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節的萬達廣場,是中國經濟與消費強勁復蘇的縮影
1
2023年的中國經濟何去何從,這是很多經濟專家都極為關心的話題。
但一切專家的預測都是空洞與無力的,而最有力的證明則是事實與數據,這需要我們走到真實的經濟場景下去獲得答案。
其中,作為全國最大線下實體商業平臺的萬達廣場,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經濟場景之一。目前,萬達廣場遍布全國一、二、三線城市,累計開業480座,覆蓋數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堪稱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與晴雨表,最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中國經濟的真實情況。
昨天,筆者從萬達官方公布的信息獲悉,在2023年兔年春節期間,萬達集團旗下萬達廣場的客流與銷售數據表現靚麗,甚至遠超疫情之前正常年份。
例如,從除夕至初六的7天時間里,全國萬達廣場的客流達到1.6億人次,銷售收入累計126.8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其中,相比疫情暴發之前的2019年,客流同比增長15%,銷售額同比增長29%。
除了疫情消除后的人口自由流動,筆者認為萬達廣場在兔年春節的火爆,主要源于兩個方面。
首先,是中國龐大的人口紅利與改革開放40多年的居民財富積累,為今年春節的消費熱奠定了基礎。
消費一般需要兩個核心要素支撐,一個是客流量,另外一個就是購買力。由于萬達廣場多分布在全國人口密集的城市,春節期間的歸家人流為其提供了客流保障。而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經濟發展,讓廣大居民積累了頗為可觀的購買力。當疫情消除,人們恢復自由流動后,這種龐大客流與購買力的雙重疊加,便帶來了消費的爆發。
其次,作為中國線下最領先的商業服務平臺,萬達廣場在吸引消費者方面具有差異化的競爭力。
談到創新產品,公眾多會想到手機、電腦與汽車等科技類產品,但筆者認為萬達廣場其實是一個被大大低估的創新型產品。
在萬達廣場之前,中國的商業服務行業較為落后,多以傳統的線下超市、百貨、專業賣場與商業街等為主。而萬達廣場第一次把商業、文化、體育、娛樂、休閑、餐飲與五星級酒店等十幾個主力店綜合在一起,形成了超大體量的綜合性商業設施,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堪稱顛覆性的商業創新。
這讓萬達廣場每進入一個城市,便迅速成為所在城市的新地標,并把這個城市的商業基礎設施迅速升級到全球一流的水準,大大提升了當地老百姓的消費體驗。例如,萬達廣場讓很多城市居民第一次觀看到IMAX巨幕電影,第一次品嘗到星巴克咖啡,第一次用高性價比的價格購買到優衣庫、Zara與無印良品等國際品牌,大大提升了當地老百姓的消費體驗。
春節假期,正是中國各地老百姓回到家鄉消費的高峰期,而具有窗明幾凈、冬暖夏涼、業態豐富與大品牌云集帶來的綜合性消費體驗優勢的萬達廣場,便成為節日期間滿足人們購物、餐飲與娛樂等綜合性需求的最優選擇。
2
萬達廣場的靚麗數據表現,除了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同時也為接下來中國經濟的全面復蘇帶來信心。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指標中,有兩項數據最受關注。一個是反映工業生產的用電總量,另外一個就是反映社會整體消費水平的商品銷售總額。
商品銷售總額之所以受關注,是因為消費在一國經濟中發揮著龍頭作用。當老百姓吃、喝、穿、用等日常生活消費復蘇,便會帶動所在領域企業的發展,進而帶動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復工復產。而上下游企業的復工生產,能大幅增加就業數量與居民收入。只有老百姓有了工作,收入有了保障,才會進一步促進社會整體消費力的提升。
另外,上市企業的業績增長,以及居民財富積累帶來的可供投資的資產增加,也會帶動上市公司股價的增長。上市公司股價的上漲,則會帶動創業企業在一級市場融資環境的好轉,從而讓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進入相互促進的正循環階段。
