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約談后,外賣平臺首個周末表現如何?
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外賣平臺,要求三家平臺規范競爭,促進餐飲服務行業持續規范健康發展。
在監管部門約談后的首個周末,這場補貼打仗從“0元購”變成了大額紅包返現等。
要知道監管部門的多次約談,就要讓外賣餐飲行業公平競爭,提高“平臺-餐飲商家-消費者”三方的品質和服務質量,實現行業健康有序的良性發展。
在黑暗森林中,誰都不敢放下“補貼”。
【1】外賣大戰開啟
今年4月,外賣平臺掀起了一波補貼潮,其中以咖啡、奶茶這些年輕人高頻飲品作為切入點。
以瑞幸咖啡為例,一杯橙C美式在瑞幸小程序上價格為7.9元,而在京東外賣上,獲得價格補貼后,一杯的價格只有1.68元。
(來源:重慶日報)
而瑞幸只是外賣補貼的縮影,庫迪、古茗、書亦燒仙草等茶飲咖啡品牌都獲得了銷量暴增,在今年4月,靠著新外賣平臺補貼,古茗月銷量突破600萬單、書亦燒仙草銷量超90萬單、庫迪咖啡更是超過2000萬單。
形成了“外賣平臺-餐飲商家-消費者”三方的內卷發展。
首當其沖的便是餐飲商家。
訂單數量增加不意味著利潤的同比增長,據金融界報道:茶飲店單量暴增5倍,但利潤縮水50%以上,部分門店每杯奶茶利潤不足1元。
“各平臺都是百億補貼開戰,但其實最受傷的是商家。顧客享受到的各種滿減、補貼,每10元,平臺只出3元,商家要補7元!大頭都是商家出的”,嘉和一品創始人兼董事長劉京京表示。
對消費者而言,補貼獲得的低價格不代表同樣的品質和服務。
為了滿足訂單暴增的需求和降低成本,一些餐飲門店甚至會偷工減料。7月,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調查數據顯示:68%用戶認為補貼存在“價格套路”,41%消費者擔憂餐品質量會因補貼縮水。
而北京、上海等地12315平臺數據顯示,7月餐飲類投訴同比上升27%,其中“實物與宣傳不符”占比達39%。
從投訴率上升和餐飲商家的表態中,我們不難看出,這場外賣帶給餐飲行業的不只是訂單量的暴增,還有為了兼顧成本和訂單量,部分商家會降低品質和服務質量的問題。
這就會在部分程度上讓外賣餐飲行業陷入了一個“低價格-高訂單量-更低價格-更低品質”的內卷式循環當中,這樣的發展真的是消費者和整個餐飲行業所希望看到的嗎?
【2】外賣大戰依然繼續
“商業競爭的本質不該是‘你死我活’,而是共生共贏”,日前湖北日報發表了《國家叫停外賣大戰,“燒錢內卷”不可持續》的評論,稱當下的外賣商戰非理性競爭,將會擾亂外賣餐飲市場的正常秩序。
規范促銷行為,理性參與競爭,共同構建多方共贏的良好生態。
(來源:央視新聞)
在此期間,美團核心本地商業CEO王莆中率先表示:“我們不想卷,我覺得這樣沒意義”,呼吁行業理性擠泡沫;
京東方面表示:此次外賣“0元購”“滿18減18”等外賣惡性補貼是嚴重內卷的表現,屬于惡性競爭,京東完全沒有參與;
淘寶閃購表示:接下來會在12個月直補消費者及商家500億元,有效帶動消費內需,為商家創造生意增量,并充分做大市場容量,破除“內卷”式競爭。
雖然市場監管總局頻頻約談,各大外賣平臺也積極表態,但從4月至今,外賣行業仍有競爭,即便是在7月18日被市場監管總局再次約談后,這場持續三四個月的外賣商戰并沒有停下來,只不過從0元購、請喝奶茶轉向了外賣紅包、補貼券這樣的大額活動。
7月19日,淘寶閃購開啟了“超級星期六”,包括19元的無門檻紅包和0.01元喝奶茶,其中“奶茶咖啡”區給出了“滿12減8”的優惠;
餓了么推出社交分享免單,消費者領券分享后,即享受免單福利;
美團面向會員發免費冰淇淋券,早餐中餐時段還有多張餐飲券發放;
京東秒送在“咖啡奶茶”專區推出了“滿6減5”的餐補券。
約談后,外賣補貼大戰還在繼續,平臺間補貼力度不減。
(來源:大江網)
【3】外賣大戰不能停
外賣商戰帶來訂單量的增加,但也會存在商家餐飲品質的下降、消費者投訴率的提高以及外賣平臺自身的持續虧損等問題。
高盛研究報告顯示:僅在6月單季度,三家平臺的總投資額就達250億元人民幣。并預測:阿里巴巴外賣業務在未來12個月將虧損410億元,京東虧損260億元,而美團的EBIT利潤將下降250億元。
(來源:金融界)
平臺因補貼虧損“流血”,同時監管機構又明確要求“反內卷競爭”,但為什么外賣平臺不停止補貼呢?原因在于平臺間的猜疑鏈。
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到的猜疑鏈概念:當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對方。
目前的外賣平臺正處在這種猜疑鏈中。
數據顯示:因為0元購、滿減補貼等措施,外賣平臺用戶訂單量高速攀升——在過去的兩個周末,美團即時零售日訂單量超過1.5億,淘寶閃購、餓了么日訂單量突破8000萬。
這里就可以引入猜疑鏈的概念,因為即便一家停止補貼,但不足以確定另外兩家是否繼續補貼,一旦另外兩家中的任何一家依舊采用補貼措施,那么意味著用戶、商家都將涌向這個平臺,從而確立該平臺在外賣行業的霸主地位。
從理性上看,他們三家最安全、最理性的措施就是繼續補貼。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被監管員約談后,三家都采取繼續補貼的做法:
餓了么在社交媒體上全線出擊。在微博平臺上,#淘寶閃購超6款外賣只要1塊9#登上熱搜;在朋友圈上,餓了么“奶茶免單卡”“滿25減25”“滿18減18”的廣告直接刷屏;在淘寶閃購上,新用戶仍可以領到19元的無門檻紅包,0.01元喝奶茶;老用戶也能領取滿31-30”的美食外賣紅包,1元吃午餐。
甚至會有工作人員在地鐵站、街邊拉路人宣推,從倉庫直接取飲料,0.1元自提。
(來源:淘寶閃購)
(來源:互聯網)
京東除了百億補貼活動外,推出“15減10”“30減19”“40減28”“60減34”等促銷活動外,還推出“各得16元外賣券”活動——提示用戶分享給好友后最高可得16元。據了解,豬腳飯、現烤牛肉干等餐品,其優惠券力度達到“15減14”,“滿20減21”的力度。
(來源:京東)
美團在外賣頻道推出不同額度的優惠券,領券后餐品到手價在15元-30元。此外美團還推出神券膨脹活動,面向黑鉆會員推出冰淇淋、茶飲免費券等大額優惠。
(來源:美團)
外賣大戰都是一場不敢停下,不敢輸掉的戰爭。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達到1.5萬億,市場規模巨大。作為一個體量大、影響方方面面的行業,外賣行業的發展本應該是以差異化服務、分層品質和高質量服務為基準的正向發展。
各方攜手打破“猜疑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