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基金經理降級研究員!人保資管陷入“人才荒”?
前有離職潮,后有“回爐重造”,人保資管基金經理快速流失。
經過2020年以來的多波離職潮后,其中不乏有2017年開業后便開始管理基金的元老級人物,目前人保資管旗下共有9位基金經理。隨著人才的流失,人保資管在管基金規模也大幅萎縮,從2018年四季度末的巔峰428.90億元降至今年二季度末的不足百億。
近日人保資管又發布了一則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顯示人保優勢產業混合(A類006419;C類006420)基金管理人之一的彬彬因工作調整自7月27日起轉任研究員,目前這只基金由石曉冉獨立管理。
據Wind顯示,人保優勢產業混合A、C成立于2018年12月25日,截至今年8月5日,其區間收益率(年化)分別為-29.95%、-30.30%。這是彬彬管理的第一只公募產品,也是管理時間最長的產品,截至轉崗時已有3年多時間。
雖然基金經理被貶為研究員并非個例,但都集中在2015年之前,近年來屬實有些罕見了。
這種從基金經理轉崗研究員的“回爐”之舉,多數原因是在管基金產品業績不佳、考核不合格,甚至還可能是基金經理自身性格因素。
對于彬彬被貶原因,人保資管并未給出具體答案,于是市場議論紛紛,但主流觀點還是集中在,“或與人保優勢產業混合一直以來業績不佳、規模擴張無力有關”。還有人表示,“這是因為人保資管在有意培養石曉冉”。
筆者通過回首彬彬職業生涯,深入探究這只基金,對比其與石曉冉的工資經驗和管理能力,或許能給出答案。
01
最后一只產品業績不佳,曾惹投資者大額贖回
彬彬,何許人也。
據公開資料顯示,彬彬是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商學碩士,曾任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資金運營部業務主辦、主管,2017年11月加入人保資管公募基金事業部,歷任基金經理助理,2019年1月15日起任人保優勢產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0年4月2日至2021年5月25日任人保滬深300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人保中證500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人保量化基本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彬彬在人保資管接手的第一只公募基金就是人保優勢產業混合。
7月20日,人保資管披露了旗下33只產品(份額分開計算)的2022二季度(4月1日至6月30日)財報,有31只實現正增長。
其中,人保優勢產業A實現利潤73.71萬元,基金總規模為1311.65萬元,單位凈值1.26元,累計增長5.96%,近1年累計下跌22.95%,近3年累計增長23.12%;人保優勢產業C實現利潤70.09萬元,基金總規模為1275.39萬元,單位凈值1.23元,累計增長5.83%,近1年累計下跌23.34%,近3年累計增長21.22%。
相比于同類產品,人保優勢產業混合位置相對靠后,在后四分之一的位置。
從資產配置來看,今年二季度末該只基金持有股票總市值2352.13萬元,占基金凈值的90.43%;持有現金244.21萬元,占基金凈值的9.39%。
據人保優勢產業混合基金年報披露,“本基金主要使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選取景氣度處于上升階段且估值水平和盈利水平匹配程度較好的行業進行相對基準的超額配置,個股選擇上采用基本面分析和數量化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在行業內進行個股的超配或低配”。
反映在十大重倉股中,截至2022年6月底仍以貴州茅臺(600519.SH)、寧德時代(300750SZ)在內的白馬股為主,分別占基金凈值的7.11%、2.89%,同時新晉一些以金融類(包括中國平安(601318.SH)、招商銀行(600036.SH)等)和新能源類(包括隆基綠能(601012.SH)等)等為主的股票。
資料來源:Wind
另值得一提的是,此前2019年人保優勢產業混合曾發生機構投資者大量贖回的情況,原因或許就是“本應在建倉期間卻并未建倉,收益極差,遠低于業績基準利率”。
以人保優勢產業混合C為例,2019年一季度被贖回3.74億份,凈贖回3.44億份,贖回達93%。而當年上半年這只基金的漲幅最高僅2.07%,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20.09%相差甚遠。
糟糕的業績表現必然成為投資者拋棄的根源。
02
不具優勢卻被提拔,有意為之?
相比于彬彬,石曉冉有何競爭優勢?
石曉冉是北京師范大學統計學碩士,曾任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量化研究員,2018年8月加入人保資管公募基金事業部,歷任量化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20年8月3日起任人保滬深300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人保中證500指數型證券投資基金和人保量化基本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0年12月23日至2022年4月19日任人保量化銳進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22年4月14日起任人保優勢產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也就是說,彬彬要比石曉冉先一年加入人保資管,并且彬彬(12年)的證券從業年限還要比石曉冉(5年)多出7年之久。
不少讀者可能會說,是不是石曉冉實現“彎道超車”,雖然是后來者,但業績顯著?
要想解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彬彬之前管理的3只基金業績入手分析。
事實上,彬彬在人保資管共管理過4只基金,雖然近期表現不佳,但從長期來看回報還是可以的,其中1只人保滬深300長期回報更是高達55%以上。這只基金成立于2019年2月28日,屬于股票型基金,彬彬于2021年5月25日離任,目前由石曉冉單獨管理。
于當日離任的不止人保滬深300,彬彬還同時卸任了人保量化混合、人保中證500指數這兩只基金的基金經理職位,后全部由石曉冉接任。
那接任后的業績表現如何呢?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石曉冉上任后不僅沒有跑贏彬彬,而且在其任職期間這3只基金收益全部為負,截至8月7日人保量化混合基金區間收益率(年化)更是高達-40.58%。
讀到這里你會發現,無論從工作經驗還是在管基金產品業績表現來看,彬彬都略勝一籌,但至于為何要替換到彬彬,或許只有人保資管在有意培養石曉冉這個理由可以講通。
彬彬還需要用一年多的時間重回基金經理職位嗎?尚需市場給出答案,我們拭目以待。
猜你喜歡
中銀基金王帥先后卸任回報最高兩產品,旗下剩余產品大幅回撤
在擔任公司中高級行政職務的現任權益類基金經理中,年內目前表現最差的是中銀基金的助理副總裁王帥。李建旗下基金排名倒數第一,債基也能虧9%?被客戶經理“怒懟”的中銀基金一點不冤
近日一則“浦發銀行客戶經理怒懟中銀基金工作人員”的聊天截圖在網絡流傳,該事件也引發熱議。興業全球頭牌謝治宇“跌落”神壇,離職傳聞并非“空穴來風”?
雖然近年來基金經理變動一直處于高位,但今年年初至今基金經理變更人數已超過百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