科學的支撐。我們有很多產品是注冊了國家功能型的保健食品,還開拓了新的功能。第二個AED五+人體體內衰老物質跟人體年齡的關系都做了可能30年不能變現的前沿研究,包括從葡萄籽里提取真正的抗衰老物質PCC1,包括干血斑檢測,用干血斑檢測做的個性化維生素。湯臣倍健是從基礎創新到應用創新,全方位都在布局。另外,還有全球原料,透明工廠,把顧客當家人朋友的管理理念。
大產品
成為大產品的幾大條件:第一、產品成功不成功,我們在測試的時候看兩件事情:一是轉化率,代表我的產品概念成功不成功。二是復購率,代表我的LTV(客戶使用周期)有多長。花300、500元拉一個客戶進來以后能買多少我的產品,能夠吃多久,所以復購率很重要。
打造大產品這件事情上我覺得,一要場景清晰化;二要關注消費者購買這個品牌和產品的動因是什么?這個時代有效果黨、成分黨、體驗黨,可能還有其他黨,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我們要在這上面做到極致。當然,每一個新品不可能什么都做到100分,應該針對消費者最看重的那件事上做到100分。
最后要自我迭代。這個市場競爭很激烈,模仿很快,要2-3年做一個產品的升級。
猜你喜歡
湯臣倍健:變革中堅守消費者利益,推動產品創新與價值鏈重建
歐睿數據顯示,2024年湯臣倍健在中國維生素與膳食補充劑行業零售市場的份額為9.3%,仍保持第一。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