3
在助力中國經濟復蘇的同時,2023年也將是萬達集團的全面復蘇年。除了基本盤業務的萬達廣場,萬達集團旗下的萬達電影、萬達酒店、萬達文旅小鎮與萬達度假區等其他業態也在兔年春節全面開花。
例如,萬達電影旗下的825家影城,在春節期間觀影人次達1717萬,收入11.95億元,票房收入10.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萬達影城共占全國影城數量的6.6%,但實現了15.5%的全國票房市場份額,單屏收入為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萬達酒店管理公司共管理131家酒店,在春節期間接待人數達35.6萬人,收入為1.55億元,可比酒店同比2019年接待人數增加2%,收入增長21%。
萬達寶貝王樂園旗下共385家門店,春節期間客流820萬人次,收入8500萬元,可比樂園同比2019年客流恢復至91%,收入恢復至95%,大幅高于全國行業水平。
萬達長白山度假區春節期間更是經營火爆、一房難求。8家酒店收入4200萬元,同比2019年收入增長52%。丹寨萬達小鎮春節期間客流28.9萬人,同比2019年增長了46%。延安紅街春節期間客流38.8萬人次,客流比去年大幅增長。
上述成績的取得,離不開萬達集團這家企業的長期主義思維與戰略定力。
在過去三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萬達集團在多項業務經營上都遭遇到艱巨挑戰。但其始終堅持從長期主義出發,盡力為商家減免與緩繳租金,并聯合金融機構為商家提供貸款額度。在助力商家的同時,也在供給端保障了萬達廣場商家的留存率與活躍度,這為萬達廣場在兔年春節期間的業績爆發奠定了基礎。
另外,萬達集團在疫情期間并沒有固步自封,而是逆勢擴張,尤其其近些年大力推動的輕資產戰略取得顯著成效。例如,在最為艱難的2022年,萬達集團旗下的核心業務萬達商管集團共開業55個萬達廣場,累計開業473個項目。另外,在建的萬達廣場還有187個。
除了數量的增加,萬達廣場也緊跟時代環境變化與消費者需求的變遷,在業態組合與經營模式上不斷迭代創新,推出了定位“社交中心”,突出體驗消費、線上線下高度融合的第四代萬達廣場。
在數量與質量的雙重作用下,2022年萬達商管集團也實現了亮眼的財務業績。其中,收入553.1億元,同比增長7.4%;租金收入508.5億元,同比增長8%;商鋪出租率98.7%;租金收繳率100%,均為行業最高。此外,據接近萬達的人士透露,去年不僅商管業績出色,萬達旗下投資、酒管、體育公司、寶貝王等業態業績也足夠亮眼,全部完成了年初既定的業績目標。
“逆境之中見真章”。《礪石商業評論》在研究全球商業發展史的過程中發現,越是在艱難的環境下,越是有一批優秀的企業能夠脫穎而出,逆勢而上。
萬達集團便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間演繹了這樣的一個經典案例。從整體業務來看,萬達集團雖然在該期間損失了一些短期業績,但在這三年內實現了系統性能力的大幅提升與優質資源的大規模積聚。反觀同屬購物中心、酒店與電影院線等行業的很多企業,由于缺乏與萬達集團相提并論的運營能力與規模效應,當前都處于舉步維艱的狀態。
這是因為在行業景氣的時期,企業業務基礎差一些,在業績上體現得并不明顯,但當行業出現系統性危機時,那些商業模式有問題、組織能力低下、缺乏核心競爭力的企業便有可能出現經營危機,而那些真正具有扎實業務根基的企業卻相反,可以快速占據出局企業讓出的市場份額,實現逆勢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當下有不少昔日的同行都紛紛向萬達拋出橄欖枝,希望將項目委托給萬達集團來運營,以進行資產盤活,這為萬達的“輕資產”戰略進一步提供了支撐。
一方面是萬達廣場數量規模的持續擴大,形成遍布全國各級城市的網絡效應,另一方面是萬達廣場模式升級帶來更加領先的體驗優勢。相信在2023年相對確定的商業環境下,萬達集團的這些能力與資源將能夠很好地兌現為業績,屆時,一個完全體的萬達將會為中國商業界帶來一些全新的驚喜。
猜你喜歡
春節經濟“熱力圖”:消費引擎強勁驅動,產業活力全面綻放
春節期間的消費場景豐富多彩,涵蓋了出行、購物、餐飲、娛樂等各個領域,呈現出全方位、多層次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