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點附近反復震蕩,陣痛不如下“猛藥”
隨著國慶小長假的來臨,國內A股市場再次進入節前的垃圾交易時間。事實上,看看滬深(北交所交易不活躍,這里暫不考慮)兩市今年以來的K線走勢,就不難發現,過去這9個月,大部分交易日,沒什么交易量,幾乎都是這種“垃圾”交易時間,并不只是節前這一周。
截至2023年9月28日早盤,今年以來A股大盤指數(以股民熟悉的上證指數為例),股指漲幅僅0.79%。以滬深300指數為例,則下跌4.58%??傮w而言,都是沖高回落到上影線的錘頭線。
前不久,為了提振市場信心,證監會出臺了多項利好,包括降印花稅這種以往被視為特大利好的重磅措施,可惜的是,以往能讓股指漲停個股股價飛天的利好,出臺后只是讓市場高開,當天竟然收了一根高開低走的大陰線。
目前的A股,就像個瀉了氣的皮球,似乎任何利好都刺激不起市場熱情。為此,量化基金成了替罪羊,成為千夫所指的罪魁禍首。
客觀地說,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量化基金及其高頻交易,確實沒有起到什么好作用,基本上成了收割存量資金的鐮刀。但是,這幫機構只是鉆監管漏洞,利用技術優勢割韭菜,還夠不上A股萎靡不振的元兇。
那么,導致A股在3000點附近裹步不前,反復震蕩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
近日發生的3件事或許能讓外界大致明白原因何在。
一是東方時尚大股東違規減持被刑拘,二是我樂家居持股超5%股東違規減持被罰5000萬元;三是某新股上市當天,戰略投資者通過轉融通,融券賣出9000多萬,占流通市值12%。
這些事情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那就是IPO后,大大小小的股東都在千方百計減持套現,而目前除了最長3年的限制流通外,幾乎沒有任何有威懾性的禁止減持套現的規定。這樣的制度格局,使得眼下的A股,成了大股東套現的天堂。
IPO不斷地發呀發,存量解禁股東也越來越多,從而導致股市這個資本蓄水池,到處都是漏洞,存量資金被不斷消耗,新資金不愿意進場,于是,市場就像一個不斷失血的病人,陷入一種不死不活的狀態。這才是整個2023年A股市場多數交易日都是垃圾時間的根本原因。
前些年,外資與國內公募達成默契,掀起所謂結構性行情,先后在白酒、醫藥(CRO板塊最明顯)、光伏與新能源車上抱團炒作,實質上就是面對市場存量資金已無法掀起全面牛市以后的主動縮容炒作。
不過,隨著相關概念中大股東持股解禁,這些人利用股價高位開始瘋狂減持,部分機構特別是上市前進入或借道增發進入的外資機構,看勢不對,立即進行清倉甩賣,最后,留下一批內地的所謂頂流基金經理在山頭站崗。
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藥明康德,這只在美股退市時,市值不過十幾億美金的CRO公司,回到內地與香港上市,目前僅A股市值就高達2500多億(人民幣)。
解禁期過后,公司實控人及其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股東就開始不斷減持,僅這一只股票大股東就已套現上百億。
最新公告顯示,2022年7月27日至-2023年8月28日,這些人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合計減持141,616,203股,導致持股比例累計變動4.77%(含被動稀釋)。
這樣無休止地減持,就連一向喜歡中長期投資的外資機構也受不了近日,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宣布將于11月7日關閉中國靈活股票基金。規模高達1.4萬億美元的挪威主權財富基金近日也宣布關閉上海辦事處。
有統計顯示,外資這些年進來,累計買入1.9萬億,可謂A股最大的多頭。
但是,2018年-2022年間,A股IPO、增發、大股東減持,累計高達8.8566萬億,這里還沒有計算印花稅、券商傭金等其他稅費。
相比于外資,公募基金的投機性更濃。這些年,多家基金都是大力發展債基與貨幣基金,那些資產上萬億的頭部基金,這兩項幾乎都占了大頭。股指去年9月逼近3000點附近后,公募基金開始有意識地擴大股票基金規模。
數據顯示,公募基金的資管規模從2022年9月30日的26.0714萬億,增加到2023年9月25日的27.5997萬億,增加1.5283萬億,增幅5.86%。其中,股票型基金從2022年9月30日的20469億,增加到24818億,增加4349億,增長21.25%。業內人士認為,股票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顯示了大資金對目前市場點位相對偏低的認可。
即使如此,面對每年大約2萬億的資金流出,這不到5000億的流入,如何能撐得起A股這艘到處都是資金漏洞的破船?何況,公募曾經的友軍外資,目前,幾乎每天都在不斷向外流出。
毋庸諱言,目前A股市場資產供給端制度存在漏洞,存量供給出了問題,大股東近乎無限制的減持,已讓A股從以往重融資的圈錢市場,進一步淪為大股東套現的機器。
許多企業爭著上市,上市后不僅沒有創造利潤,甚至還在虧損,但3年解禁期過后,大股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減持,或者將股份質押給銀行變相減持,那么,這么多企業上市,社會價值何在?
難怪知名金融專家吳曉求呼吁:必須進行第二次股權分置改革,把這些漏洞都給堵上,從增量開始,到IPO、增發?!耙驗檫@個規則問題,它成了誘導這些企業排隊上市,IPO并不是為了把企業做大做強做優,而是為了三年以后減持,實現財富上的暴利,這個暴利是不公平的,它是一個尋租手段來的?!?
吳曉求提議,要對減持做徹底的改革,一定要把創造利潤的數量、比例,以及分紅的比例納入其中,“你沒有達到這個比例,光3年禁售期一過就可以減持,那不行。”
目前,A股的狀況有些類似第一輪股改前,整個市場受國有股減持這個巨大利空的壓制,長期陰跌,投資者沒有信心。
當時的管理層,痛下決心,以股權分置改革破解這個難題,破釜沉舟,開弓沒有回頭箭,終于引爆轟轟烈烈的股改行情。
如今,大股東無限制減持,再次成為壓在A股市場上的一個巨大的堰塞湖,不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A股勢必將長期陷入這種不死不活的狀態。
只要從根本上解決大股東隨意減持問題,而不是應付差事的修修補補,那么,可以預期,A股將再度迎來成交活躍、充滿活力的行情。而想要把握住下一波牛市行情,對于宏觀經濟的了解必不可少?!俺垂删褪浅春暧^”,如果不懂中國經濟,炒股如同“盲人摸象”。今天,在此精選了一本有關中國經濟的好書推薦給大家,想要購買了解的投資者可以掃碼關注購買。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本文不代表投資建議,不引導任何投資)
猜你喜歡
A股又現大跌行情,被投資者調侃“關燈吃面”
4月25日指數早盤低開低走,滬指險守3000點關口,最低報3001.55點;深成指、創業板指一度均跌逾3%。騰訊控股大跳水:跌幅擴大至4.41%,或與抖音反壟斷案件有關
騰訊控股尾盤大跳水,收報650.5港元,總市值6.24萬億元,或與抖音反壟斷案件有關。貴州茅臺:大跌5%抱團股熄火,順周期板塊大漲,結構性牛市轉向?
“今日最佳段子:每當我想大干一場的時候,就會被大干一場。”牛年A股的第一個交易日,便充滿了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