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前首富,1億元投了一家GP
一個曾是“中國軟件首富”,一個曾任職高瓴集團合伙人,2022年6月20日宣布達成LP與GP關系。
根據用友網絡公告,用友網絡與三亞高成華柏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高成華柏)及其他相關方簽訂了《高成行至(北京)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有限合伙協議》及其他配套認購文件,標的基金擬募資規模不超過人民幣25億元。
公告顯示,當前8名合伙人合計認繳出資額為人民幣6.61億元,用友網絡作為有限合伙人擬以自有資金認繳人民幣1億元。此外,麗水娃哈哈私募基金、泰康人壽也出現在LP名單之中,各出資2億元。
此次也是繼2020年超3億美元募資后,時隔2年,高成資本的新募資舉措浮出水面。
又一篇人民幣募資
進入到后疫情時代,可以看到的是,各家機構都加快了自己的募資進程。
先介紹一下高成資本。高成資本的創始合伙人洪婧,履歷頗豐。作為“清華系”投資人之一,洪婧曾擔任高瓴合伙人,也曾主導過諸如阿里、美團、滴滴等這類風向標型企業。
2018年,洪婧創立了高成資本,和大多數“清華系”投資人的特點相似,高成資本偏愛技術型項目,專注技術創新和企業服務領域的成長期階段的投資。當然,高成資本亦是一家雙幣基金,根據公開資料,機構目前管理資金超過了100億元人民幣。
洪婧與用友董事長王文京的合作意向有跡可循。在高成資本的公號內,2021年底,王文京為高成資本翻譯的《銷售加速公示》寫了篇序,一家是專注投企業服務的基金,一家是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前輩,兩人有私交無可厚非。
翻看高成資本的portfolio名單,基金除了覆蓋了一些2B領域的頭部項目之外,比如有贊、依圖科技、百融云創等,還有一個投資特色比較明顯,即“獨家領投”,這代表高成資本的投資布局顯然是偏向“精準投資、重注投資”的風格。
回到這次選擇用友網絡1億元的投資,如今產業資本興起,選擇一家深耕于企業服務賽道的上市公司,無疑是對基金本身的一個加分項。
而作為LP的用友網絡,近期資本市場表現有些曲折。一方面是市值不斷縮水,截止發稿前,公司市值將近700億元,與巔峰時期近2000億的市值,縮水了1300億元。另一方面是營收停滯、盈利能力下降。根據財報,2021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為89.3億元,同期增長4.7%;實現凈利潤為7.1億元,同期下滑28%;扣非凈利潤為4.1億元,同期下滑55.3%。
王文京除了用友董事長的標簽之外,“江西前首富”的名號也頗響亮。2001年用友網絡在上交所上市,屆時王文京身家50億,躍為“中國軟件首富”。
巧合的是,高瓴也是用友網絡的投資人之一。2022年初用友網絡定增了53億元的股份,16家機構投資者和1位個人投資者參與了這次定增,高瓴旗下的HHLR管理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
上市公司為什么做LP
強調自己的產業資源,是近期機構表達自己競爭力的重點。選擇上市公司做LP,則是他們證明這一點的主要行為之一。比如剛剛宣布完成10億元人民幣募資的眾為資本就強調了這期基金中產業資本出資比例超過50%。
至于為什么上市公司會想做LP呢?投中研究院的一位同事告訴我,對很多產業方來說,他們做直投的思路有別于GP做直投的思路。產業方做直投,更多是為了產業鏈上的布局,把潛在的競爭對手變為合作伙伴。在目前的創投市場里,越來越多的GP會希望更多的產業方作為跟投,這便于他們在日后的投資中獲得更高的籌碼。
有意思的是,市場上已經出現專門為產業方準備的戰略融資輪次,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上市公司,你有機會以低于機構投資的價格拿到項目的股份。而且這位研究院同事表明,產業方最終還是會回到直投里來,做子基金只是需要更多的觸手。
換句話說,上市公司做LP更多是在刷經驗,遲早會直投。
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21年以來,已經有上百家上市公司參投了VC/PE基金,這其中以寧德時代、比亞迪、周黑鴨等公司頗為活躍。其中寧德時代的GP列表非常兩眼,囊括了高瓴、中金、國策資本等一系列主流基金。
上市公司集體下場做LP已經蔚然成風,一位半導體投資人這樣和我說,“以前我主動找上市公司募資,談成的概率太低了,現在變了,都是上市公司主動找來要做LP,一下子地位就不一樣了。”
猜你喜歡
A股軟件龍頭漲停!葛衛東退出十大股東
3月13日下午,A股軟件指數再獲主力資金加倉超10億元,而身為軟件板塊龍頭之一的用友網絡,也在此番加持后封死漲停板,封單近20萬手,報27.59元/股,總市值達947億元,日增86億市值。